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從1980年創刊至今已有30余年歷史,是國內率先在理工農醫類大學創辦的文科學報,並先后入選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全國百強社科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等。
一直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堅持走在創新的大道上,辦出跨學科的刊物特色。特色欄目有:民族精神與文明家園﹔ 科技社會與人文視野﹔鄉村治理與鄉村建設。
跨學科思維創新
面對當今中國在應對經濟全球化和高新技術迅猛發展帶來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社會問題之時,如何應對來自生態、倫理、文化領域的種種嚴峻挑戰,既不可能單純依靠科技發展解決問題,也不可能依靠缺乏科技基礎的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解決問題,求解之道在於創新,在於在創新中推進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互結合,建立二者間的良性互動與有效整合。
依托華中科技大學文理交叉融合、綜合化發展的辦學思路,《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不斷探索和實踐多學科、跨學科學術活動的操作體驗,成立了“華中科技大學跨學科論壇”、“華中科技大學社會性別研究中心”,並利用校內外、港台、國際優勢學術資源,努力打造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互結合的優質的學術交流和話語表達的平台。《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關注在高科技之下的社會—環境—自然、關注人類自身、關注文化,建構一個引領國內大科學與大社會的對話的思想碰撞與表達的話語高地。由我刊舉辦的系列跨學科論壇有:“工程倫理與可持續發展”、“低碳背景下的新能源發展”、“科學謀劃低碳之路”、“社會公正視野下的性別問題”、“再話性別公正問題”、“性別研究中的空間轉向問題”、“文化建設中的倫理道德問題”等等。以上話題在學界引起了重要的反響,其相應成果在學報以筆談形式和網絡相關報道的形式相繼推出。
創立特色欄目
跨學科的刊物特色,使得《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堅持著學術繼承性與可持續性,由此一批特色欄目創立開來,《民族精神與文化空間》、《科技社會與人文視野》、《社會發展與轉型透視》、《國家治理與制度創新》等多維視野的特色欄目備受關注。
其中《民族精神與文化空間》、《科技社會與人文視野》創立7年有余。《民族精神與文化空間》創立初始倚重我校承擔的教育部重大招標課題“培育與弘揚民族精神”、“馬克思主義共有精神家園建設”。該欄目的發展經歷了對民族精神概念系統梳理、民族精神比較和實証研究、弘揚民族精神途徑和對策研究到人文精神的重建、國學中文化的自覺及文化的空間、現代化、文化的演進等多維度的闡發。《科技社會與人文視野》則主要依托跨學科研究的平台——華中科技大學“科技進步與人文精神”創新基地(國家985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旨在關注當今高科技之下的社會、環境、自然,關注人類自身,以此重新審視社會文化。該欄目的發展從初期對於轉基因、克隆、工程科學、信息科學、醫學等科技領域中的倫理、道德、生態問題的關注,到現在對於科技與人文兩種文化的關系的探討、低碳時代中的綠色經濟和文化問題的討論。
除了特色欄目的不斷探索與發展,《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的成長的得益於始終堅持原創性,學術影響性和前沿性。英國考垂文大學社會學系富勒教授(世界著名的社會認識論學者)《社會認識論:知識政策的理論與實踐(上)》:開創性地提出了知識社會學在社會認識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8年第1期)﹔著名倫理學家王澤應教授的《論義利問題之為倫理學的首要問題》(2011年第4期):准確、精煉地提出了倫理學研究的最為重要的問題,被《新華文摘》2011年第23期全文轉載。而著名的生存論哲學家張曙光教授的《民族精神與現代人的生存境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新華文摘》、《光明日報》同時轉載﹔著名的土地問題研究專家溫鐵軍、潘維、賀雪峰等人的“農村土地制度筆談”(2009年第1期),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14年依托由主編歐陽康教授擔任的國家治理研究院,開設《國家治理與制度創新》欄目,並在第3期推出由著名的政治學家俞可平、王紹光、房寧、吳毅等人的筆談。此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積極融入數字化改革大潮,於2013年加入由教育部名刊創導的知網網刊陣容,進一步加大了刊物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來源:刊博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