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社領導論壇
人民網>>傳媒>>正文

看黨報評論如何過冬

盧新寧

2015年01月05日15:2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幾天前,人民日報新年第一塊評論版上,頭條標題很醒目:《2014,你將如何存在?》

這個問句,也可以看作評論部對過去一年的盤點:2013,黨報評論曾如何存在?

昨天開大會時,湖北分社顧兆農社長跟我說了一件事,他問我們部門的一位同志在評論部怎麼樣,這個80后的年輕人說了一句話,“一抬頭天就黑了”。

“一抬頭,天就黑了”,這就是評論部的工作狀態。總覺得精力不夠,總覺得時間太短。白班夜班輪班倒,黑天白天連軸轉,部門同志開玩笑:舉頭望明月,低頭寫評論。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寫評論。垂死病中驚坐起,今天還沒寫評論。

確實,一年365個日夜,我們這張年過花甲的報紙,以不斷超越自己的業績贏得了新光榮,評論部也在人民日報新聞方陣的整體進步中,日夜兼程一路狂奔,以235塊評論版面、257篇本報評論員文章、75篇本報評論部文章,以百分之百的工作增量,在輿論場証明著自己的“存在”。

過去這一年,我們曾經這樣存在,在報社編委會的領導下,在報社各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創辦了人民日報歷史上第一塊新聞評論版,新創版面在2013最受讀者喜愛版面中名列第二。

過去這一年,我們曾經這樣存在,以創新勇氣,持續推進評論文風的改變。關注社會熱點,變革話語體系,《改革,回應群眾的強烈期待》、《破除私心,成全公義》等評論為改革鼓呼、發輿論先聲。 

回顧2013年,大事接二連三、任務排山倒海,各種要求與日俱增,評論系列浩浩蕩蕩。這一年,在應對一周五塊評論版的巨大增量之外,我們還要面對要論增加70%、今日談增加98%、本報評論部文章增加100%的壓力﹔要面對突如其來的評論急活,有時甚至深夜兩點趕寫評論。提速了,增量了,求質了,在倍增的工作和負重的急行軍中,我們承受著壓力,經受了考驗,也磨練了隊伍,倒逼出效益,收獲了思考。有兩點感受向大家匯報。

第一個感受是激發評論生產力,才有評論新優勢。2013年,人民日報評論的一個重要亮點,是評論版上路。但這個版能在一年時間獲得廣大讀者的認可,絕非評論部一部之功,是編委會的正確決策激發了報社評論生產力,這才創造了黨報評論的新優勢。

對於評論部而言,評論版就像一個夢想已久卻又提前降生的孩子。在當時人手捉襟見肘、工作“壓力山大”的情況下,讓我們白班夜班再辦出一個評論版,確實超出了我們能力的極限。到今天,還記得2012年12月7日社領導明確要辦評論版時,我們內心的緊張和惶恐﹔還記得我們四處挖牆角找人才要幫助時,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帶給我們的感激和感動。在編委會“人才匯合、欄目聚合”的部署下,幾個部門的精兵強將緊急馳援評論部,“聲音”、“鐘聲”兩個名專欄迅速落戶評論版。此后一年,各部門各分社主動供稿寫稿,楊振武總編輯、米博華副總編親自點題把關,評論版成為人民日報綜合實力的集中展現。

評論版的故事,帶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在信息以秒計算的新聞高壓鍋裡,評論要創造新優勢,最需要的是沖鋒陷陣的人才、開疆拓土的戰士。人才是評論競爭的決勝武器,深藏在各部門各分社之中的評論生產力,是人民日報評論大業取之不盡的富礦。過去我們創辦“人民時評”就深有體會,沒有各部門各分社編輯記者的敏銳思想和銳利筆鋒,不會有“人民時評有銳氣”的贊譽。如果全報社的行家裡手,都能在我們的評論平台精彩亮相,再辦一個評論版也不見得是多嚇人的事兒。從這個意義上看,集全社之力辦評論,是落實“以評論取勝”要求的必然之舉。

第二個感受是增強評論創新力,才有評論競爭力。去年12月底,我到成都參加新華社舉辦的評論培訓班,在最繁忙的年終歲末,七八十位來自新華社各部門各分社的評論骨干集聚一堂,要以評論的主動出擊,鑄就國家通訊社新聞之外的半壁江山。觀點爭鋒的戰場硝煙四起,新華社逐鹿中原的斗志更不可小覷。在傳統媒體哀鴻遍野的寒冬,面對日益激烈的評論競逐,人民日報靠什麼捍衛自己的核心優勢?

答案隻能是創新。這些年來,人民日報評論之所以能夠與時俱進,就在於不斷推陳出新。我們創辦人民時評專欄,開拓新聞評論板塊,主動引導社會熱點﹔我們開辟要論改革試驗田,推出本報評論部文章,打造政論新品牌﹔我們進軍新媒體戰場,為法人微博寫微評,練就與6億網民對話本領﹔我們創辦新聞評論版,整合各方資源,搶佔輿論制高點……在觀點競爭日益慘烈、新興媒體“狼真的來了”的大形勢下,沒有獨樹一幟的創新,怎麼會有黨報評論勇立潮頭的引領?

2013年,是人民日報新聞評論版元年,也是評論部“要論創新年”。這一年,我們在最難出新的板塊上,做了最下功夫的努力。新一年中央領導集體令人耳目一新的作風、文風,倒逼著我們在評論寫作上必須更鮮活、更貼近、更接地氣。我們思考,在評論創新上我們並非沒有基礎,為什麼不能將《人民論壇》專欄的文氣、《人民時評》的銳氣、法人微評的靈氣、評論部文章的大氣、任仲平文章的才氣,有意識地倒灌到本報評論員文章寫作中,改變刻板陳舊的政治話語體系,推動黨報要論從政治宣傳到政治傳播的轉變?

這種改變,自然難度極大、障礙不小,但在過去一年,我們付出了努力,也收到了成效。今年元旦社論《讓今天的改革為明天鋪路》,更是創造了自媒體場域大量轉發的紀錄。黨報社論,在觀點市場的自由競爭中勝出,它告訴我們,鼓起創新勇氣,一切皆有可能。

有人說,國家的尺度就是我們的尺度。另一方面,我們的開拓又何嘗不是國家的開拓?從七八條槍的小微部門,到19人的“發展中國家”,評論部這支平均年齡36歲的隊伍,始終懷抱不變的理想,始終追求黨心民意的激蕩。新的一年,願編委會的指引和各部門的協力,讓黨報評論收獲新的光榮、抵達新的高度。

(本文是作者在2013年年度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