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是報紙亟待加強與改進的地方。在新媒體強勢搶佔輿論陣地、讀者接受習慣發生新變化的條件下,報紙要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為社會發展搖旗吶喊,提供辯証思考。
評論是報紙的旗幟和靈魂,評論是思想性新聞,它能體現報紙的立場、水平和品位,是引導社會輿論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在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的今天,報紙評論必須浸透思想性,以深刻的思考、獨到的見解提供閱讀張力,永葆與時俱進的話語魅力,讓讀者“享受”思想的盛宴。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面對今天紛繁復雜的新聞事件和社會現象,誰能在認識問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上有正確主張和獨家觀點,誰就能站穩輿論陣地。報紙評論應主動應對社會熱點、焦點、難點,抓准人們所關心的現實問題和存在的思想困惑,鮮明表達立場觀點,廓清思路、形成共識,積極推動問題的解決。
如果報紙評論隻滿足從表現痛感中尋找快感,隻滿足於提出問題而不提供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認識論、方法論,那麼,報紙評論不過是網絡帖文的印刷版,與那些隻知挑刺的“憤青”沒多大差別。報紙評論的價值,正在於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辯証認識,做社會輿論的壓艙石、導流器、減壓閥,讓主流價值有機會在觀念競爭中勝出,為改革、發展、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寫作新聞評論的時候,要擺正心態,與受眾平等交流,多一些循循善誘、和風細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少一些“必須要”“一定要”。要改進評論語言,把正確的觀點、嚴密的邏輯與生動的表達結合起來,既有獨到深刻的見解,又有通俗易懂的說理,深入淺出、小中見大,使人們喜聞樂見。中南民族大學新聞系教授高衛華曾說:“讓智慧、激揚、鞭辟入裡的新聞評論承載起生命的厚重,放射出思想的光芒,以理性的導引而真正成為社會的良心。”
筆者認為,報紙評論可從兩種類型上尋求突破:
一是短評。短小精悍、一針見血的短評,是評論中的匕首。一方面,短評能緊跟新聞,時效性強、觀點鮮明﹔另一方面,行文上多用短句、節奏明快,文字上凝練精當、簡潔有力,更容易受到受眾的歡迎、喜愛。
二是本土化、調查性評論。題材本土化,緊扣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事件展開評論,觸及社會的痛處和痒處,引發讀者關注。評論員記者化,深入採訪、調研、了解情況,務使評論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增強針對性、思想性、啟迪性和輿論引導力。
如何盡快補齊評論人才的短板?一方面,鼓勵本報優秀採編人員參與到評論寫作中,並有意識地培養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基礎扎實、思維敏銳活躍的好苗子,精心雕琢﹔另一方面,建立評論人才庫,廣納社會有識之士加入評論員隊伍,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的聯系,廣泛爭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等加入評論員隊伍,為他們提供評論平台,提升評論的專業性、權威性。要吸收更多群眾參與到評論中來,通過群眾來信、編讀互動等,反映群眾對新聞事件、社會現象、熱點問題的看法,使評論視角更加多樣、評論內容更接地氣。(丁浩宇為仙桃日報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