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人民日報》關於留守兒童報道研究

劉蔚然

2015年01月05日14:4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速騰飛,由於城市發展需要,去城市務工的農村勞動力越來越多,導致規模越來越龐大的農村留守兒童出現,近年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對《人民日報》2003年至2012年有關留守兒童的報道作分析,從報道的數量、選用體裁、報道立場等方面考察《人民日報》對留守兒童問題報道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而梳理《人民日報》留守兒童報道的特點,反思其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人民日報﹔內容分析

一、研究背景

“留守兒童”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最初用於形容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出國留學而被留在國內由爺爺奶奶或者親戚朋友代為照顧的兒童。與現階段學界所定義的留守兒童有所區別,屬於城市留守兒童。在留守兒童一詞出現之初並未得到太多關注。1993年到2003年相關的文章僅有6篇[1]。2002年以后國內主流媒體開始關注和報道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先后報道了有關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留守兒童這一社會弱勢群體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到2004年新春開學之際對於農村留守兒童的報道達到了第一次高潮。多家全國性報刊大幅度報道了“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教育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2]。

那麼,對於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大眾媒體是怎麼報道的,是否形成了一種固有的報道模式?媒體又是怎麼樣塑造他們的形象的?又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

本文選擇了《人民日報》主要因為《人民日報》是中國的第一大報,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綜合性日報,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委員會的機關報,是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具有很強的輿論導向作用。既是我黨向人民宣傳中央精神的重要媒體,也是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窗口。作為全國性媒體,《人民日報》在城市和農村都有一定量的受眾群。既不像都市報以城市作為主要發行區,也不像農村類報紙在城市無人問津,因此其留守兒童報道最全面也最具有普遍性。

因此,選擇《人民日報》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通過分析《人民日報》對於留守兒童問題的報道方式,總結出它在留守兒童報道中的表現和展現出來的規律,總結出留守兒童報道的特點,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內容分析法,對《人民日報》關於留守兒童的報道進行分析,力求找到主流媒體對於“留守兒童”問題報道的特點。

數據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共得到299篇樣本。根據研究目的,本文對每個文本按照發表時間、報道體裁、報道主題、報道向度等方面進行統計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發現

如表1所示,留守兒童問題自產生之日起就沒有消失,從2004年開始,有關留守兒童的報道數量不斷增長,其中,2006年和2007年報道數量達到頂峰分別有58篇和59篇,2006年報道數量比前三年加起來還多,隨后報道數量開始下滑,報道數量逐漸趨於穩定。

之所以2006年關於留守兒童的報道出現激增,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2006年全國十屆四次會議上,敬一丹等二十四位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為農村留守兒童建立成長保障制度的提案》。這一提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因此,2006年到2007年間關於留守兒童的報道出現了激增。但到2008年,也許是受到北京奧運會和512汶川地震影響,留守兒童問題的報道數量有了明顯的回落[3]。

通過對所選取的樣本進行分類,如表2所示,《人民日報》對留守兒童的報道以消息為主,共有183篇,佔到報道總量的61.2%,最少的是評論,僅有16篇,佔總比例的5.35%。

同樣的一條新聞,如果選取不同的新聞報道體裁寫出來可能會產生全然不同的傳播效果。報道文體的選取可以顯示出媒體對於相關議題的重視程度。在如今報紙評論盛行的形勢下,《人民日報》近十年來關於留守兒童問題的評論隻有十六篇,顯得非常不足。

四、對《人民日報》留守兒童報道的反思

1.報道的模式化蓋過了事實本身的生動性

通過對《人民日報》2003年至2012年299篇關於留守兒童報道文章的閱讀,研究發現這類報道的敘事帶有模式化的特點。首先,從報道形式上看,採用一個基本模式:(某人/某地)+(動詞)+留守兒童+(謂語/謂賓),比如:

譚海美:讓留守兒童遠離孤獨(2006年3月28號)

溫家寶在陝西看望農村留守兒童(2007年5月29號)

四川實施留守兒童關愛行動(2007年1月6號)

在基本模式的基礎上,主語缺省的模式如下:

給“留守兒童”一個家(2006年2月7號)

讓“留守兒童”告別弱勢心態(2011年8月18號)

撫平留守兒童的“心傷”(2012年6月7號)

僅僅對標題進行統計,在知網中可檢索到提名含有留守兒童的文章35篇,有19篇文章利用了這個模式及其變化模式。標題的模式化使報道無法震撼讀者,因而無法抓住讀者注意力,引起讀者的興趣,影響報道的到達率。

其次,這種模式下的報道幾乎遵循著同樣的邏輯:某人或某機構在某地為留守兒童做了什麼,或者:某地的留守兒童已經有了什麼。二者表達意思基本相同,都是表達真正的主語為留守兒童做了什麼,而非留守兒童本身。

2.留守兒童“主角”的“配角”化

從前文的分析中已經可以得出《人民日報》在留守兒童的報道中,以“留守兒童”為主角的文章很少,明明是留守兒童的報道,但是他們往往卻是報道中的配角,究其原因還是報道的立場問題。本文在對留守兒童報道的立場分析中發現,在報道留守兒童時,報道的立場普遍沒有站到留守兒童的角度去報道新聞,更多的是在“借用”留守兒童來報道其他的群體。以政府、媒體、社會和其他個人的視角為主體的報道比比皆是。大量報道是關於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思考,對留守兒童的政策和為留守兒童呼吁幫助。這些報道的主體是社會各界為留守兒童所作的事情。在《人民日報》關於留守兒童的報道中,我們幾乎聽不到留守兒童自己的聲音。也很少能看到對於留守兒童正面的描述,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頂著“主角”名號的“配角”。面對眾多的真正“主角”,留守兒童隻能退居到自己新聞的邊緣,看著別人在那裡操持自己的新聞[4]。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1)《人民日報》作為黨報,主要目的是傳達黨的精神和思想,它要營造一種全黨、全社會都在為了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不懈努力的社會氛圍。那麼為了達到宣傳目的,報道各類措施和成果就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報道方式。

(2)留守兒童的弱勢地位導致了他們在媒體上的弱勢。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中逐漸產生的一個弱勢群體,他們沒有足夠的生活資源來接觸媒體,也沒有通過媒體來反映情況的意識,所以就不太會被媒體所重視。相反,有關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主體,又恰好是社會的強勢群體,他們都是社會資源的佔有者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其中有些人本身就是公眾人物,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報道他們對留守兒童的所作所為就有了足夠的注意力和吸引力,能夠得到強勢受眾的認可。

(3)媒體工作者自身對留守兒童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從《人民日報》對留守兒童的報道現狀來看,顯然對留守兒童的報道不足。大量的消息充斥在版面,鮮有深度報道和評論。正是因為沒有深入,沒有關於留守兒童的第一手素材,所以隻能跟著政策走。媒體的策略導致了留守兒童報道的現狀,在熱熱鬧鬧的報道背后,並沒有多少是留守兒童自己的心聲。這是一種潛在的歧視和冷漠。留守兒童雖然身處輿論的強勢關注之中,在生活中扮演的卻是真正的弱者。作為中央黨報,報道相關的政策及其產生的效果,報道社會各界的關懷都不為過,但是,做留守兒童的報道,卻不給留守兒童這個主角足夠的篇幅,留守兒童的真實情況和需要就無法通過媒體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媒體的策略性宣傳忽視了人的存在價值,因為給人們一種迎合政策的膚淺和虛假之感。沒有留守兒童的“留守兒童報道”,不僅剝奪了留守兒童的話語權,也是媒體在履行其職能和議程設置上的失誤。其結果完全不利於留守兒童問題的深入解決。

五、結 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到了社會轉型期,階層分化必然導致社會資源會被重新分配,社會中的劣勢或者弱勢群體普遍缺乏社會資源。他們不但缺乏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資源受到社會的忽視,而且由於缺乏信息傳播資源,沒有表達自己聲音、利益的話語權而受到社會忽視。媒體有能力也有義務去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來表達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訴求,從而起到調節社會平衡,解決社會矛盾的作用[5]。

關於留守兒童報道問題,媒體應當將留守兒童放到“主角”的位置,而非一筆帶過的配角,為留守兒童的訴求給予報道,反應留守兒童真實的生活狀況,並為他們尋求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作者系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張敏杰.中國弱勢群體研究[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3.

[2] 王爽.黨報視野中的留守兒童報道-以《人民日報》留守兒童報道為例[J].東南傳播,2009(5).

[3] 王秋香,李傳熹.農村留守兒童研究綜述[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5).

[4] 蔡克平.新聞議程設置偏頗對傳媒公信力的影響[J].傳媒觀察, 2005(2).

[5] 操聖寧.關於報紙媒體對留守兒童模式化報道的探究[J].新聞傳播與研究, 2011(11).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