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

“閑事主任”和她的志願組

張允強

2015年01月21日09:44  來源:經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閑事主任”和她的志願組

蓋亞琴(右)為互助組成員挑選種子。 劉樹聲攝

她是個女人,卻有著男人的性格,因為願意排憂解難,得了個“閑事主任”的稱號。她是遼寧省開原市北關村首個志願者服務互助組發起人——蓋亞琴。

記者與蓋亞琴相識是從掰腕子開始的。

去年11月一個寒冷的午后,蓋亞琴剛從銀行幫殘疾人徐桂珍取低保錢回來,人未到聲先到:“《經濟日報》的記者要採訪我?我可沒做什麼。”話音未落,人已風風火火地闖進了村部的自願者互助組辦公室。

她50歲出頭,個子不高,臉凍得紅紅的,握過來的手粗壯有力,還有老繭。記者驚訝地說:“您的手真有勁。”她自信地笑著:“男的也不見得比我有勁,不信咱們掰腕子試試?”記者同她比試了3個回合,果然不敵。一片歡笑中,我們相識了。

說起蓋亞琴成立的志願者互助組,得回到上世紀末。

她說,十幾年前家裡窮,就買了12頭豬仔。豬買回來了,可沒有錢買飼料,於是鄰裡間東挪西湊借了5000塊錢。出欄后,每頭掙了260塊錢……漸漸地,豬養得越來越多,家庭條件逐漸好起來,鄰居們遇上難處就上她家來借錢。

為改變周圍村民貧窮的現狀,她帶動幾家人一起養豬。沒錢,她就賒給他們豬崽﹔沒技術,她就為他們提供技術﹔她給豬買藥時也幫他們買上,無償地提供給他們。后來,她帶動的那幾家又開始帶動更多人家養豬,一來二去,富裕起來的人越來越多。再后來,他們自發成立了志願者互助組,擴大了互助范圍。

“這個組裡,大家嘮著嗑兒就把活兒干了,熱鬧、不累,還干得快,可帶勁兒啦!”蓋亞琴滿意地說。

蓋亞琴這種“傳遞”自願互助形式,帶富了一批人,村干部因勢利導,不久北關村就建立了20個志願者互助組,人員800多名。如今互助形式也從以前單項互助,發展到現在的雙向互助、多項互助,使村民得到了更多的幫助和實惠。

2011年,“北關村志願者互助模式”引起開原市委、市政府的重視,開原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擔任組長,21個鄉鎮街的一把手作為成員的農村志願者服務活動領導小組,對農村志願服務互助組的活動進行方向性引導,按照自願結合、互助互利、取長補短原則,組建不同類型的志願者互助組。互助組一般由10戶左右組成,因地制宜,就近就便,自願參加。

眼下,互助服務項目大致分為四大項:生產互助就是互相幫工,解決“種、收、栽、治”過程中缺乏勞力和技術等問題﹔在種植、畜禽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等生產活動中互助,共同增加收入。生活互助包括互助家務,解決家庭急事缺人手的問題﹔組織各種家庭互助活動,解決人手緊缺、婆媳關系、父母贍養、子女教育等家庭問題。文體活動互助則是開展雙學雙比,互相幫助學文化、學技術提高自身素質,爭做新型農民,開展體育健身、文藝演唱等自娛自樂活動。公益互助就是共同幫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積極參加農村志願服務活動,承擔公共衛生保潔、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宣傳等。

“現在俺這閑事主任管的可多了:給留守老人和殘疾人跑腿干活﹔負責聯系收豬,村裡誰家的豬夠個兒了,能賣了,俺就打電話讓收豬的人來拉﹔收玉米的時候俺去地裡登記誰家的玉米長得好,第二年就用他家的那個品種﹔見村裡來了生人,俺就跟上去問問,小偷都不敢上俺們村……有一次俺看到收豬的給村民的價格低,俺跟收豬的說‘給的價太低,不賣’!收豬的說我閑的吧?我心想,這還真對了我這‘閑事主任’的稱呼。”率真的蓋亞琴笑得前仰后合。

開原市委書記於洪波說:“農村的事還得老百姓自己辦。雖然我們也可以組織志願者到農村來幫忙,但那都是一時之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現在把老百姓的積極性、熱情調動起來,村民通過生產、生活、公益、文體志願互助,解決了生產難、生活難、教育子女難和公益事業難等諸多難題。”截至目前,開原市農村互助志願服務活動全面鋪開,已經成立農村互助志願服務組550個,參組農戶6000多戶,惠及人口2萬多人。(經濟日報記者 張允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