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媒體融合"從小灶到大廚房" 人在哪兒媒體辦到哪兒

徐蕾

2014年08月29日07: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媒體融合:從小灶到大廚房(網上中國)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是本屆中國互聯網大會的熱點話題。孟江波攝

  人民網設在互聯網大會的直播訪談間。孟江波攝

  嘉賓坐而論道。孟江波攝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亮相互聯網大會。孟江波攝

  媒體融合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是互聯網信息傳播上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在日前舉行的第13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專門就近期熱點話題“媒體融合”進行了重點發言,引起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

  他說,傳統媒體應該堅持強化互聯網思維,創新信息傳播模式,結合新媒體的傳播形式,最大限度地將信息進行解讀。“同時,不同的媒體要堅持差異化策略,走特色發展道路,避免同質化的惡性競爭。”

  與之呼應,8月27日晚,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欄目專門就“媒體融合”的話題進行了相關的採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權威媒體人士分享了他們對“媒體融合”的思考。

  “我們搞媒體的,受眾在哪裡我們就要把我們的媒體辦到哪裡。”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馬利強調說,“做新媒體,公信力一定要放在前面。”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使整個輿論生態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新華社副社長慎海雄表示,作為一個媒體人,迎接媒體融合的挑戰非常的光榮。

  中央電視台台長胡佔凡強調:“中央電視台要圍繞著建造新型主流媒體和建成新型媒體集團這樣一個戰略目標,強化互聯網思維。我們的目標就是以視頻為主打,以新聞為龍頭,打造一批有影響的重要的新聞產品集群,實現央視無處不在這樣一個目標。用戶在哪裡,央視的服務就在哪裡,央視的覆蓋就在哪裡。”

  傳統主流媒體展現“融合”活力

  互聯網大會的會場內,“新媒體”色彩濃厚。易信和騰訊搭建的“媒體牆”即時將網友們的評論發在大屏幕上和與會者們分享。會場外,二維碼、秒拍、現場視頻演播同步微博直播……滿眼都是“新媒體”的影子,現場觀眾也是毫不吝嗇地捧場,參與其中。

  “目前我國互聯網網民達到6.32億,普及率達到46.9%,其中手機網民達到5.27億……”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尚冰在本屆互聯網大會上如是說。

  鮮活的數據擺在面前。就在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作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媒體融合發展的工作理念,實現路徑、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為媒體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科學運用先進傳播技術,增強信息生產和服務能力,進一進提高傳播公信力、影響力,更好地傳播主流聲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

  我們欣喜地發現,在媒體融合過程中,傳統主流媒體將創新和權威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不斷給人以驚喜,顯示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帶來的新活力。

  今年6月12日,全新的人民日報客戶端上線,用戶們發現這個客戶端不僅有人民日報的精彩內容,人民網上人氣很旺的一些欄目和板塊也可以直通互聯,“地方領導留言板”就是其中之一,下載了客戶端的手機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給地方領導留言,進行互動。

  “媒體融合最大關鍵點,就是把優勢資源全部匯集在一起對我們來說,就是把人民日報的資源、人民網的資源和客戶端的資源全部匯集到這樣一個平台上來。”人民日報客戶端運營室負責人梁昌杰表示。

  不久前,魯甸地震的相關報道中,新華社記者不僅通過客戶端發布了一系列通稿,還發布了一組地震災區360度環景圖,這些圖片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制作的,用戶通過滑動手機屏幕,可以更直觀真實地看到災區的情況。可以說,新媒體思維的策劃走到了新聞採訪第一線。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中央電視台在進行青奧會直播時,除了常規的電視直播外,還通過央視網的綜合視頻客戶端CBox央視影音進行同步直播,用戶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收看,也可以通過回看和預約等功能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收看。

  “目前,中央台的節目過程已經實現了新媒體首發、全媒體採編、多媒體傳播互動等各項創新舉措。”中央電視台總編輯羅明說。

  人在哪兒媒體就辦到哪兒

  媒體融合,融通的是什麼?聚合的又是什麼?《意見》給了明確的答案——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

  具體來說,就是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的趨勢,積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等新應用新業態,不斷提高技術研發水平,以新技術引領媒體融合發展、驅動媒體轉型升級。同時,要適應新興媒體傳播特點,加強內容建設,創新採編流程,優化信息服務,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

  “我們可以借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擴大用戶規模。還可以將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應用到新聞產品的內容制作、存儲和分發上。在尊重用戶隱私的前提下,提供基於位置、用戶瀏覽習慣的個性化、本地化、接地氣的新聞信息服務,提升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新聞宣傳效果。”任賢良建議,按照新興媒體發展的規律辦事,充分運用最先進的網絡技術改造傳統媒體,創新信息傳播模式,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

  人在哪兒,媒體工作的重點就該在哪兒。這已經成為當前媒體人在推進媒體融合進程的共識。

  “過去我們都是各做各的飯,一個一個小灶,現在就想做成一個大的廚房,就是叫新媒體廚房,所有的編採都統一到這個大平台上。”馬利說。

  慎海雄則說:“我們在兩年前成立了新媒體中心,在中央提出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戰略以后又成立了融合中心。我們想通過融合發展,使新華社的權威性、影響力和不可替代性進一步提升。”

  羅明日前也公開表示,中央電視台要“全台辦新媒體”,包括技術平台、廣告銷售及新媒體視頻的考評體系都要一體化考慮,形成全台辦新媒體的工作格局。他認為,央視新媒體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媒體建設新興媒體,“你是你,我是我”﹔第二階段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互動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階段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毋庸置疑,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當前宣傳思想文化領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傳統媒體適應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深刻變革的重要舉措。未未知大於已知,在世界的媒體融合探索中,中國的媒體將會交出怎樣的答卷?我們充滿期待。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