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迅飾演的九兒,贏得小說原作者莫言的認可。
既有經典電影在前,原作者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電視劇版《紅高粱》自打確定開拍之初,就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昨天,這部60集年代傳奇史詩劇首次揭開面紗。劇組正式對外公布,該劇將於本月27日登陸北京衛視紅星劇場及騰訊視頻。
對大多數觀眾來說,《紅高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代表作,也深深帶著1988年張藝謀同名電影版本的記憶烙印。用劇版《紅高粱》導演鄭曉龍的話說,這部電視劇既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第一部被改編的作品,也是迄今為止第一部被拍成電視劇的莫言作品。
為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精髓,《紅高粱》制片方特別邀請了知名編劇趙冬苓執筆,擔任該劇編劇。據趙冬苓透露,因為時間緊迫,從劇本創作到確定開拍才四個月的時間,她幾乎是“裹挾上陣”地接下了改編任務。
小說中的故事,大多是碎片化地雜糅在敘述者的記憶中,不太適合電視觀眾理解劇情。為此,趙冬苓在原著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人物和內容,如和女主角九兒青梅竹馬的張俊杰、高密當地的縣長朱豪三,都是此次新增添的角色。就連原著中的“我爺爺”余佔鰲,也有了落草為寇並最終抗日的新設定。
該劇中的靈魂人物九兒,由十年不曾在電視劇中亮相的周迅主演,為該劇增加了不少關注度。從昨天發布會上播放的內容來看,周迅不減當年的靈動,既演出了九兒的天真爛漫,又重新塑造了一個執掌家族的要強女性。鄭曉龍介紹說,請來周迅演九兒,是他一開始根本不敢想的事,但和周迅取得聯系后,她看過故事大綱直呼“感興趣”,雙方見面深聊便一拍即合。
“本來我還擔心九兒在原著中是個山東大妞的形象,周迅看上去瘦瘦小小的,可能和之前電影版裡鞏俐塑造的落差太大。”鄭曉龍為此專門征求了莫言的意見,沒想到莫言對周迅的出演大加贊賞,並透露故事裡九兒的原型“我奶奶”其實身高也就一米五多,比周迅還要瘦小。鄭曉龍還特別提到,有一場九兒自我犧牲、用歌聲吸引日軍的戲,周迅一邊唱著歌一邊走,畫面感人至深,甚至讓不少在現場的工作人員都看哭了。
不過,有同名電影珠玉在前,觀眾難免會拿來與劇版《紅高粱》作比較。“電視劇本身就和電影有所不同。”鄭曉龍表示,當年的電影版本受限於篇幅不能夠娓娓道來,隻能抓住一些重點,而且隻能把有影像表現力和影像張力的地方進行表現,當年的技術手段也有一些限制,而劇版就可以彌補這些遺憾,更細膩地表現莫言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