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揭曉>>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獲獎名單

長江系列

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西藏電視台李森【3】

2014年10月20日08:5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導播頭】山高谷深、江河密布、千百年來,西藏人民一直渴望跨越江河走出大山,實現與外界的自如交流。橋成為西藏人民跨越夢想的起點,橋成為人們對交通發展鮮明的印跡,橋搭起了人們對黨和政府的信賴,搭起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

【正文】從源頭順流而下,這裡是雅魯藏布江流經的第三個縣,日喀則地區昂仁縣。五六百年前,西藏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唐東吉布深感大山之中的封閉,通過組建藏戲班子進行演出籌款,在昂仁縣的日吾其鄉修建了西藏歷史上第一座鐵索橋,長約80米的這座橋,四根鐵索穿江而過,撐起整個框架,鐵索中的一個個鐵環如大拇指般粗細,歷經幾百年的風吹雨打,依然烏黑發亮。

【字幕】昂仁縣日吾其鄉黨委書記普窮

【漢同】用牛皮船包起來以后,中間再搭上木板,就可以過去了,但是隻能走一個人。

【正文】唐東吉布終其一生,在雅江上共修建鐵索橋13座,其他小橋幾十座,在江河之源的西藏,這些橋隻能是杯水車薪,人們更多的隻能依靠牛皮筏來往於江河的兩岸。

【字幕】自治區社科院民族所所長巴桑旺堆

【漢同】從唐東吉布修鐵索橋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既反映了藏族人民改善交通和開拓交通所作出創作性的努力,同時,反映了西藏人民渴望有一個比較便利的交通來加強內部之間的經濟文化的聯系,更是渴望了解外部世界。

【正文】跨越江河,通向彼岸,為追求這個夢想,從唐東吉布開始,西藏人民做著艱苦卓絕的努力,而它的實現卻是在西藏社會制度發生根本的變遷之后,是在有了一個一心為民謀利益的政府之后,在自治區迎來40周年華誕的時候,雅魯藏布江,其他眾多江河上已經橫跨著一座現代化鋼絲吊橋,鋼架橋,鋼筋混泥土橋,江河兩岸通行自如,過江過河如履平地。

【字幕】自治區交通廳總工程師冉仕平

【漢同】目前,我們全區一共有橋梁183座,全長是4萬7千多延米,47公裡多,其中特大橋4座,大橋80座,其中十五期間,農村公路建設,農牧區橋就達到了90座。這些橋梁的建設,極大促進了橋梁兩岸人民的經濟社會發展。

【正文】橋也使西藏人民圓了一個久遠的青藏鐵路之夢。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修建的青藏鐵路一期工程,終因難以克服凍土技術難題而只是修到了格爾木。2011年開工的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採用的以橋代路的方式越過常年凍土段,使青藏鐵路直通拉薩,即將變成現實。

【記者出鏡 李森】中尼公路曲水至大竹卡段整治改建工程是目前全區正在實施之中的最大的公路項目,在這條全長119.02公裡的道路上,有關部門在整治改建工程中,共興修大小橋梁18座,其中獨立大橋3座,這些橋梁的修建極大地方便了周圍群眾的對外交流。

【正文】中尼公路曲大段在整治改建的過程中對部分路段進行了改卸,新增了一些橋梁,目的就是使原來與公路隔岸相望交通仍然不通的鄉村實現自如地與外界進行交往。如今,中尼公路曲大段橋梁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其中全長360米的努格沙大橋,橋柱在水面以上就達到了38米,是西藏現有橋梁中最高的。橋和路相接,延伸到遠方,農牧民群眾由此獲得了更寬廣的舞台,更自由的天地,日喀則市東嘎鄉藏東村的格桑過去靠筏牛皮船,擺渡謀生。1995年,東嘎大橋的通車,雖然使他失去了擺渡生意的機會,而家裡的生活卻依靠買車跑運輸越過越好。現在全家一年的收入有了近5萬元。

【字幕】日喀則市東嘎鄉藏東村村民格桑

【藏同】大橋通車后,我們家裡買了一輛汽油東風車,靠這輛車跑運輸很快我們修了一幢新房子,把房子修得漂漂亮亮的,現在全家人通過多種經營,把車換成了柴油東風翻斗車。

【正文】當格桑從前劃過的牛皮船已立在牆角,派不上用場的時候,格桑的兒子旦增開著家裡去年買的東風翻斗車剛從崗巴縣做完拉貨生意回來,稍作休整后又要開往新的地方。

【字幕】日喀則市東嘎鄉藏東村村民旦增

【藏同】去年上半年到崗巴縣跑運輸,掙了不少錢,現在馬上又要去日喀則市裡的工地上跑運輸。

【正文】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江河密布,在西藏,橋成為西藏人民跨越夢想的起點,橋成為人們對交通發展鮮明的印跡,橋搭起了人們對黨和政府的信賴,搭起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