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9期

形形色色的輿論行為

劉建明

2014年09月25日16:46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輿論行為來自個人的能力和願望,各種表意舉動展示了輿論的隱憂、激情或狂潮。流行語凸顯時代的思緒與巨變,議論的暢行無阻孕育了理性社會,民諺是社會的晴雨表,體態宣示展現出輿論震撼。形形色色的輿論行為,緣於政治或經濟誘因和矛盾。

【關鍵詞】輿論行為﹔體態表意﹔社會征兆﹔輿論震撼

每個公眾隨時都可能發出表意舉動,既可以借助媒體,也可能以口頭語言或體態表達意見。這些輿論行為來自個人的能力和願望,不同能力和地位的人的輿論行為也不同。輿論領袖和某些輿論人常在媒體或會議上發表高論,一般公眾則在民間場合訴說看法,二者一旦遙相呼應,社會輿論便在各地彌漫和涌現。輿論行為主要有流行語、議論、民諺、鼓掌、投票簽名、上訪、自焚七種,歸屬於言說輿論和體態輿論兩種。體態輿論花樣繁多,不勝枚舉,此文隻列出五種加以分析。

一、流行語:社會巨變的征兆

流行語作為新思潮的萌芽,透露出新輿論的前沿信息。處於特定社會環境中的人,慣用新語匯表達對生活變化的態度。流行語又稱熱詞、慣用語,或由公眾突發奇想而首先使用,或由意見領袖的創意,經媒體廣泛傳播而被公眾接受,時時挂在口頭上,以示自己是個新潮派。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流行語,表達該時代人的思緒,成為社會巨變的征兆。

在社會轉型期,每年都出現新語匯,表達人們對社會的新認識。1996年突然流行“承諾”一詞,各行各業,特別是各級官員對其義務與責任紛紛對民眾做出敢於擔當的宣示,“承諾”之聲鏗鏘有力而深入人心。改革開放的歷史証明,世風新,文藻變,每年涌現的新詞代表了社會進步、心態釋放和國人自信的增強。“三個代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依法執政”“官大還是法大”“和諧社會”“民生工程”“問政於民”“零容忍”“小康生活”等近千個熱詞在民眾中流傳,標志著時代的驟變和精神面貌的煥然一新。正面流行語是社會主流輿論的載體,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生生息息,可能永久流傳。

社會的任何變動,都會引起輿論反應,流行語隨之傾盆而下。在生活困苦的歲月,流行全國的“瓜菜代”、“喝高湯”(喝咸鹽水、醬油湯)、“精神會餐”、“陳三兩”(每月三兩油。流行於東北),抒發民眾的困惑和不滿﹔極左年代“打倒真理”的政治喧鬧,加劇了輿論瘋狂:“不讓右派分子翻天”“橫掃”“炮轟”“火燒”“油炸”“打翻在地,踩上一腳”“砸爛××狗頭”等熱詞甚囂塵上,成為暴力崇拜者、陰謀家及追隨者的慣用語,他們控制的媒體每天都在大喊大叫,漢語這一世界最優美的語言,變得無比粗魯野蠻、殘暴無情。

鄧小平開創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出現了新觀念和新的經濟模式,人們的追求不斷升華,大量新語匯對新制度、新氣象和新成就的贊美,肯定了盛世的庄嚴與崇高,但也出現了“官二代”“高富帥”“排骨美女”“拍磚”這類格調低下的語匯。負面慣用語往往來自震撼人心的新聞事件,人們對其關注度很高,網上跟帖與轉載量也很大。當新聞事件陳舊之后,人們對其已經乏味,隨之退出歷史舞台。“語言的這種變化,在語匯總體中所佔比例畢竟很少,這是值得慶幸的,由於人們表達新見解的需要,它總是不停地變。這種變化不是一味昏頭昏腦地變下去,乃至將小稱大,以劣指優,拿非當是,說鹿是馬……那就不但不成體統,而且也無法交代自己的意思,或許連日常的意見交流都難以進行。”[1]這是負面流行語的基本特征和歸宿。

一句流行語的出現,可在經濟和政治變動中找到根源,是生活嬗變引發的回聲。作為時興語言,流行語顯現輿論的神經末梢,起先揳入人們的無意識心境,進而支配人們的情感和思維。語言是輿論的流體,流行語是輿論的流變。

二、議論與偉大的理性社會

在許多地方都可聽到人們的議論和對話,這一最普遍的輿論行為幾乎彌漫在人跡所至的每個空間。即使深夜凌晨,廣播電視上的談話節目和專家訪談也興味正濃,洋洋洒洒,無休無止。三人以上就共同話題交談,不受場合和人員數量的限制,是議論這一輿論行為的基本含義。作為輿論的基本呈現方式,議論成為每個人不學自通的輿論本能,許多人把眾人的議論和輿論完全視作一回事。

輿論圈構成議論的基本單位,把輿論主體組合起來,對話題的興趣成為彼此議論的紐帶。當輿論還沒有形成時,每個公眾的看法隻能反映認識問題的一個角度,通過群體議論則能獲得比較全面的認識。議論由分散走向集中,由差異發展為統一,由局部整合為全局,不僅是輿論演變的狀態,也是輿論形成的必經之路。不同意見在議論中交錯,遵循不言自明的規則,體現出輿論的價值與力量。無論人們的議論還是媒體上的討論,許多人往往抵制不同意見,打擊反對意見,堵塞輿論形成的路徑,毀滅了發現真理的種種良機。

日本維新主義思想家福澤諭吉曾把“議論”作為研究的課題。[2]他認為,一切關於事物的議論都是反映每個人的意見,當然不可能完全一致。見識高的,議論也就高﹔見識膚淺,議論也就膚淺。社會上的普通人,隻能提出普通的看法,其見解亦極膚淺,不能明了議論的根本出發點。但有人千方百計壓制有獨到見解的觀點,這種錯誤在古今各國不知制造了多少悲劇。豈不知,獨到的議論能引導后進者達到高深的境地。有人把議論畫成一條線,如果有人稍微超出這條線,就認為是異端邪說,一定要把它壓入這條線內,使社會議論變成清一色。假如真的這樣,那些智者對國家還能起什麼作用?依靠誰來為文明開辟道路呢?

福澤諭吉強調,自古以來,一切文明的進步,最初無一不是從所謂異端邪說開始的。亞當·斯密最初講述經濟學時,世人曾把它看作是邪說而駁斥﹔伽裡略提出地動說,也被視為異端而獲罪。異說的爭論年復一年繼續下去,一般群眾又仿佛受到了智者的鞭策,不知不覺接受了他們的觀點。到了文明時代,即使小學生也沒有人認為經濟學和地動說是奇怪的了。別人的主張與自己的意見不合,應仔細研究其論點,可採納的就採納,不可採納的暫且放在一邊,以待雙方意見趨於一致的一天,就是議論標准統一的一天。寬容地對待各種議論,人們很容易找到真理,社會就會大踏步地走向光輝的未來。

任何人(包括權力很大和掌握媒體的人)都不能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更不能壓制他人發表己見。即使錯誤的意見也要讓人講完,然后用說理的方式加以反駁和澄清。沒有這種平等、寬容和正派的態度和修養,社會和媒體就不會出現真正的議論和討論,輿論也就無從形成,社會理性將難以出現。對他人的議論盛行揭發、告密和無情打擊的年代,殘酷地毀滅了多少真理,導致了多少人間悲劇。議論的標准不是由任何人劃定的,而是在議論中自然形成的。議論導致意見的接近和相融,被大多數人所贊成,議論的標准就出現了。議論的興旺是偉大理性時代的標志。

三、民諺:草根真理的非嚴肅形式

民諺又稱民謠、順口溜,是輿論的藝術形式。人民“感於哀樂,緣事而發”,蘊含豐富、深沉的現實評說。民諺把輿論提升到美學層次,表現出民眾的智慧。民諺驟起,久傳不衰,往往是社會不安定的預兆。

民諺鞭撻邪惡或錯誤,頌揚“光明正大”,展示民眾的愛憎。明清大小官吏多如牛毛,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人民用民諺抨擊“官多亂世”的現狀:“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河中魚多攪濁水,世上官多不太平。”抗日戰爭時流傳於冀中抗日根據地,用以警告偽軍的民諺唱道:“別看你今天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不少偽軍聽到這則民謠邪氣大斂,棄暗投明。民國時期豫西土匪遍地,國民黨駐洛陽部隊也剿匪,但兵匪一家,禍害百姓,種種內幕暗無天日。當時新安一帶流傳一首民諺說:“兵剿匪,瞎胡鬧,圍村庄,放空炮,百姓哭,土匪笑。土匪來了嚇一跳,土匪走了兵又鬧,誰能睡個安生覺?”民諺在嬉笑中將匕首刺向反動當局。

對正義、進步力量和正面事務,民眾則用頌揚的民諺夸贊,吐露人民的愛戴和擁護。解放戰爭初期,人民把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稱為“中央軍”,編到民諺裡簡稱“中央”,他們到處傳唱:“怯中央,怕中央,中央來了都搶光﹔想八路,盼八路,八路來了啃大戶。”(啃大戶:把地主老財的余糧分給吃不上飯的窮人)還有兩則對劉鄧大軍挺進中原的民諺說:“劉鄧大軍過黃河,大軍打俺門前過,俺給大軍端碗水,大軍還俺一條河。”“解放軍,真正好,穿軍衣,戴軍帽,扛起槍來開大炮,打得敵人哇哇叫。”在改革開放時期,正面的民諺抒發了對優秀干部、黨的政策的由衷稱贊。例如今日蘭考大地的泡桐繁茂成林、一望無際,桐材已成蘭考的新興產業。當地的民諺說:“看到泡桐樹,思念焦裕祿。”

在人民眼中,領導干部的優劣是非一清二楚,他們編出民諺表達自己的評價,讓領導聽聽人民的呼聲:“隻說不做是虛干部,隻做不說是實干部,又說又做是好干部,善說巧做是模范干部。吃拿卡要是壞干部,訓人罵人是惡干部,吃喝嫖賭是黑干部,鯨吞贓款是狼干部。”這樣的民諺尖銳地抨擊了貪官污吏,贊揚了為人民服務的好公仆。

民諺是社會的晴雨表,盡管新時代不同於舊時代,隻要民眾對現狀不滿,民諺就頻繁飛出,形成輿論氛圍。從民諺中可察覺社會運行的障礙,預感社會危機的存在。但多數民諺不能提供內容詳盡、分寸合理的意見,往往詞語夸張、以偏概全,是草根表達真理的非嚴肅形式,但它從側面反映出社會矛盾和草根對現狀的憤懣。作為觀察社會的一面鏡子,民諺是人民的生活體驗,大體揭示出社會的真實狀況。1993年在四川一些工廠聽到一首新的《好了歌》:“企業虧損好,什麼攤派不要了﹔企業虧損好,各種檢查組不來了﹔企業虧損好,優惠政策上門了!”[3]這一民諺雖有片面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某些企業虧損的原因和政府管理企業值得注意的問題。

四、體態宣示的輿論震撼

輿論主體有時以肢體動作表達意見,輿論化為具體行動。體態表意極其復雜,各種各樣的行為在不同場合,都可能表達人們的態度,激化輿論。如果社會矛盾錯綜復雜,加上特殊場合的氣氛,體態宣示往往浸潤濃郁的情感,顯現或引發輿論震撼。

(一)肢體行為的輿論意蘊

古有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站在北門外說:“如有人能把木樁從國都南門搬到北門,賞金五十兩!”圍觀的人都很奇怪,這麼簡單的事怎麼能重賞呢?無人相信商鞅的話。終於出來一個膽大的人鼓足勇氣,把木樁搬到北門,商鞅毫不失信,當眾如數把金子獎給這個人。一傳十、十傳百,商鞅令出必行的好名聲傳揚四方。這一肢體宣示,讓商鞅得到“言必信,行必果”的輿論好評。取信於民的商鞅,著手把新法公之於眾,老百姓不認為他在胡說八道,蜂擁響應,商鞅變法贏得百姓的支持。

行為、姿態、手勢在語言交際中如此重要,以至一系列肢體語言與輿論緊密聯系在一起,甚至同輿論不可分割。在不同文化中,任何一個含有特定意義的體態都可能表達意見,造成反響、聲勢與回應,建構社會輿論的意義。“人們通常不像嚴密控制面部表情和姿勢那樣去考慮他們的姿態。從而,他們經常通過姿態‘暴露’出本不打算泄露的信息。”[4]在西方大型集會或某種場合,人們紛紛伸出“V”字形手勢,表示勝利在望的信心,或以舉手表達贊同,以伸出拳頭展示抗議和斗爭決心﹔見到國旗徐徐升起,許多人仰望肅立,把右手放到心區,表達對國家、民族的敬重。種種行為,體現出人們的意志,飽含濃厚的輿論意蘊。

(二)掌聲的輿論震撼

鼓掌是最簡單、最常見的體態表意,掌聲雷動昭顯聽眾的盛贊和演講的震撼,看到有形的輿論力量。明朝典籍《明臣奏議》中記載:“臣正與諸生講‘為君難’一書,忽接楊漣劾(魏)忠賢疏,合監師生千有余人,無不鼓掌稱慶。”千余人贊成把魏忠賢這個奸臣轟下台,是用掌聲表達的。鼓掌在今天廣泛用於許多場合,表達人們贊同和歡迎的態度。對誰鼓掌,在什麼場合、鼓多長時間、多麼響亮的掌聲,反映人們對客體的不同評價。當演說者提出的觀點深刻、表達生動並符合聽者的心意時,會立刻掌聲雷動。一場演說(報告)被熱烈的掌聲打斷,表明演說者的觀點變成聽眾的共同意見。反之,一場演說(報告)沒有出現掌聲,聽眾無動於衷,他的演說就不可能轉化為輿論。

(三)票決、簽名的意志表達

票決雖然用文字或符號在選票上表達意見,但投票者必須走向投票站和投票間,是一種意願表達行為。人們常說的“用腳投票”“用手投票”“用頭投票”都和“伸腳”“舉手”“點頭”等肢體動作的含義有關。在民主社會,“票決”是政治生活中重要的輿論裁決方式。人們去不去投票、去的人佔多大比例,都是輿論支持度的標志。

具有輿論性質的簽名運動,體現出民眾自發的政治態度,更具肢體表意的內涵。2014年7月香港有人提出舉行“佔領中環”的抗議示威,企圖破壞香港這條“金融商業大街”的經濟秩序。香港市民和“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於18日立刻發起簽名運動,反對“佔領中環”,到26日累計收集簽名超過80萬個。記者發現,簽名的香港市民普遍對“佔領中環”抱有負面看法,香港市民楊先生說:“有什麼訴求都可以爭取,但一定要和平,不應該‘佔領中環’。”不止一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簽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不想把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秩序搞亂,更不喜歡暴力行為。[5]用簽名表達政治訴求,簽名者達到成年人的60%,就會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

(四)上訪的意願申訴

上訪又稱信訪,是群眾越過基層行政部門到上級機關反映個人遭遇並尋求解決的一種表意舉動。根據事件起因,分為有理上訪和無理上訪兩種。上訪多因地方官員裁決不公、貪污腐敗、與惡勢力勾結而產生蒙冤事件所引起,針對上訪者的暴力也時有發生,肢體碰撞、扭打甚至抓捕上訪者。遭遇此類不幸,許多上訪者頑強抵抗,付出沉重的代價,激起社會輿論震撼。《國務院信訪條例》界定上訪是一種輿論行為,指出“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該條例還強調,各級政府“對信訪事項不得推諉、敷衍、拖延辦理”﹔不得“超越或者濫用職權,侵害信訪人合法權益”﹔“打擊報復信訪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合理的上訪,受到法律保護﹔不合理的上訪,對其應做說服教育工作,不合理的上訪者如有違法舉動,才能依法強制管理。

(五)兩種自焚的輿論效應

自焚(burnoneself)是極為罕見的輿論行為,但每年在一些國家都有發生,無一不引發輿論震驚。自焚者在大庭廣眾之下用汽油燒死自己,目的是讓社會知道他的怨恨和絕望,引發全社會的憤慨。在國外,為抗議政府的錯失、惡行或社會欺壓,在絕望之際,個別當事人赴湯蹈火,以死抗爭,喚起世人的聲援與斗爭。2014年6月29日一名日本男子在東京一座過街天橋上,用擴音器發表演說,抗議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后而自焚,圍觀者用水澆滅了他身上的大火,挽救了他的生命。2008年韓國群眾抗議政府從美國進口牛肉,李某於5月25日在全州市自焚,6月5日又有一名金姓男子在漢城市政廳廣場自焚,臉部嚴重燒傷,引起漢城1萬多人示威游行。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一位82歲的老婦人為抗議政府入侵北越自焚身亡,引發了美國青年的反戰運動,接連發生多起暴亂。

這種慘烈的個體輿論行為,往往成為重大輿論的導火索。2010年26歲的突尼斯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因失業被迫做街頭小販,遭到執法人員的暴力驅趕后,以自焚抗議,揭開了“阿拉伯之春”的序幕,但這場“革命”帶來的混亂和沖突,至今在某些國家沒有平息。有些自焚行為常被恐怖、暴力集團唆使和利用,以達到卑鄙的目的。2011年至2013年,我國多名藏區年輕的僧人在藏獨分子的策劃下先后自焚,企圖煽動輿論顛覆我國現行制度,西藏女作家唯色將其稱為“近代史上最偉大、最慘烈的政治抗議浪潮”[6]。

這不過是唯色的一廂情願和叛國的自供狀。國內藏傳佛教界人士既惋惜年輕僧人的魯莽,又對抹黑藏傳佛教的陰謀表示憂慮,紛紛發表聲明譴責藏獨分子策劃的殘暴事件。多起藏僧自焚使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看清藏獨組織輕賤肉身、借尸殺人的猙獰和殘忍面目,一時間正義的輿論油然而起。正如四川阿壩縣宗教局副局長哈俊所揭露的那樣:“讓那些不諳‘西藏自由運動’‘西藏獨立’背后復雜的歷史背景、政治緣由的年輕人,做出辜負養育他們的父母和社會、輕視自己的生命的行為,這種無異於暴力恐怖行為的自殺事件令人發指。”媒體也指出:“可憐少數人看不懂所謂‘西藏問題’已成為100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反華勢力和分裂勢力手中玩弄的政治把戲,白白地成為他們的陪葬。”[7]自焚的震撼,歸根結底是輿論的震撼,而善與惡的輿論則黑白分明。

參考文獻:

[1]王乾榮.語言的變化[N].北京青年報,2000-07-11.

[2](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6-7.

[3]鄧祖杰,王致富.從一首民諺看企業虧損[N].中國統計信息報,1993-01-27.

[4](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209.

[5]香港反“佔中”簽名活動已收集超81萬簽名 梁振英將簽名支持[EB/OL].新華網,2014-07-27.

[6]西藏在自焚中燃燒[J].開放雜志(香港),2013-01-06.

[7]年輕僧人自焚:西藏流亡組織對自焚者開出補償價碼[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11-25.

(作者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