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4年12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傳統報業轉型新方向:個性化信息服務

沈咬興

2015年01月04日15:22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在我國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受到了極大沖擊,傳統媒體的受眾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大量流失,報業的讀者資源也逐漸被瓜分,發展前景堪憂。雖然有部分報業集團採取措施進行轉型,以順應當前的全媒體環境,但由於我國傳統報業的特殊性,很多報業集團轉型並不成功。因此,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傳統報業發展的轉型之路,成為當務之急。

數字化:並非傳統報業轉型的終極目標

在以論壇、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不斷涌現的背景下,社會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不僅僅加快信息傳播的速度,還突破了傳統媒介信息傳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實現信息傳播“去中心化”。然而,這對於傳統報業而言,影響十分深遠,從當前整個世界報業的發展格局來看,新媒體對傳統報業生存空間的沖擊已是事實,使得傳統報業不能再單獨以紙質媒介作為信息傳播載體,必須實現信息的數字化傳播。正如美國著名的傳播學專家羅杰·費德勒在《媒介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一書中指出:“傳播媒介的現存形態必須針對新型的媒介做出改變——它們唯一的另一個選擇就是死亡。”因此,全世界的報業都在積極尋求轉型之路,從早期的報網互動到近年來的“付費牆”模式,都是對報業轉型的有益探索。從當前我國報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其並未真正走向死亡,而是陷入了發展緩慢的困境,這意味著報業必須針對新媒體環境做出相應的改變,積極轉型。

在傳統報業發展面臨困境時,我國學術界提出了報紙數字化的發展思路,由此出現了多種報紙形態,比如手機報、電子報等。雖然此舉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報紙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不足,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實現了與受眾的即時互動,但傳統報業仍然沒有走出困境,其讀者群體仍然在不斷流失,還沒從真正意義上轉型成功。從我國近幾年數字出版業的相關數據來看,雖然我國紙質報紙的收入有所下降,但數字報紙收入卻在逐漸上升,這可以說是我國傳統報業轉型的成功之處。從我國數字報紙收入的增長速度來看,其明顯低於其他數字出版行業,而且增長速度有逐年下降的態勢。由此可以斷定,傳統報業的數字化並非其轉型的最終目標,只是其轉型過程中的某一個環節。如果說數字化只是傳統報業轉型的第一步,那麼傳統報業轉型必然還面臨新的抉擇。

個性化信息服務:傳統報業轉型成功的關鍵

我國傳統報業發展仍然在十字路口徘徊,很多報業集團為了進一步實現報業轉型,搶佔更多讀者資源,在完成數字化報紙建設之后,仍然繼續進行發展模式的創新。哈佛大學教授戴維·溫伯格曾經指出:“一直以來,我們都依賴於專家來組織和過濾信息。然而,在新媒體出現后,很多信息都未經過過濾和組織而直接呈現在我們面前。”戴維·溫伯格的觀點實際上反映了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雙重困境,一方面,新媒體使得大量信息的產生與傳播有了新的載體﹔另一方面,新媒體環境下大量信息的產生與傳播,將使得用戶面臨信息選擇困境。這要求報紙在新媒體環境下,不能只是注重信息傳播的數量和速度,還必須注重信息傳播的質量,使傳播的信息符合受眾的信息需求。事實上,很多報紙會出現轉型失敗,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傳統報業放棄了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傳統報業在數字化過程中,忽略了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即沒有考慮傳統報業用戶的信息服務需求。

報業是以生產導向而構建起來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機構,在新媒體沒有大量出現以前,以生產導向為基礎的報業運行相對較為平穩,但在新媒體競爭環境中,只是強調傳統報業的數字化轉型,不改變以生產導向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傳統報業轉型終將難以獲得根本上的成功。我國著名學者周蔚華曾經指出:“我國已進入后現代閱讀時代,其鮮明的特征就是以讀者為中心,尊重讀者的閱讀體驗,積極與讀者展開互動式對話。”因此,生產導向的思維模式直接降低了報業對於用戶需求的關注程度,其不符合后現代新聞閱讀的方式,直接導致報業的閱讀群體下降。報業轉型的關鍵在於改變過去以生產為中心的信息生產模式,而轉變為以用戶的需求作為信息生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

個性化報紙:傳統報業實現個性化信息服務的路徑

作為社會重要信息資源的載體,報紙除了及時向公眾傳播信息之外,還擔負著為受眾的行動提供信息參考的職責,使其能夠做出符合自身利益訴求的決策。正是如此,傳統報業才能在有限的生存空間內發展。世界上每天都會產生數量龐大的新聞,這與報紙有限的版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需要報紙對新聞進行有效的選擇。在消費者的信息需求方式發生改變的前提之下,傳統報業必須將用戶需求置於中心位置,並圍繞用戶需求來構建新聞生產和傳播機制。在眾多傳統報業轉型路徑之中,個性化報紙可謂是滿足用戶信息服務需求的有效路徑。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在其著作《數字化生存》中最早提出個性化報紙的理念和構想,在他看來,在數字化時代,各大報紙將以電腦為媒介和平台,根據每位用戶的興趣和需求,從所有新聞源中自動匹配與用戶需求相關的新聞,並打印出來交付到用戶手上。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的“個性化報紙思想”提出之后,西方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2000年,美國Press Point公司依托先進的核心技術軟件,構建了“Press Point按需報紙系統”,並在當年的悉尼奧運會上進行了有效的嘗試。其具體操作方式是:通過與數家報社合作,將當天的報紙電子版進行匯集,然后印刷發放。但由於當時該系統存在重大技術缺陷,使得該系統所出版的報紙並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2014年,在雅典奧運會舉辦期間,德國Océ公司在全球眾多報紙媒體中精心挑選出13家報紙,依據雅典本地報紙用戶的需求,重新對13家報紙的信息內容進行篩選,並在雅典當地進行統一印刷,以滿足雅典本地游客、媒體工作者以及運動員對於報紙信息的需求。可以說,美國Press Point公司和德國Océ公司的做法是個性化報紙出版的有益嘗試,為后來其他報紙開展個性化報紙出版提供了經驗參考。2009年,德國報紙《Niiu》上推出了個性化信息服務,用戶可以在報紙出刊前一天,登陸《Niiu》的網站,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或主題。《Niiu》會根據用戶需求選擇印刷內容,第二天將印刷的報紙送到用戶手上,每份報紙的售價為2美元左右。此種個性化報紙是當前國外較為典型的做法,瑞士郵政業推出了《My Newspaper》報紙,其做法與德國基本一致,定價在1.9∼2.2美元之間。與普通報紙相比,國外報社所推出的個性化報紙價格相對較高,這可能成為個性化報紙推廣的重要壁壘。

在數字傳播時代,伴隨著信息爆炸式的增長,用戶需求的滿足是以具有高度相關性的新聞或信息相匹配。無論傳統報業如何轉型,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用戶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滿足將是傳統報業所努力的方向。在出版個性化報紙方面,國外的案例給我國傳統報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我國報業可以借鑒這方面的經驗,從用戶對於信息服務的需求出發,設計和發行個性化報紙。一方面,我國傳統報業必須轉變以“報社為中心”的運營方式,打破報紙運營壁壘,對用戶的真實信息服務需求展開調查,構建起完善的個性信息服務機制﹔另一方面,傳統報業應進一步加強軟件程序在用戶信息需求調查中的應用。用戶需求調查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以較強的大數據挖掘技術為基礎。國外創辦個性化報紙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大數據系統的完善,可以及時抓取用戶的需求信息。由此,我國傳統報業應進一步完善大數據技術,使其可以實現用戶信息需求調查與及時出版的有效對接。(作者單位:浙江省公安廳新聞傳媒中心)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