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12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新聞網站採編權的“善用”空間

王海濤

2015年01月21日10:30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最近,新聞網站從業者期盼多年的新聞記者証政策終於落地,我們可以從多個層面來審視這一政策。

有“証”可為和有“証”不為

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這三方面不可或缺。新聞網站作為國家網絡輿論的主陣地和新聞輿論的重要來源,必須在互聯網法治建設中有所作為。有了記者証,新聞網站採編權得到了認可和保護,同時也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既要有“証”可為,也要有“証”不為。

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新聞發言人發布的信息來看,此次推出新聞記者証涉及到的關鍵詞是“規范”、“提高”、“清朗”,這一方面說明我國的互聯網管理理念和水平不斷進步,符合依法治網的大趨勢﹔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我國的新聞網站存在不少問題。發放記者証既是給目前嗷嗷待“証”的新聞網站送來了取暖炭,也是給新聞網站存在的亂象“去去火”“抽抽薪”。

長期以來,新聞網站處在網站有資質証書而網站採編人員沒有記者証的尷尬境地,這給新聞網站的日常採編工作帶來了不少困擾,逼得很多新聞網站隻能“曲線採訪”,拿著平面媒體的記者証給網站寫新聞,怎麼看都不像是正規軍。而個別新聞網站也趁著渾水進行有償刪帖或有償不貼,以採訪曝光為要挾實施新聞敲詐,嚴重損害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新聞工作者的形象。現在,給新聞網站採編人員頒証讓他們可以正大光明地去行使採編權,同時也要依法依規正確地使用採編權。

有了合法的新聞採編權利,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新聞網站採編人員要嚴格遵守《新聞記者証管理辦法》,一旦違反該辦法的有關規定,將受到警告、罰款、追究刑事責任等處罰。今后對新聞網站的管理將從相對模糊的地帶進入清晰的法治軌道中,新聞網站在新聞採編方面將有清晰可循的規定,相關主管部門也有了更加明確的管理執法依據,這對新聞網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推動作用。

轉型“提速”和擴張“降擋”

目前,國內的新聞網站多數屬於報業集團旗下的網站,在報業集團轉型發展中承擔著重任。但由於報業集團內部的條塊分割、利益分配等原因,網站和集團旗下其他媒體基本上是平行發展,交集並不多。在當前媒體融合的熱潮下,這種局面不會持續太久,特別是新聞網站的記者有了正規採編權后,將從制度上徹底打破報業集團內部採編用稿的壁壘,不再僅僅是紙媒記者給網站供稿,網站記者也可以給紙媒供稿。

網站記者給紙媒供稿意味著報紙新聞報道的反應速度將大大提高,新聞的操作空間將進一步拓展,將有更多新聞從網站走上報紙。這對於在新媒體沖擊下謀求轉型的紙媒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澎湃新聞網站的創辦証明了公眾對新聞的需求和期待依然熾熱,關鍵是提供什麼樣的新聞給公眾。當然,網站記者與紙媒的深度合作需要集團層面的頂層設計,這涉及人事、考核等諸多因素,但這無疑為報業集團的轉型提供了一個利好。

對於網站本身而言,也意味著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對採編權的監督和管理。很多平面媒體的記者仍然屬於體制內的,而新聞網站一般都是公司化、市場化運作,在用人上有相當大的自主權,網站的人員流動也較平面媒體更為頻繁,這都給管理帶來不少困難。特別是當前新聞網站仍然處在快速擴張期,網站本地化戰略需要大量的本地人員支撐,目前大的新聞網站各地分站是遍地開花,這種快速擴張帶來的管理的真空地帶也會增加。有的新聞網站在招聘人員時,門檻比較低,審核比較鬆,招進來以后管理也相對寬鬆,在這種寬鬆的招人、用人、管人的體制下,新聞網站的採編人員一旦擁有合法的採編權,其“擴權”和“越權”沖動將大大增加。因此,新聞網站的本地化戰略應適時降降擋,將重心轉移到提高採編人員素質上來。

當然,新聞網站也可以此為契機,加快自身的轉型。目前新聞網站的發展普遍遇到了“有新聞無用戶、有流量無產量”的瓶頸,處在新聞立網還是服務立網選擇的十字路口,新聞記者証的頒發也許會讓新聞網站重新思考未來的路。(作者為齊魯晚報記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