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他們為何能獲國家科技獎?

2015年01月13日10: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進中國·精彩故事:他們為何能獲國家科技獎?

  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的頒獎台上,習近平微笑著為已88歲高齡的中國“氫彈之父”於敏頒發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敏背后的故事也隨之浮出水面。此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科學家們背后還有哪些故事,他們緣何能獲此大獎?為此,本報採訪了部分獲獎科學家。

  每個科學家都有一段故事

  他們為什麼能獲得國家科技獎?科學家背后的故事足以回答這個問題。

  隨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揭曉,於敏的故事也一點一滴被發掘出來。他隱姓埋名30年,被解密之時,連他的妻子都驚訝:“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的。”由於精神壓力大和過度勞累,於敏患有嚴重的胃病,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同樣經歷30年磨練的是“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劉中民和他的團隊研制出了制取石油替代品的技術,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此項目歷經了科學家近30年的研究,熬夜通宵成為了他們工作的常態。

  科學家有時不隻要面對技術,季學武還是一位“理財師”。生活中他“精打細算”,將省下的錢投入到科研當中。2000年,他和另一位課題組成員湊齊2萬元,作為項目經費,開始了“汽車電動助力轉向技術”的研制,這一做就是十年。“科研用的一些器具,都是老師自己花錢買的。”學生這樣評價季學武。功夫不負有心人。季學武和他的團隊解決了行業共性技術難題,打破了國外壟斷。

  “如果不加班、不出差,家裡人都會感覺不正常。”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單忠德說,團隊中有剛畢業的學生,也有剛剛結婚或生子的青年骨干,由於后來需要解決生產線現場的諸多問題,隻能老給家人開“空頭支票”,團聚成為一種奢望。

  既“大氣”又接“地氣”

  在中國,每天有144億個電話和短信、240萬筆証券交易、137億千瓦時的電力輸送……這些行為所產生的海量數據,最終都要匯集到主機系統,主機系統可謂一國信息系統的核心命脈。但在“天梭K1高端容錯計算機”研制成功之前,中國卻不得不使用外國設備。正因如此,打破技術壟斷的“高端容錯計算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其項目第一完成人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說,該項目動用460人,歷時45個月,投入7.5億元,進行了100多項技術創新和改造,使中國成為繼美日之后第3個有能力研制32路高端容錯計算機的國家。

  縱觀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既有涉及信息戰略、石油戰略、新能源戰略等“大氣”的項目,也有許多接“地氣”的項目。

  也許在未來某天,困擾拳王阿裡的帕金森病、偷掉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記憶的阿爾茨海默氏症、奪走天才科學家霍金運動能力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都會被“一網打盡”。向這些絕症宣戰的是中國科學院的周琪團隊。他們研究的“哺乳動物多能性干細胞的建立與調控機制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獎二等獎。周琪團隊通過“非胚胎”的第三種方式,首次獲得了完全由誘導性多能干細胞發育而成的健康小鼠及后代,被評價為干細胞研究的裡程碑。“這個技術可以實現未來人類身體組織的修復和再生。”周琪說。

  接“地氣”的獲獎項目還有很多:重型柴油車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技術,為掃除大氣灰霾提供希望﹔“先天性室間隔缺損性心臟病”有了微創治療,使兒童健康的“第一殺手”不再猖獗……

  三大方向成科技獎趨勢

  對這幾年國家科技獎統計分析發現,潛心研究、學術誠信以及激勵青年科技人才,這三大方向成為科技獎評獎趨勢。

  一個很明顯的信號是,今年評獎強化對潛心研究的引導。2013年,首次限定同一年度每人隻能作為一個項目的前三完成人﹔2014年,限定同一年度每個人隻允許作為一個項目的完成人。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表示,這樣能有效避免頻繁報獎和搭車報獎,進一步提高研究質量,引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厚積薄發。

  據統計,2014年獲獎項目中,從立項到結題的平均時間為10.7年,其中自然獎為12.2年、發明獎為10.2年、進步獎為10.4年。研究時間最長的,是自然獎二等獎項目“中國兩棲動物系統學研究”,從1961年7月開始到2010年3月結束,歷時49年。

  陳志敏說,評獎標准如今更加強化對學術誠信的引導。據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對學術造假採取“零容忍”態度,針對佔用他人成果報獎和拼湊報獎的問題,要求報獎人提交知識產權共有人的知情同意証明和不同單位間的人員合作關系証明。

  在此次獎勵改革中不難發現,國家繼續強化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勵導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指出,“要破除論資排輩、頭銜崇拜,敢於讓青年人挑大梁、出頭彩”。

  據了解,從2013年起,國家自然科學獎首次為40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設立專門推薦渠道,不受推薦指標限制。2014年度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7.3歲,獲獎項目中最年輕的第一完成人是35歲的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員工王進。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