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9期

媒體標簽化:新聞報道對摔倒老人的形象建構

郭  蓓

2014年09月02日16:4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通過對老人摔倒的新聞報道進行內容分析,文章論述了新聞媒體對摔倒老人的標簽化建構,發現新聞媒體在對摔倒老人的報道中戴著有色眼鏡,給摔倒老人貼上了“碰瓷”、“訛詐”等標簽,從而使公眾對這一群體的認識帶有偏見。這種潛意識成為了“老外撞倒大媽”事件引起逆轉性報道的內在依據。文章解析了新聞報道對摔倒老人標簽化建構的過程與影響,提出去標簽化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標簽化﹔建構﹔摔倒老人

近年來,由於多地出現了“摔倒老人訛詐”的新聞,因此,“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引發熱議。以此為話題的小品《扶不扶》被搬上了2014年春晚,其結尾中的評論“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引國人深思。本來,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只是一個道德問題,但現實中老年人摔倒但訛詐幫助者的事件屢屢發生,不時刺痛著社會的神經。一些新聞報道將摔倒老人描述成“無良”、“碰瓷”,但好心扶人反被訛畢竟只是個別的案例,新聞媒體通過長期以往的負面報道,為被扶老人貼上了“扶不起”的標簽。“老外撞倒大媽”事件中的大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就體現了媒體對“摔倒老人”群體不公正報道的標簽效應。

一、“老外撞倒大媽”事件傳播過程回顧

一組“老外扶摔倒大媽被訛”的圖片被媒體廣為傳播。一名中年女子在經過一個騎車老外時突然摔倒,外國小伙下車攙扶,女子卻稱需要老外負責。伴隨著情節之“有圖有真相”,一時間,網絡上對這名女子口誅筆伐,紛紛指責該女子是國際級“碰瓷”,“訛人訛到國際友人身上去了”。這條新聞后來被多家媒體轉載,一時間成為了輿論熱點。然而,事態很快發生重大逆轉。經証實,這名外籍男子將中年女子撞倒后下車去攙扶,中年女子拒絕起來,隨后這名外國男子用流利的中文爆粗口,兩人發生了肢體沖突。如此戲劇性的新聞讓人們有理由追問,在對事件相關經過未核實前,為什麼人們選擇去相信大媽 “碰瓷”。大眾傳播理論認為,新聞並非對於現實狀況的鏡面反映,媒體通過既定的方式來對社會現實進行建構,從而影響著受眾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和接受[1]。那麼媒體對摔倒老人“訛詐”的標簽化形象是如何建構的?哪些因素影響了受眾的認知? 標簽理論是犯罪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指一種社會對行為、個人或群體賦予肯定或通常為否定特征的過程的分析,也稱之為貼標簽[2]。標簽化過程是將事件或者人物歸為一個類型,隨后對這類事件或者人物用簡單的詞進行描述。標簽不一定從客觀上能反映事物的真實,但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別人對被貼標簽者的認識,進而影響被貼標簽者的自我認識。媒體對人物建構意義和塑造形象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公眾如何“定義或者扭曲社會事實”[3]。新聞生產中的“標簽化策略”指,“在新聞報道中,給所報道的事件、人物貼上人們所熟悉的,並形成了思維定勢或刻板成見的事件、人物類別的標簽。[4]”為了厘清媒體對“老人摔倒”的報道與“訛詐”標簽之間的關系,筆者搜集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新聞報道並對其進行分析,揭示了“摔倒老人”群體的標簽化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去標簽化的方式。

二、研究方法

筆者以“老人摔倒事件”為關鍵詞在百度新聞的搜索引擎中進行搜索,共得到相關新聞1180篇。由於報道中有相當多的評論,比如“老人摔倒該不該扶”,對回答“老人摔倒”與“訛詐”之間的關系作用不大,因此以“新聞標題”為對象抽取了最近的139篇報道,除去無關的以及重復的,得到54篇分析樣本並做了內容分析。雖然樣本選擇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對新聞如何報道老人訛詐的問題仍可窺見一斑。

三、從新聞報道來看對“摔倒老人”的標簽化形成

1.媒體對老人摔倒的報道是以成見化為基礎的。所謂成見化,是對一個群體或者一件事件的片面描述,然后再將其特點固化。新聞中的成見通常由三種形式,歪曲成見、內容成見以及決定成見,這些成見通常會使人或者事感到中傷[5]。筆者對老人摔倒的報道以人物形象的塑造為標准進行正面新聞、負面新聞以及中性歸類。其中,中性指政府對摔倒老人的措施或者媒體評論。經統計發現,正面新聞僅有4篇,負面新聞最多,有38篇,中性報道有11篇。隨著媒體不斷對摔倒老人的形象進行負面報道,公眾對於這一群體的認知也更加刻板,順理成章地給老人貼上了 “訛詐”、“碰瓷”的標簽。

2.媒體在貼標簽的過程中,在標題上制造噱頭是一個很重要的策略。即使在幫助摔倒老人的報道中,標題中都帶有“訛詐”兩字,似乎訛詐是正常的,不訛詐反倒成了新聞。比如《老人摔倒街邊陌生路人合力救助 沒有訛詐隻有感謝》(人民網,2014)、《老人街頭摔倒眾人扶,沒有沖突,沒有訛詐》(山西晚報網,2013)等,這些報道的標題中無一例外提到了“訛詐”兩字,給人心理預設,這樣的詞頻繁出現也會造成輿論導向的偏激。

3.碎片化是媒體對摔倒老人報道的另一個特點。作為一般的社會新聞,關於老人摔倒的報道大多都是常規記敘報道,不見深度報道。但訛詐事件的背后不僅僅是由於老人的“無良”,還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醫療成本高或者老年人沒有安全感等。但幾乎所有報道都只是對事件進行簡單描述,糾結於究竟是老人自己摔倒還是被撞倒,而不去就老人為什麼要訛詐進行深入採訪和分析,不給摔倒老人足夠的話語權。

4.矮化也是新聞報道給摔倒老人貼標簽的一個策略。在報道老人摔倒的事件中,媒體刻意矮化老人的形象,比如強調老人“獨居”、“沒錢治病”、“子女不管”等,把老年人塑造成有訛詐動機的人。

四、標簽效應在“老外撞倒大媽”事件中的體現

李普曼認為,刻板成見是一種思維定勢,指“常以高度簡單化和概括化的符號對特殊群體與人群所做的社會分類,或隱或顯地體現著一系列關乎其行為、個性及歷史的價值、判斷與假定[6]。因此,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立場,很多時候會由頭腦中的成見所影響。當“老外撞倒大媽”的最初報道見諸網絡時,幾乎所有網民都把矛頭指向這位“沒有素質”的東北大媽身上。這條新聞的作者后來坦陳,撞人的那一刻他並不在場,而是從目擊者中了解到事件的大致情況。之所以做出“大媽訛詐”的判斷,他是下意識以為大媽想多要點錢。作者在沒有確鑿事實的情況下就主觀臆斷大媽是要訛詐,直接將“老人摔倒”與“訛詐”相勾連,這是刻板成見的直接體現。

五、“老人摔倒訛詐”標簽化的影響

1.新聞標簽的誤用和濫用會產生不可低估的負面作用,容易造成傳播中的刻板印象和社會偏見,誤導社會認知,影響社會輿論。媒體通過標簽化的報道將偏見傳達給受眾會誤導受眾,而且媒體的這種貼標簽的行為也深深扭曲了新聞的客觀性原則。

2.新聞標簽的不當使用會滋生虛假新聞。如果報道者在傳播過程中對事件了解不清或對信息側重點存在巨大偏差時,可能造成受眾誤讀,容易對事件斷章取義。

3.新聞標簽過度使用會強化社會對摔倒老人的不佳印象,削減社會信任。人們因為畏懼訛詐而瞻前顧后,不及時給予幫助,會導致諸多悲劇,讓人扼腕。

4.新聞標簽誤用會促使媒介審判現象發生。隨著網絡的發展,在匿名和開放的網絡環境中,網民可以不受限制地表達觀點,會不去辨別事實就直接參與到對貼標簽者的審判中。

六、去標簽化的途徑

1.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公民意識的日益增強,公民新聞蓬勃發展並產生重大影響力。然而,公民記者的專業性值得商榷。“老外撞到大媽”圖片的拍攝者在道歉中也說到,由於使用了不嚴謹、有傾向性且夸張的描述,才導致了這場風波。因此,公民新聞記者在報道時不能僅僅追求轟動效應,應該加強新聞素養。傳統媒體在採用網絡新聞時,應該慎之又慎。

2.傳統媒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新聞報道的深度上下功夫。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類媒體競爭殘酷,為求生存,媒體不得不努力創造亮點來吸引公眾眼球,但媒體更要有社會責任意識,不能激勵和放大“標簽化”現象。媒體從業者應該堅守新聞專業主義,尊重事實客觀報道,增強新聞公信力。此外,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者,新聞記者需要站在黨和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充分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3.隨著社會的轉型,新的社會平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一些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差距等使得人們情緒浮躁,“標簽化”可能成為人們宣泄情緒的一個窗口。網民在看待碰瓷等不公正行為的時候,往往容易激起公憤。央視《新聞1+1》在2013年12月4日播出的《撞倒的有 “大媽”,有真相,還有…?》中白岩鬆說到,在“老外撞倒大媽”整個事件鏈條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種著急。發布者似乎提前去設定某種感受,然后著急地發布,著急地憤怒和罵,真相的消失似乎都與這種著急有關。因此,網友在就新聞事件評論時不能讓自己的情緒被別人牽著走,要時刻保持一份理性的頭腦來全面把握客觀事實真相。

4.政府要增加醫療和養老的公共投入,要想辦法保護老年人權益,真正消除老人的后顧之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的“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就是對老年人權益進行的政策性保障。

新聞報道對摔倒老人群體的形象建構中,頻繁使用新聞標簽來刻意迎合受眾心理,追求轟動效應,使得受眾對摔倒老人群體形成刻板成見,從而促成“老外撞倒大媽”的烏龍劇發生。新聞記者對特殊群體進行報道時,要加強新聞專業主義素養,真實、客觀、平衡、全面地報道新聞,同時進行深入報道,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此外,在採用網絡新聞來源的時候,一定要對新聞事件進行核實,不能拿來即用。當然,之所以能將摔倒老人與訛詐挂鉤,除了新聞報道對摔倒老人的群體形象建構有偏見外,老年人自身的不安全感和素質差等都是可能存在的原因。社會要加強對老年人群體的關注,為老年人還原一個真實的形象。

參考文獻:

[1] McQuail, Den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2nd ed) [M].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4.

[2] Becker, Howard S. Outsiders: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 [M].New York: Free Press, 1973.

[3] McRobbie, Angela, and Thornton, Sarah L. Rethinking ‘moral panic' for Multi-mediated Social Worlds [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1995.

[4] 王勇.從標簽策略看新聞生產的意識形態性[J].國際新聞界,2010(8).

[5] Entman, Robert M. Framing Bias: Media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7,57 (1).

[6] (美)李普曼.公眾輿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