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揭曉>>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一等獎)

把糧食存到“銀行”【2】

2014年10月20日13:0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把糧食存到“銀行”

把糧食存到“銀行”

【口播】俗話說,“家裡有糧,心中不慌”。如今,對於寧鄉縣的許多糧食生產者來說,將糧食存入“銀行”,心中更加踏實些。今年5月,湖南省首家糧食銀行—衛紅糧食銀行在寧鄉成立。糧食銀行能給種糧的農民朋友提供什麼效益?糧食銀行與糧農如何實現雙贏呢?本期關注《把糧食存到“銀行”》

【配音】眼下正是新糧入庫時節,8月2號,記者來到了衛紅糧食銀行的收糧點,隻見滿載稻谷的送糧車一輛接 著一輛開進糧食存儲庫,衛紅糧食銀行的窗口前也擠滿了前來辦理糧食存儲業務的農民。

【同期聲】記者 鐘磊

“我現在手上拿著的是衛紅糧食銀行的糧食存折。大家可以看到,這本存折跟我們平常所見的存折其實區別不大。平常我們所存的是錢,而在糧食銀行存的就是糧食了。種糧戶把糧食存在糧食銀行之后,可以實現統一烘干、儲存、保價增值,同時還可以自由地存取。”

【配音】今年種植了400多畝早稻的花明樓鎮的陶子斌,是在衛紅糧食銀行最早存糧的農民之一。糧食銀行剛一成立,他就將家裡的糧食存了進去。由於國家最低糧食保護價上漲,陶子斌第一次入存的稻谷也跟著水漲船高。

【同期聲】種糧戶 陶子斌

“那個時候保底價是120元一百斤的價格(存入),現在的話國家實施最低保護收購價132元,所以說我就能夠從他這裡就按照132元一百斤的價格來跟他結算。”

【同期聲】湖南衛紅糧食銀行負責人 周正春

“存儲模式我們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農民把糧食存到我們這裡以后,我們有一個最低的保護價,我們現在是按照國家保護價132塊入庫,所以農民把糧食存在這裡以后,根據以后市場的變化,可以隨時來結算。如果市場價格高於入庫價,按照最高價格結算,如果低於我們可以按照保底價結算。第二個模式就是農民存在這的糧食按照保底價入庫以后,農民存在這裡的糧食我們可以按照每噸(每月)12元錢的利息支付給農民,使農民糧食存在這裡能夠產生糧食的增值。最后農民結算時,如果糧食價格得到大幅度提高,高於所產生的增值金額,年底結算我們有一個50%的分紅給農民。”

【同期聲】種糧戶 陽啟明

“以前存在家裡沒有什麼增值的空間,今天收了這些谷是100斤,明天還是100斤,到年底還是100斤,到這裡就每個月每噸最低增值是12元,就是這樣一個概念。”

【配音】大屯營鄉獅北村的陽啟明,今年種植了160畝水田,早稻畝產達到了400公斤。往年這個時候,他正愁著糧食要如何存儲,而今年因為衛紅糧食銀行的設立,他省心不少。

【同期聲】種糧戶 陽啟明

“以前種糧,主要是難得處理,種的多的時候更難處理。每年浪費的太多了。現在就根本沒有浪費了。”

記者 “以前浪費是些什麼方面?”

種糧戶 陽啟明

“以前浪費,是這個老鼠吃,農家養的雞鴨吃,再有農家的倉庫,地面的潮濕,也浪費大,受潮了、發霉了。”

【配音】農民陽啟明道出了廣大農村普遍存在的存糧儲糧難題。廣大農民在糧食收獲后,沒有烘干設備,如果遇到天氣不好,稻谷無法及時晒干,很容易造成霉變、發芽。據國家農業部門權威統計,因儲存不善,全國平均每年糧食損失率高達8%以上。寧鄉作為糧食生產大縣,每年的糧食產量約90萬噸,按全國平均糧食損失率計算,每年損失糧食約7.2萬噸,折合人民幣1.9億元。而糧食銀行有專業的烘干設備和儲糧倉庫,每天能夠烘干稻谷800噸以上,有效地解決了糧食烘干和儲存的難題,此外,還讓糧農節省了糧食儲運等方面的開支。

【同期聲】種糧戶 陶子斌

“我把濕谷送糧食銀行然后進這套烘干設備,起碼給我節省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我把谷子從地裡移到地坪晒的過程,第二是谷子要請人去翻,要太陽晒干,第三個環節,晒干以后,我要裝袋上車,然后再送到糧食企業,至少節約了三個環節。這三個環節裡,人力成本就給我節約了不少。”

【配音】糧食銀行主要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經營。糧食銀行為糧食生產者提供六大服務,它們包括:生產技術服務﹔市場信息服務﹔糧食烘干服務﹔保利存儲服務﹔網點兌換服務﹔擔保融資服務。目前衛紅糧食銀行入存農民達2000多戶,涉及寧鄉縣花明樓、大屯營、東湖塘、壩塘、南田坪等10個鄉鎮。那麼,糧食銀行保障了農民的利益,它自己的效益又從哪來呢?如何能實現糧食銀行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呢?

【同期聲】湖南衛紅糧食銀行負責人 周正春

“打個比方,目前我們市場上收購的稻谷加工成精米,100斤稻谷大概是56斤左右。如果我們統一了高檔的優質稻品種的話,能夠實現高產優質高效,我們100斤稻谷可以打到62斤左右,這就是一個最大的效益。”

【配音】周正春還告訴我們,除了通過統一組織生產優質稻獲得效益外,農民主動將糧食送到糧食銀行,免去了企業分散上門收購的費用。同時企業也不再需要向銀行借貸大量資金進行糧食收購,極大的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

【同期聲】湖南衛紅糧食銀行負責人 周正春

“現在農民存過來以后,減少我向銀行貸款支付的利息,現在按銀行的利息一般都是6厘多,但是我現在支付農民一部分資金的話,我的利率還是要遠遠低於銀行的貸款利率,對於企業今后做大做強發展,這也是很大一個效益。”

【同期聲】寧鄉縣農業局局長 肖年富

“糧食銀行的出現,解決了從生產環節到加工、銷售整個產業鏈條的有機結合,糧食銀行應該說是今后糧食加工企業服務生產領域的一個方向性探索。”

【后口播】“糧食銀行”是一種新型的服務模式,實踐証明,它不但提高了糧食生產的社會化服務程度,解決了農民儲糧難問題,也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和抵御糧食市場風險的能力,應該說是搞活糧食經濟和推動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的有益探索。好,本期關注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