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新媒體語境下中國公共新聞生產的轉向

——以《民生大接訪》為例

李  攀

2015年01月05日15:1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隨著新媒體的發生與信息傳輸技術的不斷升級,傳統新聞格局被打破。因傳統公共新聞生產策略的日益失效,中國公共新聞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日益支離破碎,並且搖擺於聯播新聞與民生新聞之間,且在具體生產中面臨公信力喪失與日益碎片化的窘境。山西衛視的《民生大接訪》在面對新媒體挑戰時,轉變生產策略,以欄目為媒介搭建社會話語平台,改變傳統對大眾話語“堵”、“泄”的應對策略,代之以“疏”的方式,欄目本身既獲得了收視成功又為構建中國真正意義上公共空間做出了示范。

關鍵詞:民生大接訪﹔新媒體﹔公共新聞﹔話語疏導

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中國社會帶入了新媒體時代,社會生活方式發生著急遽的變化。其中傳統的新聞行業受之影響尤甚,傳統新聞格局被打破。電視、報紙等主流新聞媒體曾經的無限輝煌也在新媒體的不斷沖擊下迅速淡出人們的記憶。傳統新聞媒介生存的合法性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傳統媒介為應對因社會轉型、受眾更迭、技術進步等多重因素帶來的威脅,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定位,並改變以往堅持的新聞生產策略以適應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而其中以電視聯播新聞向民生新聞制作的偏移最為明顯,而中國的公共新聞“是在民生新聞搭建的架構上生存發展起來的,一出世,就與民生新聞相生相伴,無論是理念和邏輯上的內在貫通,還是內容和生產方式上的關聯,都存在著深層的內在關系”[1]。而山西衛視公共頻道首創的全國第一檔直擊信訪現場的紀實類新聞欄目《民生大接訪》也是在繼承了過往民生新聞的某些生產理念,對於普羅大眾所關心的社會問題進行追蹤,在激烈的電視新聞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欄目自開播以來收視率良好,平均峰值在1%左右。《民生大接訪》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成功,自然有著多重原因,其中結合時代語境,改變傳統新聞生產策略,努力建構中國真正的公共空間則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一、傳統新聞的失范

《民生大接訪》以號稱“天下第一難”的信訪問題入手,立足民生,著重剖析民生難題的化解過程,在激烈的新聞競爭中找到新的立足點。事實上這種關注社會熱點的新聞策略與其說是首創,毋寧說是一種新聞共識。然而在處於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新聞媒介的性質發生的巨變,讓這種共識逐漸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被淡忘。當下新聞媒介既要承擔宣傳任務,努力維護與鞏固主流意識形態權威,又要兼顧經濟效益自負盈虧。正是這種兩難選擇,讓中國的公共新聞空間日益狹窄甚至出現兩極分化,公共新聞生產搖擺於聯播新聞與民生新聞兩個極端。

就以上兩種新聞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的公共新聞生產正處於一種“失范”的尷尬境地,以《新聞聯播》為代表的聯播新聞所秉承的“上情下達”的傳播策略,與新媒體時代所催生的人人都是傳播主體,新聞在整體社會結構中不斷流動,傳統新聞角色分配日漸模糊的背景下,其宣傳效率日益捉襟見肘﹔而江蘇衛視《南京零距離》開創的民生新聞的先河則為其后繼者確立了民生新聞以“無限接近”的生產姿態,日益變得瑣碎和無聊,表面上深入了群眾的生活,實際上並未觸及真正的社會問題造成媒介資源的浪費。

《民生大接訪》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在公共新聞的生產實踐中,始終瞄准的是觸及社會深層紋理的重要議題,設置能夠引起社會群體共鳴與反思的新議程。如《煙霧籠罩下的村庄》《誰拆了村裡的小學?》《奶牛去哪兒了》等都從具體事件,進而延伸到了整個社會所共同關注的生態環境、教育、生產等重要議題,無疑其新聞生產更具有示范意義。

新媒體時代給中國公共新聞生產帶來了機遇也同樣提出了挑戰。新媒體時代不僅意味著媒介技術的不斷更新,更快速更有效的新聞到達,還在更為深層的維度上,重構著整個社會群體的新聞消費訴求。隨著傳統單向度的新聞傳播模式被打破,新聞受眾更迫切於借助便利的新媒體終端進行信息發布、事件關注與真相追索。傳統聯播新聞所慣用的“上情下達”生產策略所構建的“河海清宴、國泰民安”遭受了深深的質疑。在某些社會問題上,主流媒體陷入了“塔西佗陷阱”,面臨著公信力日漸喪失的危機。這正是傳統以聯播新聞為代表的主流官方話語以往對“民生”與“民聲”進行圍堵所帶來的后果。而以“無限接近”為理念的民生新聞則在另一個極端上遭遇著挫折。日益瑣碎、凌亂、無關痛痒的“雞毛蒜皮”式的新聞播報,不斷麻木著公眾對於社會重點問題的觀注,解構著傳統新聞所引以為豪的觀眾理性建構。其生產策略是相對於“圍堵”的另一極——“宣泄”。這種公共新聞的生產策略打破了以往整體的社會話語結構,呈現了一個“眾生喧嘩”的話場域。於是多種話語博弈,權力共生的混亂狀態,不斷侵蝕著主流話語與精英話語的生存空間,而大眾話語呈現出一種放任自流的野性姿態。民生新聞生產的示范,是與電視台收視率至上分不開的。即使是民眾所面臨的生活問題也成為了獲取收視率的工具。借用德國思想家西美爾“手段對於目的殖民”來描述成熟文化的危機,以收視率為最終目的的民生新聞也同樣混淆了中國公共新聞生產方向。這樣一種生產策略指導下的民生新聞通過為賦予話語權,而催生了與“理性民主”相悖的“沖動民主”。“表面上看,民主解放了個人,實際上個人卻傾向於放棄遵從自己良心引導的權利,在芸芸眾生中尋找庇護。[2]”

二、重建話語角色

《民生大接訪》在進行公共新聞的生產運作所持有的策略卻與以上兩者有所不同,這也正是其成功的關鍵。《民生大接訪》從信訪問題入手,本身就將自身實現聚焦於關系國計民生的熱點話題。信訪問題一直是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傷痛,也始終能夠引起全體社會的共同關注。欄目在具體進行節目運作時,一方面遵循電視新聞傳播規律,注意新聞的導向性與示范意義,選取以小見大的新聞事件進行精耕細作。另一方面找准自身定位,進行話語整合,疏通事件各方話語,促進問題的解決。這種由“堵”、“泄”到“疏”的新聞生產策略的轉向不僅體現為修辭的差異,更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上展現出其獨特性。

1.改變傳統對話模式,搭建平等話語平台。無論是傳統聯播新聞“上情下達”的傳播方式還是民生新聞“下情上達”的傳播方式,在話語交流,訴求表達的過程中都存在著主動與被動兩方,進而此種交流方式被天然地分配成一種二元對立的話語模式,也同樣存在著以新聞媒介為手段爭奪話語權的行為。正是這種先天存在缺陷的話語模式在深層上影響了公共新聞的傳播效力,也使得中國公共空間隻停留在一種修辭意義上。《民生大接訪》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改變了這一局面,通過將涉事各方聚在一起,平等交流自由表達各自訴求,就首先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前提條件。在《被煙霧籠罩的村庄》一期中,記者未解決村裡空氣污染的問題,將廠房、村民、環境監督部門請到一起共同商討解決對策。既不將村民定位為傳統意義上受人同情的“受害者”,也不將廠房預設為“施害者”,更不將環境監管部門描畫成“不作為”。這種平等對話的方式,有效還原了事實真相,有效改變了被傳統新聞所想象出的各種角色定位,還原了其本來面目。而隻有各方以真實的話語姿態平等對話時,問題才會得到有效解決。

2.改變新聞角色,讓渡新聞主體。在傳統公共新聞實踐中,新聞媒介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主體,處於話語場域的中心位置,擁有著對涉事各方的解釋權,其“把關人”角色被過度放大。尤其是在民生新聞中,經常會見到記者強行採訪而受阻的鏡頭。在收視率至上的新聞邏輯下,破壞性採訪、暗訪式“釣魚採訪”已經潛移默化地成為博取受眾眼球的有效手段,並在有些情況下演化成一種目的。即使存在公共新聞勢力的積極介入,也因夾雜了某些或明或暗的狹隘心態而使新聞效果發生了不為人知的偏移,其實主流話語公信力的喪失,深陷“塔西佗陷阱”的處境也與公共新聞的生產策略有著深層的聯系,畢竟社會群體的大多數是依靠其來構建自身對於各種話語的認知,而非切身體會。《民生大接訪》在這個角度上體現出的高度智慧與角色定位,將自身定位為平台與中介,將注意力集中於問題的本真面目,深度調查不過主觀臆斷,秉承了公共新聞運作的真實客觀的生產原則,從傳統輿論的監督者回歸到社會問題的協調者,而這種對自身角色的准確認識將有利於改善公共空間輿情,構建一個更為合理有效的社會話語結構。

3.摒棄新聞消費,重拾新聞倫理。從《民生大接訪》整體呈現形態來看,其最為重要的新聞啟示與其說是具體的新聞生產方法論,毋寧說是對新聞終極意義的重新獲得。新聞在本質上應該是一種“為生民立命”的救世之學,新聞人也應是滿懷悲憫之情去從事新聞報道工作。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於經濟的過度重視已經成為了新聞人心照不宣的“目的”,對於收視率的刻意追求導致的結果“與其說是規范的民主,倒不如說是金錢的暴政或群氓的狂歡。[3]”誠然,在當前社會語境下,沒有金錢作為支撐的新聞事業隻能是烏托邦式的不切實際的幻想,然而新聞事業的特殊社會價值也同樣注定新聞是應該以維護社會最廣大群體的根本利益為宗旨的。而當前新新聞體制變革出現的新聞生產的失范,構成了西美爾所說的“手段對於目的的殖民[4]”的局面,新聞生產被一種消費主義的邏輯所侵蝕,這是一種后現代式對感官享受的強調,“喪失了終極意義的給出。[5]”而《民生大接訪》則體現出的是一種對新聞倫理秩序的認同與建構。節目致力於解決普通民眾面臨的重大問題,一方面努力促成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打造話語平台,努力恢復話語秩序。這都極大利於梳理混亂的社會秩序,將碎片化的信息與話語重新推向總體化的方向,從這種新聞事件結合新媒體的時代語境來看更具有示范意義。

三、結 語

從《民生大接訪》可以看出的是,在新媒體時代中國公共新聞在生產過程中的策略轉向,這體現為公共新聞以一種更加開放與包容的姿態、一種對社會問題更加深層的介入、一種更富有智慧更合乎規律的新聞手段。它的成功啟示不只是局限於一檔新聞欄目的運作,更體現為在新媒體時代下,中國公共新聞如何准確認識時代需求,擺脫傳統粗放型新聞競爭,立足自身所擁有的優勢進行欄目運作,並進而整合社會話語結構,融合多方權利並進而為打造中國真正的公共空間做出示范。(作者系山東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教師)

 參考文獻:

[1] 許凌雲,闞乃慶.新媒體語境下中國公共新聞的思考與探索——以《民生大接訪》為例[J].現代傳播,2014(8).

[2] (德)卡爾·曼海姆著.艾彥,鄭也夫,馮克利譯.文化社會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3] 時統宇,呂強.收視率導向批判:民主的視角[J].現代傳播,2006(6).

[4] (德)齊奧爾格·西美爾著.費勇等譯.時尚的哲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5]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