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以下簡稱《武大學報》)均為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負責出版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由1930年創刊的《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發展而來。
近年來,《武大學報》推進理念創新,加強管理創新,提升學術創新,促進手段創新,以四位一體的創新舉措與實踐,努力實現學術的百家爭鳴與百花齊放。
理念創新
理念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前提。近年來,他們重點抓了五個方面:
著力問題意識。問題意識薄弱、原創精神匱乏、學術氛圍浮躁、人均論文數量低、國際影響力弱等問題一直困擾學術界。對此,強調期刊編輯要關注基礎學科的發展方向,要瞄准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專題性稿件,分析問題,探尋原因,解決問題。
注重原創精神。學報對抄襲剽竊、無償佔有學生成果、低水平重復、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提出“零容忍”,大力倡導在科學研究中百家爭鳴,營造生動活潑、真實原創的學術氛圍。
關注學術前沿。學報既有一級學科欄目,也有根據學校的研究基礎與特色設立的交叉研究欄目。如哲學板塊下的教育部名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欄﹔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專欄下開設的“歷史文化語義學研究”專題﹔經濟學板塊的“低碳經濟”系列研究等突出最前沿成果的前沿專欄。
拓展國際視野。學報依托學校海外學術渠道來拓展國際視野,與SSCI北京總部保持密切聯系,向國外多個數據庫公司免費提供樣刊,還通過專家學者向國外大學圖書館推介《武大學報》。
勇於擔當責任。營造高校創新的學術環境是武大學報人不懈的精神追求和使命。他們深刻認識到提升學報的學術質量、服務科研事業發展是自己義不容辭的光榮責任。
管理創新
管理創新是期刊學術創新的重要保障。
依托科研主管部門,涵蘊、挖掘重大成果。學報於2010年初挂靠武漢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院,依托學科優勢、科研優勢,發揮學術引領作用,以學術品格和學術精品為最高追求,選擇重點學科和重點課題作為特色欄目,創辦名欄、名刊。
完善投審稿制度,保証學術發展規范有序。學報結合學校出台的有關法規文件,建立了嚴格的投審稿制度,堅持集稿討論,三審五校,會議終審等多項措施,細化編輯流程,提高工作實效。
改進專家組約稿制度,杜絕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等學術不端行為。學報邀請各學科領域重大招標項目的首席專家和部分中青年知名學者開設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研究專題,刊發系列關涉文化傳承、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研究成果,反響良好。
提升編輯素養,構建學習型組織。學報注重編輯的持續學習與進步,要求編輯參與校內外各種業務培訓,保証其培訓時長與培訓質量﹔堅持編校費從優,保障初審與專家外審的質量﹔實行編輯值班制、首問負責制。
學術創新
學術創新是擴大期刊學術影響的重要源頭。
建設特色欄目,提升辦刊質量。學報主要通過著名學者、特色欄目等提升辦刊質量。學報是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會學》文摘的索引源期刊,是最早成為該文摘刊源的中國內地高校文科學報。其重要文摘轉載量一直位居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前10位。
凸顯問題意識,提高學術影響。學報繼承創刊以來的優良傳統,在提高刊文質量和學術規范嚴格把關的基礎上,凸顯問題意識和學術前沿,注重提升刊物的影響力。《武大學報》在復合影響因子以及《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擬收錄目錄》等方面,均位居前列。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期刊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
適應新媒體時代要求,打造專業化網刊。《武大學報》作為17家發起單位之一,依托中國知網的期刊網絡平台,發起“中國高校系列專業期刊”建設,擇發各學報優秀論文,創建《文學學報》《經濟學報》《法學學報》《歷史學報》等專業網刊,向專業讀者推廣綜合性期刊,開創了高校學術期刊協同創新模式。
實施網絡投稿和“雙盲審稿”,實現公平高效辦刊。學報建立專業網站和網絡投審稿系統,進一步降低作者投稿成本,吸納更多優質稿源,為編輯與專家公平高效審稿提供了技術支持。
瞄准國際前沿,實現版式改革。從建設一流大學學報的角度,瞄准國際學術期刊辦刊風格和規范,與國際一流期刊接軌,實施專業化學術期刊規范改革﹔與國際大型學術期刊數據庫加強往來與合作,進一步擴大刊物的國際學術影響。
在四位一體創新的辦刊思路下,《武大學報》的整體學術質量始終處於中國高校文科學報的前列。兩刊先后榮獲國家及省級十幾個獎項。《武大學報》將繼續秉承創新為核,發展為要,不斷提升辦刊水平,不斷促進學術質量。(來源:刊博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