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社交媒體在廣告攝影實踐教學中的運用

鄭  丹

2015年01月07日08:3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社交媒體在大學生群體內的廣泛運用為高校教育改革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社交媒體和廣告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能讓傳統課堂以平易近人的面孔融入學生群體,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傳播廣告行業資訊。《廣告攝影與攝像》課程借助社交媒體構建出創新型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實驗流程上、效果評估層面等方面促進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社交媒體﹔廣告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教學

社交媒體正在改變人們交流和表達思想、呈現信息以及判斷內容質量與價值的方式。來自麥肯錫的一份調研報告稱,截至2011年底,中國社交媒體用戶數量已達3億,中國擁有全球最多和最活躍的社交媒體用戶群。在這些群體當中,教育工作者、學生、校友以及普通大眾經常性地使用社交媒體來分享訊息。高校主要通過官方微博增加與大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在高校的教學方面,社交媒體的使用程度遠遠落后於在線教育網站。高校以課堂為主的教學模式仍然佔據主流,傳統授課仍然是學生們最常接觸的獲取知識的渠道。換個思路來說,既然高校教育短時間內難以一舉改變原有的面貌,那麼把高校教育與數字媒體相結合也不失為一種探索。高校並不是教育數字化進程的反對者,如果能用先進的數字技術裝潢課堂,借助社交媒體平台進行教學創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亦大有可為。

廣告攝影與攝像課程相比其他人文類課程有所不同,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廣告專業理論,熟悉設計軟件操作,掌握攝影和攝像等設備的使用,同時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視覺傳達理論表現靈感和創意,表達自身對於事物的觀察和理解,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實踐性,課程創新的探索空間較大。廣告行業本身與社交媒體聯系也較為緊密。結合社交媒體的平台,讓廣告專業課堂變得更為“有趣”,在廣告攝影與攝像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起到良好的輔助與促進作用。

一、社交媒體在廣告學實踐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社交媒體原為Social Media,也有翻譯為“社會化媒體”,學術界對於社交媒體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並沒有達成一致,一般用來指可實現即時、分享、互動、參與的自媒體平台。高校大學生以90后居多,大多數喜歡通過社交媒體關注明星、專家、企業家以及朋友等發布的信息,以關注對象為信息源獲取資訊,通過分享感悟、評論進一步傳遞信息,建立符合個人興趣與需求的信息知識圈。

1.社交媒體的運用促使高校課堂更平易近人,融入學生群體。隨著通訊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自媒體平台的增加,大學生們獲取專業知識的渠道不再是原有的單一渠道。他們不僅僅是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獲取,還可以從專家微博、微信公眾號、網絡論壇以及網絡在線視頻等網絡平台學習。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受時間和地域限制,點對面傳播導致教學反饋不夠全面。但是在社交媒體這樣的網絡平台上就不同了,社交媒體能基於大學生們的專業興趣“隨時”開展話題討論,信息傳遞更具有針對性。

2.借助社交媒體平台可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廣告攝影教學結合社交媒體的信息發布,更容易讓師生之間共享和傳遞課程信息,增加與學生在理論學習層面的互動性。而且因為沒有時間和地點的束縛,課堂教學的延續性可以增加,可以進一步討論教學疑難點。運用社交媒體促進教學的互動效果,能夠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於教學活動的資源。

3.社交媒體的“分享”特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把廣告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結合社交媒體,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社交媒體,與同學和老師第一時間一起分享,這不僅符合社交媒體用戶喜歡分享圖片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通過社交媒體的平台,可以讓學生作品有更好的展示空間,讓學生相互之間形成競爭意識,使學生從被動完成作業到主動參與廣告作品設計中來,從而達到廣告攝影和攝像課程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

4.社交媒體的資訊發布促進學生研究新媒體與廣告之間的聯系。與廣告行業聯系緊密,使用社交媒體有助於結合行業熱點信息。廣告行業自身廣告行業與社交媒體的結合比較密切,廣告行業在運用社交媒體進行營銷方面比起其他行業更為迅猛,廣告活動本身的話題性和娛樂性也容易吸引學生關注。

二、社交媒體在《廣告攝影與攝像》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將社交媒體運用在《廣告攝影與攝像》課程的實踐教學中,並非要顛覆原有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而是將社交媒體作為課程教學的擴展平台,作為一種教學實踐方式融入到教學環節之中,力圖將社交媒體有效地融入教學環節,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社會實踐能力。總的來說從以下五個層面展開:

1.理論教學層面: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的基礎,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不可偏頗。將理論教學內容結合社交媒體平台,操作方式與一些高校所推廣的慕課相似。慕課需要學校提供足夠的財力和人力支持,這對於普通高校而言具有一定操作難度。而在社交媒體上,教師在課前將教學內容和研究背景等資料上傳至社交媒體,學生在課前可以進行課程體驗,對即將講授的知識了然於胸。在課后,教師可進一步上傳課程案例和課件,並強調本課的重難點,讓學生能夠鞏固課程內容,加深印象。在社交媒體上,學生可以實現更大范圍、更長時間的討論、比較,並且可以上傳自己認可的相似案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也可以鼓勵學生提供案例表達不同意見,促進討論式教學的深入進行,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2.實踐教學層面:《廣告攝影與攝像》課程的實踐教學以鍛煉學生的器材操作技能,表達廣告創意和展現藝術審美為主,學生在實踐課上會拍攝大量攝影和攝像作品。結合社交媒體,實踐教學的管理將更為便捷,主要完成四個步驟:(1)實驗課前上傳實驗內容以及實驗演示視頻至社交媒體,學生觀看熟悉內容並知曉應攜帶的設備。(2)學生在實驗室完成實踐作品,通過社交媒體上傳攝影和攝像作品。(3)師生在社交媒體上評估、討論作品。(4)師生對作品共同評分,並對作品進行總結和修改,進行教學反饋。在以往教學活動中,這些作品只是以作業的形式上交,老師進行點評批改,再把其中優秀的作業進行展示和討論。盡管增加了一些實踐教學方式的創新,但是並不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互動效果也不理想。但是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社交媒體,學生成為了“傳播者”,作品會通過學生的個人人際網絡進行傳播,可以讓學生作品有更好的展示空間,老師和學生能以自由討論的方式交流,對提升實踐教學層面的管理有所裨益。

3.效果評估層面:《廣告攝影與攝像》實踐教學以項目式實驗為主,分為個人項目和團隊項目,均由學生獨立完成的,教師隻對有實驗操作進行指導。一般由5∼8人組成一個小組,分別開展個人項目和團隊項目。

在個人項目中,往往圍繞同一主題拍攝。在實踐教學時,以社交媒體為平台,擬定品牌的拍攝主題,讓同一團隊中的學生負責設計一套完整的拍攝方案並實施拍攝。在拍攝完成后,同一小組的學生將自己的拍攝作品上傳至社交網絡,通過闡述核心概念和表達創意選出最佳作品。

團隊項目以多人創作為主,可將團隊的廣告攝影作品或廣告視頻發布於社交網站上。每一小組為團隊作品設計一整套社交媒體投放方案,用以分析當前團隊使用社交媒體進行廣告傳播的現狀,並對所發布的廣告攝影作品和廣告視頻進行跟蹤、分析和回應。教師指導學生的統計結果進行分析,也可進行在線深度訪談。根據調查結果進行總結,並提出團隊對社交媒體的運用方案的建議。

4.社會實踐層面:由於社交媒體的開發與分享功能,我們可以把學生的實驗教學與課外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學生把實際拍攝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將社交媒體看作是一種與社會取得聯系與溝通的平台,參與到一些大學生活動與專業大賽中,鼓勵學生參加學院獎和大廣賽的相應單元,例如學院獎近年中某個參賽單元就增加了類似項目,讓參賽學生把拍攝時間較短的視頻作為參賽內容上交,同時要求參賽者通過自己的社交圈發布。

三、總結與反思

面對這種《廣告攝影與攝像》課程實踐教學模式,學生自然會產生新鮮感,個人和團隊之間也會形成一種競爭壓力,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得到調動。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教學中的項目不宜過多,過多的話學生的精力容易分散,而且積極性會有所下降,最好以3個的綜合性項目為主,再結合演示性實驗項目和驗証性實驗項目。另外,這類競爭項目需要有可操作性,實驗的主題簡潔明晰但是又留有空間,否則學生會因難度過高或者沒有挑戰性影響教學效果。另外,社交媒體納入實踐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受到學生的個體排斥或者競爭帶來的情緒緊張,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引導,隨時鼓勵或者協調學生的情緒。

總而言之,社交媒體引入廣告專業課程教學不僅可以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教師的角色從傳播者變為啟蒙者,還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教學效果。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社交媒體給高校教育帶來的更多是反思,大學教師作為知識傳播者的角色正在進一步“被邊緣化”。高校教育如果視社交媒體為“洪水猛獸”,一味阻撓、抨擊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如何“疏導”學生合理使用社交媒體、提升課堂教學的互動效果更為迫切。教師能夠利用社交媒體進行教學創新,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重視教學,有效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不斷創新高校教育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高校教育不應是數字化進程的反對者,用先進的數字教育技術武裝課堂,讓我們的課堂“錦上添花”,讓學生在課堂內外的學習效率大幅提升才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宗旨。(作者系三亞學院傳媒與文化產業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 美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協會.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4高等教育版)[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2).

[2] 袁朝暉.改善課堂教學[J].高等教育研究,1985(4).

[3] 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其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4]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