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揭曉>>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一等獎)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 【2】

2014年10月20日15:0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發射直播特別節目

直播文稿

    (節目版頭)

    李: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聽眾朋友,您好!您現在正在收聽的是《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我是子木。

    田:聽眾朋友,您好!我是田巍。今天我們直播間裡還邀請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您好,馬先生,先跟我們的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馬: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好!

    李:聽眾朋友,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將在北京時間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它將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球表面的巡視勘察,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

    田:“嫦娥三號”任務作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務,是中國探月總體規劃“繞、落、回”三步走中的關鍵一步,並將在多個方面實現歷史性的突破: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巡視探測﹔首次實現對月面探測器的遙操作﹔首次研制中國大型深空站等等。

    李:剛才我們聽到田巍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個“首次”,聽到這些“首次”,我們覺得很激動,因為這是我們的驕傲。

    田:是啊。

    李:我們在接下來的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我們將在北京直播間為您直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實況。節目當中我們也將會連線位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我們的記者,請他們介紹一下現場的有關情況。

    田:是的,我們此次直播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在舊金山AM1510和紐約AM1240以及奧克蘭FM90.6播出,同時國際在線中文網、華語廣播網也同步播出,網址是www.cri.cn和www.chineseradio.cn,歡迎您的收聽。

    李:好。現在也要提醒一下大家,現在是北京時間12月2日1點零8分42秒。現在距離發射還有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剛才說到了“‘繞、落、回’中的關鍵一步”和幾個“首次”,簡要介紹了這次“嫦娥三號”任務的情況。

    田:聽眾朋友,您現在正在收聽的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由子木和田巍為您帶來的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今天在我們直播間裡的,還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

    李:剛才馬先生已經跟我們大家打過招呼了,現在我想問一下馬先生,我們都知道,在發射階段的關鍵就是發射場系統和運載火箭。咱們先說說發射場吧,為什麼“嫦娥一號、二號、三號”都選擇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發射呢 ?

    馬:目前, 我國共有酒泉、太原、西昌三個衛星發射場,與其它兩個發射場相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更適合發射月球探測衛星。在這次發射中,“嫦娥三號”衛星要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運行,這對火箭推力以及姿態控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使用大推力火箭才能實現這一目標。這次搭載“嫦娥三號”衛星的是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強,發射成功率高。在我國三個航天發射場中,隻有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具備發射這種大推力火箭的能力。

    另外,地理條件也是決定火箭發射的重要因素,西昌的緯度低,海拔高,發射傾角好,可縮短地面到衛星軌道的距離,從而節省火箭升空所需要的燃料,並增加火箭的有效載荷。此外,西昌還具備便利的交通條件,這裡有成昆鐵路經過,又有可以起落各種大型飛機的機場等等。

    李:好。剛才我們總結一下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大推力的火箭在西昌是比較適合發射的。

    田:具備發射條件。

    李:再有就是天氣的情況西昌是比較理想的。最后一個條件是交通比較便利。

    田:好的。那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現在正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本台記者肖中仁,請他介紹一下發射現場的情況。中仁,你好!

    肖:田巍,你好!

    李:中仁,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現在所處的具體位置好嗎?

    肖:好的。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在西昌發射中心指揮控制大廳的二樓。通過我面前不到1米遠的一個透明玻璃,可以看到一樓已經是座無虛席,數十名身穿藍色防靜電服的工作人員已經就位了,正在進行發射前的緊張准備工作,田巍。

    田:中仁,剛才我們請直播間的馬先生介紹了為什麼要選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而你現在就在西昌,你能再跟我們詳細地描述一下現場的情況嗎?

    肖:好的,現在通過指揮控制大廳的一個實時監控畫面,可以看到在夜幕下,56米高的運載火箭已經屹立在發射架旁,蓄勢待發。火箭的牽引臍帶塔已經全部打開了。另外我也注意到,在監控屏幕的兩側寫著兩句醒目的標語:“眾志成城鋪就萬裡奔月,萬眾一心共圓千年中國夢”,可以說“嫦娥三號”帶著“玉兔號”月球車登月,承載了許多中國人的夢想,田巍。

    田:中仁,我們了解到這次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在上個月就已經運抵到了西昌,據你了解它在西昌都經歷了哪些方面的准備工作呢?

    肖:好的。長三乙火箭是在11月1日進入發射場的,在昨天火箭完成了400多噸常規推進劑的加注。在今天上午的時候,進行了火箭燃料儲箱壓力和溫度監測和狀態的確認。在下午1點半的時候,探測器開始加電了,下午5點半開始加注低溫的推進劑,加注工作將會持續到發射前的4分鐘,從而保証了發射時推進劑的總量是充足的。

    另外,“嫦娥三號”任務我們知道它是一個多窗口發射,三天共有六個窗口,每天兩個。第一個窗口要求的寬度是4分鐘,如果發生突發情況沒有完成發射,將會推遲50分鐘,在第二個窗口1分鐘內發射。運載火箭系統的總設計師姜杰表示,由於首次採用多窗口、窄寬度、高精度的入軌發射,火箭系統採用了六項新技術,比如高精度的制導技術、多窗口的發射、圖像測量、新型的探測器支架等新技術,並且已經制定了六項發射方案,爭取零窗口精准發射。目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的設施和設備狀態良好,各項的測試結果也是正常的,已經完成了全區的綜合演練,發射前的准備工作進展順利,田巍。

    田:中仁,我們都知道,發射場的天氣狀況對火箭的發射通常會有一定的影響,甚至有時候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你到西昌的這兩天包括現在,此時此刻當地的天氣情況怎麼樣?

    肖:好的,就像你所說的一樣,發射區的氣象條件對火箭發射成功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說瞬間的風速超過每秒15米、超過1毫米的降雨、雷電等因素都將會對發射的安全造成隱患。根據氣象預測,今天西昌的氣象條件是良好的。通過目前我們在監控大廳上看到屏幕的信息顯示,溫度是4.5度,風速在1米/秒,沒有雷雨、大風、降水,高空風力也是符合條件的,有利於火箭的發射。如果我們今天晚上在現場觀看的話,可以看到火箭的二三級分離,能看到火箭發射之后,火焰劃過空中能夠持續300多秒,可以說被科研人員親切稱作“三姑娘”的“嫦娥三號”已經是整裝待發了,田巍。

    田:好的,感謝中仁,稍后我們將會和你再次連線,請你再次介紹一下現場的情況,咱們一會兒見!

    李:聽眾朋友,您現在正在收聽的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由田巍和子木為您帶來的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今天在我們直播間裡面,我們還有幸請到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馬先生,我們剛才說了發射場系統,接下來想請教一下您關於發射時間的問題。您看“嫦娥三號”定在北京時間12月2日的凌晨1點30分來發射,這個時間點的確定,是考慮到了哪些因素?

    馬:這種發射主要是靠窗口的選擇,主要考慮有兩個因素,一個就是地球和月亮的運動位置,相對位置所決定的。第二個因素就是考慮將來我們的“嫦娥”落月以后的時間,這對窗口選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然還有其它的一些氣象條件等等。這一次,因為這些特殊的因素,所以在12月的2日,剛才中仁也進行了介紹,1點30分。第二個窗口可能選在50分鐘之后的2點23分左右。那麼在12月的3日,還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12月4日,也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但是窗口的時間相對比較窄,第一窗口的時間基本上在4分鐘左右,對於火箭系統發射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

    李:在這裡打斷一下馬先生,因為我們很多的聽眾朋友,對於咱們的專業術語可能不太了解,首先說窗口,也就是說我們的發射時間對嗎?我可以這麼理解嗎?

    馬:可以發射、允許發射的一個時間段。

    李:所以剛才您說到,第一個窗口是4分鐘,這是在這幾個窗口當中最長的一個准備時間段?

    馬:對,其它的都是1分鐘,第一個窗口都是4分鐘。

    田:這個窗口就是我們必須在這個時間段去完成發射。

    馬:要完成的發射動作。

    田:那這期間都要有哪些需要完成的動作呢?就是點火發射?

    馬:點火發射。就是火箭的發射系統、地面的保障、測控,還有火箭系統,都要精准完好,可能才能做到這一點。

    田:那就是說時間越長,意味著准備可以越充分。

    馬:對。

    田:發射的效果也就越好。

    馬:對。時間短的話,對這些系統的要求就更高。

    田:您剛才還提到一個,咱們計算時間的時候,“嫦娥三號”到月球的時間,正好是一個便於觀測的時間,這個時間通常就是要白天,月球的白天?

    馬:對。這樣傳回來的圖像等各方面大家看著更清楚。

    田:好的。聽眾朋友,之前我們連線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了解了發射現場的有關情況。我們的另一位記者鐘芳,她現在正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可能很多聽眾朋友都知道,北京飛控中心是中國探月工程任務的指揮調度、飛行控制、分析計算、數據處理和信息交換中心,並承擔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的飛行控制和長期管理任務。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位於北京飛控中心的記者鐘芳,請她介紹一下那裡的情況。鐘芳,你好!

    芳:主持人你好。我現在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飛控大廳裡,這裡就是本次“嫦娥三號”任務的指揮調度、軌道控制和數據處理的中心,也是任務測控通信指揮部的所在地。可以打個比喻,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就是在整個“嫦娥三號”的任務中發揮著一個“神經中樞”的關鍵作用,主持人。

    田:鐘芳,那你現在在“神經中樞”的裡面,你跟我們描述一下現場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嗎?

    芳:我在這個神經中樞裡邊,我感覺特別緊張,也特別興奮,因為我看到現場飛控大廳裡的工作人員在特別緊張地工作當中,各個時間點“准備完畢!”的報告口令,在這裡不斷地響起。在我的前方有兩塊屏幕,上方一個顯示著北京時間,還有發射倒計時,現在距離發射僅有6分23秒了,還有西昌發射場的相關氣象情況。下方的大屏幕顯示著“嫦娥三號”的箭遙參數,這個箭遙參數一會兒就會顯示“嫦娥三號”發射之后,它各個關鍵的節點上,包括它的助推器的分離,它的實測值和理論值的差距,我們可以看到“嫦娥三號”在整個的發射過程中是不是正常。在中間顯示著整個“嫦娥三號”飛行的路徑。過一會兒,在這個上面也會顯示各個測控點的情況,監測“嫦娥三號”是否正常。

    那在這邊的屏幕,我們能看到西昌發射中心的情況,現場的氣氛特別緊張,因為我們大家可以聽到,我是壓著聲音在說,剛剛現場的工作人員也在說,讓我小點聲,怕影響到現場工作的狀態。在發射前兩個小時的介紹會上,飛控中心的負責人告訴我們記者,他們所有的人員已經准備就位,精神狀態飽滿,軟硬件系統也是穩定可靠,方案齊備,已經具備了實施此次任務的能力。主持人,我們也期待著“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田:好的,謝謝鐘芳。

    (節目片花)

    田:聽眾朋友,這裡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子木和田巍以及我們在北京直播間裡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繼續和您共同關注“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的有關情況。

    李:剛才我們連線了飛控中心,我們的記者壓低了聲音,生怕打擾到在緊張忙碌工作著的專家。接下來我們可能要有一些問題要問我們的馬先生。

    田:我覺得還是先問一個私人問題吧。現在距離火箭發射您看還有不到5分鐘的時間,作為火箭專家,您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馬:很激動。怎麼描述呢?一個是覺得通過我們親手制作的火箭要去執行這樣一個長距離的任務,心裡很忐忑。同時,我覺得我們信心也滿滿,因為我感覺到在以往的工作過程中,我們的同仁同事大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心血和汗水,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火箭是可信的、可靠的,也相信這一次能夠把這個任務執行好,不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

    田:子木你聽到了嗎,“親手制作的火箭”。我想再多問您一句,“嫦娥一號”和“二號”的時候,也是您親手制作的嗎?您和您的團隊?

    馬:也是我們的團隊。

    田:這個時候心情有什麼不同嗎?

    馬:一次比一次緊張。

    李:但是我覺得這個緊張是值得驕傲的,因為我們在剛才已經介紹過了,“嫦娥三號”太多的首次,而且相比於“嫦娥二號”和“一號”,在技術方面,尤其在火箭搭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進步。一會兒我們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嫦娥三號”在火箭運載方面有哪些提高。

    田:對。聽眾朋友,現在是北京時間1點27分49秒,“嫦娥三號”發射已經進入了最后幾分鐘的倒計時,現在我們再次連線位於西昌衛星發射現場的記者肖中仁,中仁。

    肖:田巍,你好!

    田:跟我們描述一下此時此刻現場的情況吧。

    肖:好的。我們現在通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大廳的監控屏幕,可以看到火箭塔頭的低溫推進器正在冒著熱氣,發射塔的牽引臍帶現在已經全部打開了。盡管現在耳邊不時響起倒計時報時的聲音,但是現在仿佛安靜得連掉下來一根針,我們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現場的工作人員現在都是在盯著屏幕上的各項參數,再過不到1分半鐘的時間,四千多年前我國“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將會變成現實,田巍。

    田:我們現在也聽到了一些現場的聲音,你剛才說這就是已經開始倒計時了是嗎?

    肖:對,現在在我前面的監控屏幕上可以看到,現在已經進入了倒計時1分鐘的准備。

    田:1分鐘的准備,這個時候我和子木以及馬先生,我相信還有飛控中心的鐘芳,怎麼說呢,我們可能心情還不完全一樣。我覺得我有一種就是興奮。

    李:我覺得我倒是跟馬先生應該有點相像吧,比較忐忑。

    田:你也緊張。

    李:對,比較忐忑,比較忐忑。

    田:因為我之前也是參加過“神九”的直播,當時第一次好像還是挺緊張的,但是這一次,因為我的這個信心還是挺足的。

    李:我現在已經聽不見你說什麼了,因為我聽見前方傳來的信號說還有20秒。

    田:我們直播間裡也有一部電視,我們也是在關注著前方的畫面。聽,倒計時開始了。

    (切入現場)

    10、9、8、7、6、5、4、3、2、1,點火!起飛!起飛!起飛時間01時30分00秒344毫秒。程序轉彎!程序轉彎!

    肖:主持人您好。現在通過我們前面的監控屏幕可以看到,火箭正在起飛的過程當中。

    李:不斷地有數據回饋到我們的指揮中心,是嗎?

    肖:可以看到,現在的火箭正在按程序轉彎,化作一顆明亮的星星,緩緩飛向浩瀚的太空。我們剛才也聽到“發現目標,跟蹤正常”,指揮控制中心的大廳內回蕩著來自各個測量點的報告聲。顯示屏上,火箭的飛行軌跡、高度、速度、位置,各個系統的工作狀態、飛行實時動畫盡收我們的眼底。

    田:中仁,剛才在發射的時候,你是通過屏幕來觀看的是吧?

    肖:是通過現場的實時觀測,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一個實時的監控的視頻,我們能夠看到。

    田:我在這想問一下馬先生,我們在現場有沒有人可以通過目測,就是在發射中心之外去觀察這個火箭的?

    馬:可以。因為在現場的話,考慮到安全,它在周邊一個安全距離允許范圍內,人是可以目測到的。

    李:有一個觀測點。

    田:大約有哪些工作人員是被允許在外面看這個壯觀的景象呢?

    馬:一般情況下,假如來現場參觀看看的,可以到那兒去,我們一些同事也可以到那兒去。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在測控大廳,都是通過屏幕來看。

    李:馬先生,我還想問一下,現在我們在畫面上,前方給出的信號我們也看得到,那麼近距離的一個攝像頭,它是安裝在哪個位置的?

    馬:它是安裝在一級助推器頂上的。

    李:我們看到有火舌噴出,它耐高溫,這也是經過技術處理的?

    馬:對,它在頂上,它的火是朝下噴。

    田:好的。中仁。

    肖:現在從監控的數據上看,現在是在141秒的時候,也是預設的時間,已經實現了助推器的分離。在大約159秒的時候,會進行火箭一二級的分離,在235秒的時候,會拋整流罩。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1000多秒之后,“嫦娥三號”將會實現器箭分離,太陽帆板也將打開,進入預定的奔月軌道,去實現從看月亮的臉到親密接觸。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情況就是這樣,主持人。

    田:好的,謝謝中仁!

    李:現在我們看前方的情況,覺得一切都是在可控的范圍內,而且都是比較正常的。馬先生,就剛才的這一段時間,從發射點火開始,一直到現在馬上進行一二級分離了。您看跟我們預想的有沒有什麼大的出入?

    馬:這個都是嚴格按照設計的程序來做的,是沒有出入的,應該是非常准確。

    李:也就是說走到現在,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一個態勢?

    馬:對,應該是比較樂觀。再進一步講應該叫很樂觀。前期不管是火箭的起飛,還是程序轉彎、助推分離,現在一二級從畫面上來看已經分離,這都是沒問題的,准確地按原來預定的時間進行的。

    田:好的。聽眾朋友,這裡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子木和田巍以及我們在北京直播間裡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繼續和您關注“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的有關情況。馬先生,剛才我們說了,一二級都已經分離了,說了發射場,我們也說了發射時間。接下來我們再聊聊火箭,您能給我們的聽眾朋友介紹一下,這一次擔任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相比之前承擔“嫦娥二號”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丙火箭有哪些不同,或者說進行了哪些改進?包括其中的創新,您能跟我們說一說嗎?

    馬:可以。當時承擔“嫦娥二號”的是長征三號丙火箭,那個火箭也是“長三甲”系列火箭家族的一員,當然它是兩個助推器,推力相對小一點。這次承擔“嫦娥三號”發射的是長征三號乙火箭,這個火箭和長征三號以前比起來,我們的研制隊伍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進行技術改進和可靠性增長。其中包括比如說雙激光慣組的冗余,還有衛星導航的復合制導,還有多窗口的發射技術,還有探測器支架以及器箭鎖緊裝置,還有遙測圖像的回傳技術,還有多項可靠性的增長,以及這一次“嫦娥三號”和以往比較重了一噸。

    田:重了一噸,比“嫦娥二號”重了一噸?

    馬:重了一噸,所以為了提升運載能力,進行了火箭自身的減重。開玩笑講,比如說原來的一些脂肪現在變成肌肉。

    田:也要減肥。

    馬:對。既不能降低它的可靠性、減弱它的能力,又要提高它的運載能力,所以要進行自身的一些減重。還有助推器的制導關機,還有末級主動段排放鈍化等一系列的新技術。同時,地面設備也都進行了可靠性的改進,確保零窗口和多窗口發射的可靠性等等。

    李:剛才我們看到前方傳回來的信號,一二級分離已經非常順利地完成了,從點火到現在,經歷了417秒。現在是三級尾艙已經在起飛了。我想問一下馬先生,在離開地面之后,一直到火箭和探測器分離,火箭都要完成哪些步驟?因為我們現在有很多朋友沒有看到電視畫面和前方信號,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

    馬:大概要經過十來個關鍵的動作吧。首先是起飛點火,剛才大家在畫面裡也看到了,也跟聽眾介紹了。起飛點火之后,火箭要進行姿態調整,要進行程序轉彎。轉完彎之后,第一步要進行助推器的分離,它飛行到一定的高度,速度達到以后助推器要進行分離。分離完之后,第四個動作就是要一二級分離。一二級分離完之后,整流罩穿過大氣層后要拋掉,這就是說它的使命已經完成,所以要把它拋掉。拋完整流罩以后,要進行二三級分離,就是二級和三級要進行分離。二級三級分離完之后,應該進行三級發動機的第一次關機,然后要滑行一段時間。關鍵就是滑行一段時間以后,第二次三級發動機要點火,點完火之后又一個關機,那個時候主發動機就基本上不工作了,靠它的末修發動機進行調姿。把姿態調整好之后再進行器箭分離,這個時候基本上火箭的使命就算是順利完成。

    李:馬先生這部分工作,到這兒就結束了。

    田:對。

    李:剛才我們聽著很簡單,像接力一樣,誰先來,誰后來,但是我們在操作和研制的過程當中,一定是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

    馬:是這樣的。

    田:對。我們從節目的一開始基本都在聊火箭,火箭是今天發射階段的關鍵。但我們這次的任務是“嫦娥三號”任務,真正的主角是“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火箭就是要把它送入太空。我們在節目一開始也介紹了,“嫦娥三號”是中國探月總體規劃“繞、落、回”中的關鍵一步,也就是“落”這一步。至於“繞、落、回”這三步具體都有哪些內容,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聲音短片來了解一下中國探月工程的總體規劃。

    (短片一)

    2006年2月,中國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列入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

    “繞”:2004年到2007年,一期,研制和發射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實施繞月探測。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研制和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突破繞月探測關鍵技術,對月球地形、地幔、部分元素及物質成份、月壤特性、地月空間環境等進行全球性、整體性與綜合性的探測,並初步建立我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

      “落”:2013年前后,二期,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主要任務是突破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勘測、深空測控通訊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研制和發射月球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對著陸區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和物質成份等進行探測,並開展月基天文觀測。

    “回”:2020年前,三期,進行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主要任務是突破採樣返回探測器、小型採樣返回艙、月表鑽岩機、月表採樣器、機器人操作臂等技術。在現場分析取樣的基礎上,採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進行試驗室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

    (短片結束)

    李:好的。聽眾朋友,您現在正在收聽的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由子木和田巍為您帶來的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今天在我們直播間裡還有幸請到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馬先生,從我們直播間的畫面來看,現在火箭的運行狀況,您給分析一下怎麼樣了?之前的節點完成得怎麼樣?

    馬:從現在飛行的情況來看,我覺得火箭表現非常棒,現在一切都很正常,正處在三級發動機的滑行階段。

    田:那接下來呢?

    馬:接下來要進行三級發動機的二次點火,最終把它送到預定的軌道。

    李:您聽到馬先生剛才的那個“非常棒”,有點夸自己家孩子的意思,這是您親手制作的火箭。

    田:剛才我們通過短片了解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總體規劃,也就是“繞、落、回”這三步具體都是怎麼回事。剛才子木也說了,這一次的“嫦娥三號”要實現的是“落”這一步,而之前“繞”這一步,主要是由“嫦娥一號”去完成的﹔另外“嫦娥一號”的備份星“嫦娥二號”,2008年10月的時候被納入了二期工程“落”這個階段,作為工程二期的先導星。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個聲音短片來了解一下,中國探月工程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任務的完成情況。

    (短片二)

    通過“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兩次任務,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豐碩的科學成果:“嫦娥一號”任務獲得了120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圖、三維月球地形圖等成果,並獲得了大量原始科學數據。為充分利用這些數據,推動月球探測科學研究,成立了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委員會,調動包括港澳在內的全社會科研力量,進行科研攻關,編制了我國首幅月球虹灣區域的地質圖和構造綱要圖。首次獲得了白天和黑夜的全月球微波圖像,提出了月球岩漿洋結晶年齡為39.2億年和月球東海盆地傾斜撞擊成因的新觀點。這些成果進一步豐富了人類對月球的認知。

    “嫦娥二號”任務獲得了7米分辨率月球三維影像,制作完成了優於1.5米分辨率的虹灣區域影像圖,在澄海對峙區發現了月表剩磁所引起的微磁層的存在。進一步測量了月面化學元素,初步對鈾、鉀、

    釷、鎂、鋁、硅、鈣等元素進行了分析,深入研究了全月球亮溫溫度分布和月壤特征,完成了四大科學目標。在拓展任務中,完成了對日地拉格朗日兩點附近的空間環境探測,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圖塔蒂斯小行星的飛越交會探測。

    (短片結束)

    李:好的,我們從短片中我們也聽得出來,“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任務完成得還是非常好的。

    田:也是“非常棒”的,剛才馬先生說的“非常棒”。

    李:在這裡我想再補充一下,目前,“嫦娥二號”已成為中國首個人造太陽系小行星,它和地球間的距離,已經突破了6000萬公裡,而且正奔向更遠的深空。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計算,如果順利,“嫦娥二號”有望最遠飛行到距地球約3億公裡,這是很遠的距離。

    田:又將創造記錄。

    李:沒錯,這是中國航天器飛行距離最遠的一次“太空長征”。

    田:好的,聽眾朋友,我們現在從直播間的電視畫面中看到,搭載著“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征三號乙改進型火箭仍在飛行當中,現在離預定的探測器跟火箭分離的時間,大概還有5分鐘的時間。馬先生,想在這兒問您,火箭現在它在干什麼,您能跟我們講一下這其中有什麼關鍵所在嗎?

    馬:現在是三級發動機的二次點火,等於說這個發動機工作結束之后,就是要把探測器送到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38萬公裡的器箭分離的軌道,大家可以從圖像當中看得見這個情況。

    田:三級發動機為什麼要進行二次點火呢,它為什麼不是一次點火,它二次點火的意義在什麼地方?

    馬:二次點火,主要是考慮它攜帶的燃料和它推的距離,節省一些燃料。這是低溫的,這一級發動機使用的是液態的氫和液態的氧,液氫液氧的這種發動機。

    田:等於是三級發動機都是使用的低溫燃料。

    馬:綠色的清潔燃料,燒完了就都是水了。

    田:它第一次點火和第二次點火之間,您剛才的意思是它會滑行?

    馬:對,慣性滑行一段時間,可以省去很多的燃料。

    田:是這樣,那現在離分離還有不到大概3分鐘的時間。

    馬:應該差不多。

    田:差不多。

    馬:關機了。

    田:現在咱們這次的關機是?

    馬:發動機就結束了。

    田:結束了,那是它的燃料就耗盡了嗎?

    馬:沒耗盡,但也差不多,因為這個東西要進行計算,就是它到這個速度和這樣的高度的話,所攜帶的燃料要進行精確的控制,帶多了就浪費了,帶少了就不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和預計的是很接近的。

    李:所以進行關機。那我們接下來的一個動作是要做什麼?

    馬:下面緊接著就要進行調姿,它的末修發動機要對它進行一個姿態的調整,一會兒可能從畫面上可以看見,調完之后緊接著要進行的就是這個,過去發射衛星,叫星箭分離,這次咱們發射的是探測器,叫器箭分離,器和箭,你從畫面上可以看到分離的情況。

    田:他們倆在這塊完全要分開?

    馬:分開了,火箭的使命就到此結束。

    田:必須把它送到你剛才提到的軌道上去,然后才可以分離?

    馬:才可以分離,否則的話火箭就沒有完成任務。

    (現場音:器箭分離!)

    田:剛才我們已經聽到了,器箭分離了,現在是火箭……

    馬:火箭現在退出去了。

    田:這是火箭的畫面。

    馬:前面的是叫探測器,剛才紅的這個應該是火箭。

    李:現在所看的攝像頭應該是在哪個地方?

    馬:可能有光線的地方。

    馬:你看,那是探測器,這是在火箭上,探測器剛才噴火。

    田:探測器上面它也是有燃料的,那就是說接下來它在軌道上的運行是依靠它本身攜帶的燃料?

    馬:對。

    李:它自己還要完成什麼樣的技術動作,比如說展開或者怎樣的一些技術動作嗎?

    馬:對,它也要進行姿態調整,比如說像太陽帆板的展開等等,像剛才不停地在噴火,就是它的自控發動機在工作。

    田:現在這個控制是在飛控中心去控制?還是說這個程序已經設定好了?

    馬:這個程序已經設定好。

    田:到時間它自然就會完成這些調整和控制?

    馬:對。

    李:現在我們可以從前方傳回來的信號看到,它突然變成了一個特別耀眼的發光點,這是什麼情況?怎麼突然之間這麼亮?

    馬:這是因為探測器往前飛,它兩個分開以后,攝像頭一直是對著它,這應該是一個光線照到它了。

    田:噢,一個反射,看起來很漂亮。

    李:所以說我覺得,其實今天在現場的每一位應該都是與有榮焉的,我們見証了這樣一個比較具有跨時代歷史性的時刻,同時也圓了我小時候的太空夢。

    田:聽眾朋友,您現在正在收聽的是由子木、田巍為您帶來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今天在我們直播間還有我們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剛才我們說了火箭和探測器分離,那麼現在我們想問馬先生分離了以后對於今天的發射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馬:分離之后,第一今天發射來講,就是標志著火箭的使命應該是非常圓滿地完成,下面就看探測器的表現了。

    李:這時候馬先生很輕鬆地跟我們說要看探測器的表現了。

    田:我們一直介紹您是火箭專家,我知道您還是火箭組裝廠的負責人,那分離之后火箭任務完成了,是不是您現在就鬆一口氣了?

    馬:應該是。

    李:我們先提前祝賀一下馬先生,您完成的那一部分已經非常順利。

    馬:順利。非常關鍵的一步,因為探測器的表現怎麼樣,首先看火箭表演的如何,如果下面火箭表現有問題的話,那后面就一切都不行了。

    田:我們也介紹一下,我們這一次會進行三場直播,今天是第一場,就是發射。發射階段,火箭是一個主角,接下來有探測器的登陸,登陸器是主角,再之后還有月球車,也就是說我們叫巡視器,標准的說法是巡視器的彈出,那時候巡視器就是主角了。我們剛才也提前向馬先生表示祝賀了,非常不容易,這您剛才說了,您和您的團隊親手制作的。其中我們知道,為了這個分離的20分鐘,您肯定您和您的團隊付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您先跟我們說一下,大概用了多長時間?

    馬:這個火箭大概從接到這個任務到出廠的話,應該經歷了兩年半到三年的時間。

    李:整個團隊在這兩年多一直在攻克這個課題?

    田:不斷地去改進、去研究,是嗎?

    馬:對對對。

    田:那真是非常的不容易,這其中肯定經歷了很多困難,在這個時候您回想起來,其中有沒有特別難忘的事情,您跟我們說兩件?

    馬:因為在生產制造過程當中,確確實實說難忘的話也有一些事還是歷歷在目。你比如說剛才提到火箭減重的問題,過去我們一般是通過化學腐蝕或者化學加工以后來完成這些,像三級低溫火箭和壁板的加工,實際上大家看到外面是一個箱子,圓柱狀的東西,實際上這次三級等於是一個箱子。所謂的箱子是一個儲箱,一部分是裝液態的氫,一部分是裝液態的氧,所以這個結構上來講,就像一個易拉罐,但是中間一個弓底,弓形的一個底把它隔開。

    田:中間有個隔斷。

    馬:常規的這種火箭,燃料箱和氧化劑箱是分開的,就像兩個易拉罐,實際上這個火箭,你要是焊完以后,加工完以后往那一放,易拉罐就會癟的,這次為了減重,厚度包括這些加強的地方都進行精確地控制,大概誤差不超過0.1個毫米。

    田:0.1個毫米?

    馬:對,0.1個毫米。這樣的話,我們這些員工,在這些過程中都是精益求精地認真去做,不管從我們的機械加工到我們的焊接,到我們多余物的控制以及還有它的密封性的檢查,你看都是在10的負六次方左右,漏率都不能超過10的負六次方。

    田:子木,咱們能數的過來嗎?10的負六次方?

    馬:所以它應該是控制,在這個期間應該說我們的團隊也好,從我們的設計人員到我們的制造人員、加工人員,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中間也有很多感人或者是令人難忘的一些事情。

    李:我們剛才看到的20多分鐘的發射過程,火箭表現非常完美,把我們的飛行器送上去了,我們在這兒可以憶苦思甜,而且馬先生也給我們追憶了一下。

    田:我覺得不能叫苦,我相信咱們這些航天人在這過程當中其實是享受著這種過程。

    馬:享受著這種過程,的確是這樣的。因為像今天是我們的長征火箭,中國的長征火箭第186次飛行,這個是我們所制造的火箭裡頭,應該是第132次飛行,也是咱們長3B,就是剛才說的長3乙火箭的第25次飛行,“長三甲”系列的火箭到現在為止總共飛了58次,包括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

    田:我們知道長征系列火箭是咱們中國航天事業的一面旗幟。剛才您說的這些發射,這些次數,不單是為咱們中國自己發射,我聽說也承擔了比較多的商業發射任務,為國外的衛星進行發射,您能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嗎?也為咱們的長征火箭做一個小小的廣告。

    馬:實際上這個火箭的可靠性還是非常高的,它的性價比應該也不錯,應該是得到了國際上的同行或者系統內的業內人士大家認可,所以在過去也曾經給尼日利亞、委內瑞拉,包括印尼等等一些國家也都承擔過發射任務,除了發射我們自己的星之外,有的是國外其他的一些客戶提供的星,我們幫他們發射上去,所以這個合作很廣泛,比如說這個火箭,下一步馬上就要承擔一個玻利維亞的衛星發射,在本月要進行。現在隨著大家對火箭的認識和需求的增加,國際上的合作越來越多。長征火箭不光飛到太空,也飛出了國門,飛向了世界,作為一種紐帶和橋梁,為大家一塊兒共享太空或者是和平開發利用太空做出貢獻。

    李:我再問剛才的一個問題。剛才我們看到整個火箭已經圓滿地完成了它的那一部分任務,但我想知道火箭一級二級分離在我們大氣層之內,我們有沒有對它的落點進行預估或者在之前就做了預案?

    馬:火箭在飛行過程當中它的航道和它的安全區域都要進行精確地計算和設計,你像助推一二級到分離的過程中,掉到什麼地方,包括什麼時間掉,這個都是提前做好准備的,所以這個應該是安全的。

    李:一般我們的預測應該是無人區。

    馬:對對對。

    田:像咱們之前的“一號”和“二號”,您還記得它們大概掉在什麼位置?

    馬:以前掉到貴州、雲南那一帶。

    田:之前還沒有出現過殘骸傷人的這種情況?

    馬:沒有。

    田:還是說非常安全的。

    馬:這一次還採取了一個新的技術,就是末級主動段的排放鈍化,這樣的話,三級到最后的時候我們也會進行相關處理,減少太空的相關垃圾。

    田:綠色環保。那我們剛才說了落在哪兒,咱們稍事休息,一會兒回來。

    (節目片花)

    田:聽眾朋友,您現在正在收聽的是由子木和田巍為您帶來的“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的直播特別節目,在我們直播間裡還有我們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我們剛才說了,子木問了,一級二級火箭分離以后會落哪兒。那我們這次探月工程任務的主角是“嫦娥三號”探測器,我們也知道它接下來是按照預定的軌道飛向月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月亮。子木,你看我們生活中經常提到月亮,但是真正要問你月亮有多大、多重、多遠、多亮?你能一下子回答上來嗎?

    李:我兩下子也回答不出來,你能嗎?

    田:我肯定也回答不上來,但是我們接下來就借著“嫦娥三號”發射來一個小小的科普,通過一個聲音短片來了解一下月球的一些基本情況。

    (短片三)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月球基本上是個圓球體,平均直徑約為3476千米,地球直徑是月球直徑的3.6倍。從月球上看地球是一個美麗的飄著白雲的藍色星球。太陽則更大,相當於130萬個地球,6300多萬個月球。如果太陽和月亮這兩個天體與地球的距離相等,那麼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和月亮的相對大小,就像是大西瓜和小芝麻。但由於太陽比月亮離我們要遠得多,所以我們有時候反而會覺得月亮比太陽更大。月球的表面積有3800萬平方千米,大約是中國陸地面積的四倍,還不如我們亞洲的面積大。月球的體積僅為地球的1/49,月球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81。由於質量小,產生的引力就小,月球的表面重力隻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人到了月球上之后就會覺得身輕如燕,力大如牛,感覺妙不可言。在月球上想要打破地球上一些體育項目的世界記錄,那是非常容易的事,在地球上能舉起100千克杠鈴的大力士,在月球上可能就能舉起地球上600千克的物體。月球繞著地球公轉,有時近有時遠,最近時約36萬千米,最遠時約40萬千米,平均距離約為38萬4千4百千米,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走十圈。看到又大又圓的月亮時,幾乎沒有人不贊嘆它那柔和皎潔的光芒,其實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是因為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從天文學角度來說,月球的反照率隻有0.07,換句話說它隻反射了照射到它上面的太陽光的7%,其余93%都被月球表面吸收去了。與太陽亮度相比,月球的平均亮度隻有太陽的1/465000。由於日月地三個天體之間的距離在不斷變化,它相對於太陽的亮度變化范圍從1/630000到1/375000,同時月亮圓缺變化時,它的亮度也有很大的變化,如果以滿月時的亮度作為100,最大時和最小時可以相差幾十倍或者更多。

    (短片結束)

    李:好的。收音機前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您正在收聽到的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由田巍和子木為您帶來的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今天在我們的直播間裡我們還請到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

    田:我們今天的直播您除了可以通過我們的海外分台收聽之外,還可以登陸華語廣播網www.chineseradio.cn,以及國際在線中文網在線收聽我們的節目。

    李:剛才我們聽到了一段小片來介紹月球它到底有多大、多重、多遠、多亮,這以前真沒關注過。

    田:長知識吧。

    李:但是我發現了這裡邊可沒介紹說,為什麼要對月球進行探測,其實這個是我今天最關心的。

    田:我還真就猜到你可能會問這個問題。

    李:你還能猜到什麼?

    田:別急,其實我本身也很關注這個,我相信這也是很多聽眾朋友們想了解的,咱們發射了“一號”、“二號”、“三號”這麼多,之后還有更多,“四號”、“五號”。

    李:干什麼?

    田:對,究竟去月球咱們要干點什麼,接下來咱們再來聽一段有關月球探測價值的聲音短片。

    (短片四)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從誕生之時就萬古不息地陪伴著人類的藍色家園——地球。探索月球探索星空探索未知世界,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美好的願望和不懈的追求,這種求知和探索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動力。聯合國簽署的月球條約規定,月球不屬於任何國家,但允許各國開發利用。月球的魅力在哪裡呢?科學家解釋說,月球保持著原始狀態,對月球的研究有助於了解地球的演化歷史。月面是真空世界,沒有大氣層,在月面建立天文台可以大大提高天文觀測的能力。月面上的真空度很高,它直接承受太陽的輻射,而且沒有全球性偶極磁場,是開展空間物理化學實驗和生命科學實驗的理想場所。同時月球上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可以開發用於在月球上制造人類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物質材料。月球具有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各種獨特資源,月球上特有的礦藏和能源是對地球資源的重要補充和儲備,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根據科學考察探明,月球上已知礦物有一百多種,其中有五種連地球上也沒有。月岩中還含有大量的鋁、鎂、鈣、鈦、硅、鈉、鉻、鉀、錳等等,在月壤中氧的含量佔到4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月壤當中還含有地球上少見的氦3,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源原料,氦3是人類未來可長期適用的清潔、高效、安全和廉價的新型核聚變燃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短片結束)

    田:怎麼樣?月球還是挺吸引咱們的吧?還是很有價值的。

    李:我特別想自己也上去看看。

    田:我們知道,現在“嫦娥三號”還不能說是成功登陸,截至目前,美國和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在月球上成功軟著陸的國家。那麼,如果這次“嫦娥三號”任務成功的話,那中國將成為第三個,我們那個時候才可以真正非常驕傲自豪。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一下國際電台駐俄羅斯記者燕璽,來了解一下俄羅斯的有關情況。燕璽,你好!

    燕:主持人好,聽眾朋友大家好。

    田:想在這先請你介紹一下俄羅斯航天探月近年來有關的情況。

    燕:好的。應該說俄羅斯在月球探測這個領域的進程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在前蘇聯時期,在月球探測領域可以說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果。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前蘇聯總共向月球發射了32個探測器,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不過這32個探測器,最后隻有19次是成功發射,並且取得了預定的成果,蘇聯為此應該說是消耗了大量的金錢和物力,也一度把載人登月提上了議事日程,后來因為缺乏資金,同時又考慮到安全問題,再加上美國已經實現了首次人類登月,所以最后蘇聯放棄了登月計劃。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航天業也應該說受到了重創。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隨著俄羅斯綜合國力的不斷恢復,俄羅斯才開始准備在探月領域重整旗鼓。2007年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就公布了其未來的航天計劃,這個計劃已經制定到2040年,月球探索也成為了俄羅斯太陽系研究計劃的一個首要任務。按照這個計劃,第一個階段將從2015年到2020年,俄羅斯將通過兩個探測器對月球進行探測,其中一個探測器將在月球的南極工作,預計第一階段可能實現五次探測器登月。2020年之后的第二階段,到時會有兩輛月球車在月球表面工作。根據已經公布的規劃,2023年俄羅斯將向月球發射攜帶有返回火箭的探測器,返回火箭將把月球車採集的月球物質帶回到地球。俄羅斯還計劃在2025年之前實現載人登月,2027年到2032年期間將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常駐考察基地,主持人。

    田:燕璽,剛才你介紹了,俄羅斯航天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那麼俄羅斯的航天界以及當地的華人華僑對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以及這次“嫦娥三號”發射有著怎樣的關注?

    燕:實際上每一次中國發射航天器都會吸引在俄羅斯華人的高度關注,大家也都表示中國不斷地成功發射航天器,實際上體現出了我們綜合國力的一個提升,特別是當大家和外國朋友聊起這些事的時候,這些外國朋友都會投來非常贊賞的目光,這也讓旅居俄羅斯的華人感到非常的開心和自豪。俄羅斯作為一個傳統的航天大國,一個航天強國,和中國的航天事業的聯系應該說也是非常緊密的,可以說中國航天的崛起,也有很大部分是得益於俄羅斯的支持和幫助,所以在我平時和不少俄羅斯航天專家和一些專門從事航天報道的記者們聊天的時候,也感覺到,他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還是抱以了贊賞。好幾位俄羅斯航空專家表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得這麼快,而且中國航天器發射的成功率非常高,他們感到非常高興,同時也感到驚訝。特別是他們看到中國的航天事業有這麼多年輕的從業人員的時候,更是可以說感慨萬千,因為現在俄羅斯從事航天技術研究的年輕人實際上是越來越少了,俄羅斯的航天業正面臨著人才斷檔的威脅。俄羅斯專家還跟我開過玩笑,說俄羅斯現在希望把先進的航天技術與中國分享,一方面是由於俄中兩國的合作非常緊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俄羅斯的技術不要失傳了。雖然這只是一個玩笑,但是也反映出了俄羅斯的航天業對於中國航天業的一個肯定,同時也反映出俄羅斯航天業現在的人才危機正在不斷加大的現實,主持人。

    田:好的,謝謝燕璽,再見!

    李:好,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美國。很多人都知道,除了剛才田巍還有燕璽提到的軟著陸以外,美國還是第一個實現人類登月夢的國家,而且近年來美國對月球的探測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接下來我們再來連線一下本台特派美國記者呂曉紅,讓她來給我們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曉紅,你好!能不能幫我們梳理一下美國探索月球的軌跡?

    呂:美國的探月計劃始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1958年8月17號美國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器,但是由於第一級火箭升空爆炸,半途夭折。直到1959年3月先鋒四號才勉強成功,成為美國第一個脫離地球重力的探測器。1961年4月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首次進入外太空,這讓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大受刺激,宣布美國要在之后十年裡實現載人登月,舉世聞名的阿波羅計劃由此誕生。1969年5月,阿波羅10號成功地繞月飛行。同年的7月,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登月,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執行登月計劃的阿波羅11號的檔案近年來已獲得了解密,其中還跟中國有一段淵源。當時后方指揮部跟阿波羅11號上的宇航員調侃說,讓他們關注一位已經在月球上生活了四千多年的名叫嫦娥的中國姑娘以及它身邊總是站在玉桂樹下用兩條后腿立著的玉兔。宇航員的回答是說,好的,我們一定會好好找一找這位兔女郎。

    在這之后,美國又實施了六次在技術方面更為復雜的探月活動,其中1972年12月7號阿波羅17號的發射是唯一一次夜間發射的任務,這次任務的成功為阿波羅計劃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從1961年到1972年期間,美國為阿波羅計劃總共投入了255億美元,參與的總人數超過了30萬。這項計劃讓12名宇航員登上了月球,帶回了大約440公斤重的月岩樣品,還獲得了大量的月球照片,月球表面的科學數據以及環月球軌道實驗數據等等,使得科研人員對月球的認識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為美國日后的月球探測奠定了基礎。2004年1月份,美國總統小布什提出“新太空探索計劃”,其中就包括了重返月球計劃,准備在2020年重返月球並且建立永久性的基地。那麼眼下美國航天局的月球大氣和塵埃環境探測器已經在今年9月份發射升空了,目前已經在繞月飛行,美國方面甚至還擔心說“嫦娥三號”的到來會影響他的這個項目,尤其是相關的數據和結果,主持人。

    田:好的,謝謝曉紅。聽眾朋友,您現在正在收聽的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環球由子木和田巍以及我們今天特別邀請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為您帶來的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現在“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與火箭分離已經過去20多分鐘了,在這期間北京飛控中心承擔著“嫦娥三號”的測控任務,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位於北京飛控中心的記者鐘芳,請她介紹器箭分離后的情況。鐘芳,你好!

    鐘芳:主持人你好。

    田:你好。你來介紹一下現在飛控中心有關的情況好嗎?

    鐘芳:剛才我說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一個神經的中樞,所有的測控數據都是匯集在這裡,所以我們的耳邊就會不斷地響起各個測控點報告上來的信息,“跟蹤正常”、“遙測正常”等等。我們說火箭的表現是非常棒的,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火箭的遙測參數在大屏幕上顯示,各個節點包括助推器的分離、一級關機、一二級分離、拋離整流罩、二級關機、二三級分離、三級一次關機、三級二次點火、三級二次關機,整個實測值和理論值都有顯示,相差是非常少的。大概是在1138秒的時候,器箭實現了分離,在飛控中心的現場,掌聲響起來了,器箭分離說明發射已經非常成功。之后在飛行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參數,包括分離點參數的顯示。剛才“嫦娥三號”探測器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現場的測控說一切任務照常進行,非常非常正常。剛才我們看到“嫦娥三號”探測器的著陸緩沖機構已經展開到位。據我的了解,著陸緩沖機構展開到位,也是“嫦娥三號”發射成功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我現在看到的是它的太陽帆板也已經正常展開,聽眾朋友應該能聽到現場響起的掌聲。這兩個參數的正常到位也就意味著“嫦娥三號”它整個的發射是非常非常成功和正常的,我現在所了解的情況就是這樣的主持人。

    田:好的,非常感謝,謝謝鐘芳。

    李:再見。好了,剛才我們聽到了前方的一些情況,距離我們能知道一個比較准確的結果的時間應該就是幾秒鐘或者是半分鐘左右的時候,剛才聽到了飛控中心掌聲響起來了,是因為我們探測器的太陽翼展開是非常到位的。

    田:對,現在距離剛才分離已經大概過了有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在短片裡聽到,包括馬先生也介紹了,長三乙增強型火箭把“嫦娥三號”探測器直接發射到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之后,探測器將會在軌飛行,大概是5天的時間。

    李:我們來聽聽前方的聲音。

    田:接下來我們聽一下。

    李:這個時候我們在屏息靜氣,在等待著發射結果。

    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振中接下來將要宣布“嫦娥三號”發射的結果。

    李:現在我們前方畫面也給到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控制區域。

    (切入現場)

    張振中: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根據北京中心計算結果,“嫦娥三號”探測器已准確進入預定軌道,現在我宣布“嫦娥三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李:我們聽到現在響起了掌聲。

    田:圓滿成功。

    馬:非常高興。

    田:非常高興,馬先生。

    張振中:在此我代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代表發射場區任務指揮部,向參加這次任務的所有單位和全體參研參試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給予我們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長期關心我國航天事業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嫦娥奔月震寰宇,盛世中華耀九天,讓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牢記使命,不負重托,改革創新,銳意進取,不斷奪取中國航天事業的新輝煌,用航天夢助推中國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田:相信聽眾朋友也聽到了現場的豪言壯語,“嫦娥三號”發射的成功也意味著現在離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奔月夢想又近了一步,而且我覺得這次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咫尺之遙了。

    李:沒錯,剛才聽到現場掌聲的時候,也特別的高興。雖然說咱們沒有像馬先生一樣,參與到了這一次的整個發射的過程當中,尤其是那麼重要的一部分。運載火箭的整個環節都是由馬先生及他們的團隊一起來共同完成的,用自己的血汗還有努力一起來完成的。那今天我們就作為一個旁觀者,或者說我們在直播這一次發射的過程當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每一個參與人員他們的精氣神都非常地到位。

    田:以及他們的奉獻,奉獻的精神。我覺得我們在這也要感謝所有的辛勤奉獻中國的航天人,當然也包括我們直播間裡的馬惠廷先生。馬先生這個時候的心情怎麼樣?跟我們的聽眾朋友分享一下吧?

    馬:現在心情非常激動,因為每一次這個時候,我們都覺得好像完成了一個巨大的任務,心裡的石頭落了地了。大家在日常的工作中確實壓力比較大,但是看到每一次的成功,我們確實喜從心底來,就是原來大家付出的汗水沒有白流。我們希望通過推進嫦娥夢來推動和完成中國夢的建設。

    李:好的,馬先生,最后咱們這樣,給您一句話的時間,您來跟我們說說,對於這次的發射,您的一個總結也好或者說一個寄語也好,好不好?

    馬:火箭前期表現非常棒,后續預祝我們的探測器還有我們的玉兔車順利圓滿成功!

    田:好的,謝謝。

    李:再次感謝馬先生今天蒞臨到我們的現場和我們一起來分享這樣一個激動人心並且非常關鍵的時刻。

    馬:謝謝主持人。

    李:剛才我們在前面的節目中向大家介紹了,“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接下來會先在地月轉移軌道飛行約5天,然后緊接著再進入100公裡的環月圓軌道,飛行大概再經歷4天后,再變軌進入15公裡乘100公裡的橢圓軌道,然后再飛行約4天后,也就是大約在北京時間12月14日的晚上,從高度15公裡的近月點開始動力下降。在這兒跟各位聽眾朋友提前預告一下,我們中文環球屆時也會對“嫦娥三號”探測器的著陸進行直播,希望您到時候不要錯過。

    田:我覺得那個時候將是一個更加激動人心的時刻,到時候您可以除了通過我們的海外落地調頻收聽,還可以登陸華語廣播網www.chineseradio.cn以及國際在線中文網在線收聽我們的直播,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或者意見,也都可以發送電子郵件到china@cri.com.cn或者撥打我們語音留言電話86-10-68892036,我們期待著您的收聽和參與。

    李:好的,聽眾朋友,今天由田巍和子木為您帶來的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直播特別節目到這裡就結束了,再次感謝在直播間裡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火箭專家馬惠廷先生,同時我們也代表今天節目的導播趙洋、技術保障李春亮、監制包濤、徐軍,感謝您的收聽,聽眾朋友,再見!

    田:再會!

    馬:再見!

    (歌曲《飛得更高》至結束)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