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0期

論人際關系向度在互聯網中的可能性表現

——微博與微信的比較研究

林建蘭

2014年10月08日11:1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研究中國人際關系的學者翟學偉認為,互聯網的介入將市場社會或流動社會中本已失掉的關系再一次地緊密聯系在一起,又將長久而低選擇的關系打破了,互聯網使傳統生活中的關系延伸出新的交往模式。本文以相關關系理論為基礎,從微博與微信的人際關系的不同表現入手,分析研究互聯網中的人際關系及特征。

關鍵詞:微博﹔微信﹔人際關系﹔互聯網

人際關系是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這兩門學科共同關注的主要領域,社會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心理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筆者在此主要考察人際關系中的信息傳播特征。“社會傳播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進行的,又是一定社會關系的體現”[1]。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行為模式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系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及個人與組織之關系均有極大的影響。互聯網的發展使個體在人際溝通方面呈現多重性,尤其是諸如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興起。筆者以微博、微信上的人際關系為例,分析研究互聯網中的人際交往及人際關系的表現與特征。

一、兩大平台的自述

微博是一個基於用戶關系的信息共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台,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並實現即時分享。微博具有以下特點:1.關注機制:分為可單向和可雙向兩種,但無論哪一種的關注機制都能讓關注者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2.簡短內容:用戶可以以圖片、文字、鏈接的方式發表內容,以140字為上限﹔3.實時信息:最新實時信息,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客戶端等多種手段,隨時隨地地發布信息和接受信息﹔4.廣向式的信息發布與獲取:公開的信息,誰都可以瀏覽,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來獲取信息。

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移動即時通訊工具,主打熟人社區。一對一的私密溝通,能長期與通訊錄中的好友維持一種強關系。與微博一樣,微信也屬於社交網絡工具,所不同的是,通過微信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具有針對性,是定向式的,私密性的。

“隨時隨地分享身邊的新鮮事兒”與“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分別是微博與微信的自述,從其中我們就可看出二者的不同之處:微博重參與,微信重表達自我。微博可能更像是一個公開網絡,人們公開分享信息,不管他們說什麼、發布什麼,大家都可以看到,天生就是一個傳播和媒體的工具,相較而言,微信更像是一個私人網絡,人們是在朋友之間分享信息內容,相互之間都認識。

二、互聯網中的人際關系向度

翟學偉從社會交往的結構上把社會交往分成四種關系類型,他認為任何交往都應有兩個重要的維度,一個是時間上的,指預計交往時間的長短,另一個是空間維度,指個體在交往中的變動可能導致的選擇性。這兩個維度形成四個象限,這四個象限中體現了四種關系:約定關系、鬆散關系、固定關系與友誼關系。

1.約定關系:交往時間短,空間變動低的關系,約定關系在市場和組織中較為常見。

2.鬆散關系:交往時間短,空間變動高,交往雙方不需要進一步發展關系。

3.固定關系:交往時間長,空間選擇低,中國人的交往模式屬於這一類。

4.友誼關系:交往時間長,交往的空間變動大,因為與某個個體的友誼可長可短,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

筆者將對照這四種關系對比分析微博與微信中的人際關系向度。微博與微信改變了傳統社會中的交往模式,實現虛擬社區交往與熟人社會交往的覆蓋,二者網絡上的人際關系是現實社會關系的投射和延伸。但在另一方面,網絡因素的介入又使得新媒體平台上的人際交往與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有所不同。首先,體現在人們對鬆散關系在現實生活和新媒體上的不同看法。現實生活中的鬆散關系是指不需要進一步發展的關系,交往時間短,空間變動的選擇性大,因而現實中的鬆散關系經常給人“不靠譜”之感,但微博的人際交往較之現實生活中的交往整體上顯得鬆散,微博主體注重個體的個性與表達自由,不必顧慮太多“人情世故”。微信則很少形成鬆散關系,除非是“搖一搖”、“漂流瓶”的娛樂目的。其次,在固定關系和友誼關系上,與傳統的交往方式相比,微信、微博等的新媒體平台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基於現實人際關系網絡的電子空間,人們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能夠自由地進行信息的交流和人際交往。但在兩類關系上,微信與微博又有差異。微信因其人際關系網絡的高度重合性,微信用戶使用微信的目的主要在於維持人際關系,因而在發表信息內容時會更為慎重,會顧忌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而微博用戶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在於獲取信息,因而在使用微博時趨向於尋找對於自己有用的信息,而對社交性的信息會選擇性地忽略,這也是為什麼微博上的人際關系總體顯得鬆散的原因之一。簡言之,微博中的關系類型主要有鬆散關系、固定關系與友誼關系,而微信中的好友屬於低選擇性,微信好友是用戶在現實生活中來往較為密切的人,如親友、同事等,因而微信中的關系則以固定關系、友誼關系為主。

三、人際關系網絡的不同表現與特征

微博與微信都拓展了傳統的線下人際交往,成為日常人際傳播在網絡媒介環境中的一種延伸,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人際交往的需求。但在人際關系上,微博與微信又有著十分不同的表現。

1.自我表露程度不同。美國心理學家西尼•朱德拉最早提出自我表露的概念,他認為自我表露是指個體與他人交往時自願在他人面前真實地展現自己的行為,傾訴自己的想法[2]。自我表露對人際關系的產生、維持和鞏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網絡空間中,自我表露的程度是體現交往關系親密與否的重要因素。自我表露的程度越深,代表對他人的接納和信任度就越高,自我表露的越多,也表明越希望與他人建立真誠的人際關系,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西方社會心理學家喬瑟夫•勒夫和哈裡•英格拉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約哈裡之窗”理論認為,人們之間交往成敗與否,人際關系能否健康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人自我暴露區域的大小。因而,從自我表露程度也可看出微博與微信在人際關系上的不同。

在人際傳播的互動中,每個人都可能會獲知部分盲區的信息,也會暴露部分隱秘區的信息。而微博的公開性使微博上的信息能被其他用戶查看,許多微博用戶出於自身形象的考慮,很少會表露隱藏區的信息,因為你並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中意的人或者自己的老師會在上面看到損壞自己形象的信息。筆者就碰到過身邊許多人因此而“轉戰”微信。微信的私密性確保了用戶的隱私信息,要看到對方的信息,則需添加其為好友。一般來說,微信上的用戶是好友關系、熟人關系,這種關系在線上線下的聯系都是相當緊密的,彼此之間有現實情感維系著,這類人屬於可信任的人,在這樣的人群中,微信用戶不必顧忌太多的東西。因而相對來說,微信的開放區比微博來得大。

2.交往方式的不同。不同的社交方式,其交往模式也有所不同。微博與微信交往模式的不同表現在以下方面:

(1)往復交往或一次性聯絡。往復交往發生於強關系的熟人中,網友通過重復多次的互動從而形成穩定的社會聯系。一次性聯絡一般多表現在弱連接的關系中,如在微博中,用戶與明星的聯系。微信以強連接關系為主,以往復交往為主。

(2)在線交往和線下交往。網絡上的交往模式不僅包含在線交流,一些用戶會在建立在線交往關系后發展離線聯系,如微博中的“發私信”與微信中的語音通話功能,都能實現。微信上的好友多為自己熟識的人,是基於血緣、業緣、地緣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是現實人際關系的投射。相對來說,微信的線下交往比較頻繁。

3.信息的傳播機制與特征不同。人際關系對人際傳播內容和方向的決定性影響。格蘭諾維特在其《弱連帶優勢》一文中,將社會關系劃分為強關系與弱關系,自己與親人、同學、朋友、同事之間是一種十分穩定的強關系,同時,還存在另外一類相對於前一種社會關系更為廣泛的社會關系,例如一個被人無意間提到或者打開收音機偶然聽到的一個人……格蘭諾維特把后者稱為“弱連接”。[3]這樣的強連接關系通常代表交往雙方彼此之間具有高度的互動,透過強連接所產生的訊息通常是重復的,容易自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因此,在傳播信息的內容上,微信的朋友圈就是一個封閉系統,用戶所發表的信息容易造成信息冗余,趨同性高,但因信息是在熟人之間傳播,因而可信度也相對較高。而微博上主要以弱連接為主,相對於強連接關系,弱連接則能夠在不同的團體間傳遞非重復性的訊息,任何人都可以發布信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信息的傳播渠道和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較廣。另一方面,從信息的傳播速度上來說,微信是點對點的傳播模式,難以形成快速的傳播,而微博信息是病毒式的鏈式傳播,隻要用戶對某一條信息感興趣,隻要點擊“轉發”、“確定”就能瞬間將信息轉發出去,但過於豐富的內容也會造成用戶的困擾。

四、結 語

翟學偉認為,互聯網的介入將市場社會或流動社會中本已失掉的關系再一次地緊密聯系在一起,又將長久而低選擇的關系打破了。尤其是互聯網使人際關系向度中“長久性”與“低選擇性”的特點消失,從而造成其他三種交往模式的變化。但筆者認為,事實情況卻不是如此。在網絡普及之初,人們願意主動在網上尋找新人,試圖同完全不認識的人建立關系,比如與陌生人視頻、聊天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帶來社交方式的不斷進步,在方便交流的同時,諸如招嫖、詐騙、不良訊息等也隨之而來,人們越來越對與沒有任何關聯的陌生人交往產生一種恐懼,而此時即時通訊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網絡社交的主要工具。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真實身份的交往關系讓人獲得一種安全感和信任感,“網絡實名制”就是最好的証明。人們傾向於建立“長久性”與“低選擇性”的社交關系,因為“長久”而“低選擇”的關系給人帶來的是全知性的信息,“長久”而“低選擇”關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因此筆者認為“長久”而“低選擇”的關系不會因為網絡因素的介入而消失。筆者僅從人際關系上對微信與微博進行比較淺顯的對比研究,對微博微信的相關功能、特點上的認識還存在局限,仍需進一步研究。(作者系福建師范大學 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9.

[2] 自我表露.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76981.htm?fr=aladdin.

[3] 格蘭諾維特.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Sociological Theory, Vol.1(1983).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