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揭曉>>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一等獎)

不能忘卻的記憶——坦贊鐵路圓夢紀行【2】

2014年10月20日13:0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不能忘卻的記憶——坦贊鐵路圓夢紀行

不能忘卻的記憶——坦贊鐵路圓夢紀行

【片花】

一條綿延1800多公裡的鐵路,成為了三個國家友誼的見証

一場時隔40多年的祭奠活動,圓滿了六個家庭的日思夜想

時光荏苒,唯有那段記憶不能忘卻

【標題】不能忘卻的記憶——坦贊鐵路圓夢紀行

【字幕】2013年7月 坦桑尼亞 達累斯薩拉姆 中國專家公墓

【同期】我來了,四十年了,爸

【配音】這個跪在墓碑前痛哭的女人,名叫張俊娟,今年50歲,是中鐵上海局華海公司的退休員工。她面前的墓碑正是屬於她父親張振宗的,這是父女倆天人永別后,四十二年來,張俊娟首次見到父親的墓碑。而與她同行的周婭、張維濤等人此時也是靜靜的坐在自己父親的墓碑前。

【同期】四十一年前,我就是今天出生的

【配音】和張俊娟一樣,這也是他們四十多年來第一次見到父親的墓碑。為什麼張俊娟等人的父輩們都葬在了與祖國有萬裡之遙的坦桑尼亞?為什麼他們與父親的相見要隔上四十多年?所有的一切,還得從那條被譽為中非友誼橋梁的坦贊鐵路說起。

【配音】提起對東非的印象,除了廣袤的大草原,成群的野生動物、乞力馬扎羅赤道雪山以及被稱為地球傷疤的東非大裂谷外,還有,就是馳名中外的中非友誼之路------坦贊鐵路。

40多年過去了,今天坦贊鐵路仍在正常運營。坦贊鐵路的建設歷程與歷史貢獻已成為中坦贊三國人民友誼的見証與永恆的記憶。

【配音】上世紀的1967年,坦桑尼亞與贊比亞兩國開國總統尼雷爾與卡翁達相繼訪華,一致請求中國幫助修建一條連接坦桑尼亞與贊比亞的鐵路,旨在促進兩國經濟發展與支持南部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在會談中,毛澤東主席得知此前兩國向多個西方發達國家提出請求並遭到拒絕后,立即果斷地給予了明確答復:“這是個好事情,西方不干,我們干!”

【配音】1967年9月6日,中、坦、贊三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政府、贊比亞共和國政府關於修建坦桑尼亞—贊比亞鐵路的協定》。

【配音】坦贊鐵路是新中國建國后最大的一個對外經濟合作項目,項目規模與施工難度舉世矚目。1970年10月,在經過2年多的實地勘測和設計后,坦贊鐵路項目正式啟動,鐵道部從全國各地抽調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廣州上船,穿過太平洋和印度洋,向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前進發。

【配音】坦贊鐵路是一條貫通東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線,鐵路東起坦桑尼亞的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迄贊比亞中部的卡皮裡姆波希,全長1860.5公裡,全線穿越高山、峽谷、湍急的河流以及茂密的原始森林,工程的浩大,以及施工條件的艱苦,超過常人想象。

【配音】1972年,年僅20歲的桑天康響應國家號召與上百名的鐵路工人一起,遠渡重洋來到坦桑尼亞,這是他們第一次遠離祖國,也是第一次踏上了這個充滿未知的非洲大陸。

【同期】原中鐵三局三處處長 桑天康

我是1972年2月份來到坦桑尼亞,應該說,我來到坦桑尼亞應該算是最年輕的了,在當時來講,我們都是在屬於原始森林當中施工,應當說,遇到一些野獸,遇到一些野生動物也是比較多的,條件是比較艱苦。

【配音】同樣,當年隻有20歲的馬雷是與桑天康同船抵達非洲的,不過與桑天康不同的是,到了坦桑尼亞后,馬雷被分配到了電影隊,工作任務就是為1000公裡路段上的所有施工連隊播放電影,以解決工人們枯燥乏味的業余生活。

【同期】原中鐵三局一處黨委副書記 馬雷

當時咱們職工的文化生活非常單調,既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而且有收音機的人,也收不到中國台,整個鐵路組,就成立一個電影隊,給職工放電影,那時候職工也沒有別的盼頭,文化生活,就是每個月能輪到一次電影。

【配音】坦贊鐵路的修建共分5個路段,其中,從姆林巴到馬坎巴克之間的路段雖然隻有157公裡的距離,但卻是整個坦贊鐵路修建過程中,地形最復雜也最為凶險的路段,當時,很多西方媒體預測,中國人修建的坦贊鐵路根本無法逾越這片地獄路段。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在當年“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口號的鼓舞下,最終圓滿完成了這一路段的施工任務,而這一段路程,也是中國援建工人犧牲人數最多的地方。

【配音】這裡是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中國專家公墓,坦贊鐵路從1969年籌備施工到1977年工程收尾,共有65名中國人為此獻出了生命,其中一人被海葬,17人長眠於贊比亞,其余47名烈士均被安葬在這座公墓。盡管時光流逝,烈士們的英名永遠刻印在中坦贊三國人民的心中。

【配音】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坦期間,與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前往公墓憑吊。

【配音】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坦期間,與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前往公墓憑吊。

【配音】四十多年來,到中國專家公墓吊唁,已成為國內到坦桑尼亞訪問的所有領導人、及各類代表團的重要活動。而四十多年的離別,長眠在異國他鄉的烈士們,更是深深牽動著昔日戰友與家人的思念與眷戀。

【同期】原中鐵三局一處黨委副書記 馬雷

那天晚上電影沒演,等於我一個月跑到那裡,按我們那個計劃排的,排了隊裡領導沒讓演,因為隊裡的職工都非常悲痛,就說免了免了,不要演了,你們再休息一個晚上。當時就我一個人去的,床上很多血,知道隊裡出事了,到第二天早晨,他們說你睡哪個床?我就說睡這個床,一進門的第一個床,他們說這個床是昨天周義華躺在床上(犧牲的)。但那時候盡管年輕,沒有感到害怕,因為很熟悉,因為周義華當時給隊裡的隊長、書記、教導員開那個吉普車,都一起一個船去的,都認識。

【配音】馬雷所說的周義華,就是周婭的父親,1972年2月,年僅24歲的周義華辭別了剛剛新婚不久,懷著身孕的妻子,前往坦桑尼亞,沒想到這一別,便是永恆。

【同期】周義華烈士女兒 周婭

他們(父母)結婚時間也不長,反正我聽到的就是反復重復的那些念叨,她(母親)老是跟我說,最后那次的時候,我媽到最后就說,也許那就是預感吧。我爸好像就是三步一回頭,挺不放心的,再三囑咐我姥姥,你一定要在我媽媽生孩子的時候,過去照顧她,因為我沒有奶奶。

【配音】5個月后,也就是1972年7月,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周義華不幸犧牲,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來到人世。

【同期】周義華烈士女兒 周婭

我出生十三天,還是十幾天,我父親去世的,那時候我媽說一封信就要一個月,錯過那個點,也就成了兩個月、三個月,才能收到那一封信,我出生第三天,我媽抱我上照相館,照了相,說給我爸寄過來,結果那封信后來是退回去的,他就一直沒收到那封信。

【配音】同周婭一樣失去父親的,還有張俊娟。1973年12月,張振宗在修建坦贊鐵路的工地上因公殉職,時年40歲。

【同期】張振宗烈士長女 張俊娟

家裡就是,媽媽才31歲,三十來歲,我9歲,底下還有一個7歲的弟弟,是從小兩歲半得小兒麻痺了,就是殘疾,還有一個小弟弟,三、四歲。

【配音】張俊娟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一直是家裡的頂梁柱,他的去世對於這個家庭的打擊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從此,母親隻能用她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而作為長女的張俊娟也早早的參加工作,以貼補家用。

【同期】張振宗烈士長女 張俊娟

我十六歲就參加工作了,為了家裡,在工程隊,上班第一個月的時候,裝水泥,我還80多斤,我要扛一袋一百斤的水泥,從那個踏板上,往汽車上上,我走到那個踏板上一下就摔下來,連人帶水泥一下就摔下來,把我砸了,砸到了地上,我自己就想,如果我有爸爸活著,能讓我這麼早就來參加工作嗎?我肯定也要上個高中啊。

【配音】轉眼間四十多年過去了,張俊娟一家人的生活慢慢有了好轉,然而全家人仍然有個心結,那就是四十多年了,全家人始終沒有機會到張振宗的墓前祭奠。

【同期】張振宗烈士長女 張俊娟

清明、春節,這些節日,我母親,我們都是,會買咱們傳統的紙,寫上地址,也不知道在哪裡,就坦桑尼亞寫上,什麼烈士墓、中國墓,在十字路口燒上,就是一種寄托吧。

【配音】一天,家在上海的張俊娟接到一個來自海南的電話。

【同期】張振宗烈士長女 張俊娟

那是在4月份,我接到就是,海南國際公司熊總的電話,熊輝,他給我打了個電話,他說的你是張俊娟?我說是的,他說你爸是張振宗?當時我就很驚訝,還有人想起我的爸爸?真是多少年都沒有人提到這個名字了,我說是。

【配音】張俊娟所說的熊總,就是海南中海國際經濟合作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熊輝。而他打電話給張俊娟,就是通知她准備參加這次由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與海南中海國際經濟合作有限公司聯合組織的“坦贊鐵路建設犧牲烈士祭奠活動”。

【配音】很快,張俊娟、周婭、張維濤等6位烈士家屬代表和桑天康、馬雷、劉強等3位曾經參與援建坦贊鐵路的老專家代表應邀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准備前往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

【配音】抵達當天,活動組織方為代表們舉行了盛大歡送會,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駐華大使親臨會場送行,並發表講話,共同緬懷鐵路建設中犧牲的烈士,熱情稱贊組織方安排這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活動。會后,大使還接受了媒體專訪,高度贊揚坦贊鐵路的歷史與現實貢獻

【同期】坦桑尼亞駐華大使 PHILIP MARMO

坦贊鐵路為贊比亞和坦桑尼亞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人民的友誼。

【配音】抵達坦桑尼亞后,為了歡迎代表們的到來,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館專門舉行了招待會。

【同期】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 呂友清

所有到訪坦桑尼亞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其他的重要的代表團,都有一個基本上是法定的議程。就是到專家公墓,去祭奠我們的烈士,通過這一活動,進一步地激發,兩國人民對傳統友誼的珍惜,堅定的發展兩國關系。

【配音】抵達坦桑尼亞的第二天,在中國駐坦桑尼亞使館的組織下,代表團一行來到中國專家公墓隆重舉行祭奠活動。

【同期】請向先烈們默哀,默哀起。

【同期】我代表我們家屬,感謝今天所有來現場參加祭奠的各界朋友們,謝謝你們,謝謝大家。

【配音】四十年的離別,天人永隔的傷痛,似乎在這一瞬間得到了釋放,每一個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

【同期】爸,四十年了,女兒第一次來給你倒酒,倒上一杯酒,第一次來給你掃墓,女兒不孝。

【同期】向張榮興烈士三鞠躬,一鞠躬。

【配音】告別墓地,一行人又來到了達累斯薩拉姆火車站。

【同期】感覺怎麼樣?挺好挺好。跟當年相比現在有什麼變化嗎?當年這在坦桑尼亞的時候,是非常好的建筑,是當地人舉大拇指的建筑。

【配音】這座由中坦兩國人民合作修建的火車站雖然經過了四十多年的風吹日晒,但仍保持著其原有的風貌。

【配音】對於桑天康、馬雷和劉強來說,雖然他們曾經參與援建坦贊鐵路,但這卻是他們三人第一次來到達市火車站,第一次看到修建好的坦贊鐵路,第一次乘坐坦贊列車。

【同期】這還是按照咱們國內的車廂設計的,不是搖擺車廂,和西方人設計的那個搖擺車廂不一樣,這個車坐著比較穩當。現在我們看了以后,四十年了這線路還是保持很不錯的,車站裡面也不錯。

【同期】坦桑尼亞當地居民

我經常乘坐坦贊鐵路列車出行,坦贊鐵路讓我受益良多。我國政府非常感謝中國的援助,我們坦桑尼亞人一談起中國,首先想到的就是坦贊鐵路,因為坦贊鐵路確實幫助了太多坦桑尼亞人。

【同期】原中鐵三局三處處長 桑天康

重返坦贊鐵路,重返坦桑尼亞,我自己在沒有退休之前,有過想法,我說退休以后,如果有機會的話更好,沒有機會的話,自己創造個條件,也還是想來看一看,這次承蒙各級領導,有這麼一個想法,祭拜在坦桑尼亞犧牲的這些烈士,還想到了我們這些,曾經參加過坦贊鐵路建設的這些各位建設者,我們感到很高興。

【同期】周義華烈士女兒 周婭

下了飛機,我覺得第一次感覺,離父親這麼近,說實話,父親對我來說,他好像就是一張照片,就是個名詞。這回來的時候,聽見那個劉主席說,他(父親)臨死的頭一天晚上還在念叨,就惦記我家裡到底生了個男孩是女孩,結果他到底也沒知道,第二天就出事,就是四十多年了,第一次我總算能站到他跟前,讓他看看我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同期】張振宗烈士長女 張俊娟

那個墓前,我的眼淚,除了思念的眼淚還有感激的眼淚,四十多年了,想不到,真的想不到,很多很多,想了很多確實是。跟我爸我說,不管再難,我們也長大了,都長大成人了,我說你也有孫子有孫女了,你就放心吧,我來了以后看到你在這兒,真的可以安息了。

【配音】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記憶,四十載歲月蹉跎,承載了烈士家屬們,對親人們的思念和祈盼,負荷了鐵路建設者對那片熱土的深情和牽盼。這是一次不能忘卻的旅程,親眼看到一輛輛列車至今仍然在坦贊鐵路上奔馳,親耳聽到當地民眾對坦贊鐵路及中坦友誼的贊頌,一個共同的感受在代表們心頭油然而生:當年親人們的流血犧牲與戰友們的艱苦奉獻,值得!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