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克制我們的“災難情緒”
曹林
有網友爆料稱:余姚三七市鎮某領導下鄉視察水災,因穿著高檔鞋子,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書記將其背進災民家裡——水災洶涌下民眾苦不堪言,穿著高檔鞋來視察的領導卻讓六旬書記背,這消息自然在輿論中炸開了鍋,當地也在輿論壓力下迅速嚴懲了那名干部。可據媒體最新調查稱,那名干部穿的是布鞋而不是高檔鞋子,也不是耍官威“騎”在村民身上,而是兩人關系很熟很好,支書背他不乏玩笑成分。
綜合常識和在場其他人的表述看,這名干部被輿論和網友“冤枉”了,成了救災輿論場中“由不得你解釋”、“一點就著”的情緒化輿情的犧牲品。
這事兒剛一曝光就在網上炒得很火,網憤滔滔之下,板磚和口水如雨點般砸向那個干部,並借此批評余姚救災不力時,我一直沒有參與評論。這種沉默,是刻意與這一情緒保持距離。因為事實和背景不清楚,針對“余姚鎮干部視察水災讓老人背”的爆料,只是一個網友語焉不詳的描述和一張圖片,很容易根據這些進行義憤填膺的想像。不評論,是因為對網友的描述有不少懷疑,但不在現場又無法求証,隻能等待后續報道﹔不評論,是想與網憤的距離遠一些,也能與事實近一些。保持距離,在靜默中等待更翔實的報道,才能客觀理性。
果然,記者對此事的調查顛覆了網友輕率的曝光。記得蘆山地震救災時,也有一名基層干部被冤枉而受到處理,他並沒有脫崗,只是深入了更艱難的災區抗震救災。輿論后來對被冤枉者充滿愧疚。眼見未必為實,有圖未必有真相,尤其是在我們看來很陌生的基層尤其如此,不能用自己的經驗和想像妄下結論,有時候,自以為是的大義凜然和遠離事實的道德優越感,可能只是不明真相下對他人的傷害。
這裡想談一個詞:災難情緒。通過這幾天對余姚救災網絡輿情的觀察,我注意到一個無法回避的現象,就是災難來臨時,輿論會彌漫一種與平日不一樣的“災難情緒”,這種不冷靜的情緒如果得不到防范和克制,會滋生很多沖突,帶來很多與自然災害相伴生的“次生社會災害”。
災難情緒有很多方面的表現,它表現在災難來臨時人們天然產生的消極心態、發泄需求、安全焦慮和歸咎追責的沖動。一方面是受災者的不安和不滿,突然遭遇地震或洪災,猝不及防,日常生活被打亂,財產受到損失,生活產生不便,甚至不少人的家人失去生命,身處其中的人肯定會有情緒的。另一方面是圍觀者的不滿,尤其在信息傳播極為發達的新媒體時代,人們眼看到一座城市陷於洪水之中,看到很多人的求救,目睹災難帶來的傷害,自然感同身受,並習慣性地去追問責任,追問政府在救災工作中的不力,批評相關部門預警的滯后與應急的不足。
這就是災難情緒。這種情緒,一方面源於弱小弱勢的人們在自然災害前的驚慌,一方面源於對政府工作習慣性的不滿。“余姚鎮干部視察水災讓老人背”事件的發酵,就是災難情緒的產物,人們帶著負面情緒看待政府和官員行為,把一個情況不明的行為想像和解讀成為“騎在人民身上”,然后對著這個假想敵發泄不滿。
這種災難情緒還會驅使民眾帶著放大鏡和“找茬”心態去解讀官員的一言一行,官員言語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強烈的反彈。災難輿論場中人們的心態比平常要敏感和脆弱很多,容易被激怒和點燃,也容易發酵成集體的不滿,將對災難的不安和傷痛,都轉移和發泄到一個假想的“稻草人”身上並大加鞭撻。這種失去理性的情緒所激發的沖突,會耗散救災的力量,形成社會性的“次生災難”。
政府和官員需要重視這種災難情緒,意識到公眾的脆弱和敏感、不安與不滿,少說話,多做事,以實際行動安撫民心。另一方面,輿論和公眾也應該防范和克制我們的災難情緒,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去苛責,不要不問真假就輕信輕疑,不要被別人一兩句話就點燃。客觀看待所發生的災難,是天災還是人為,是否人力不可及?不是所有的災難下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部門。危難之時,共同的敵人是災難,而不是官民,放縱災難情緒隻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