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12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轉變輿論調控策略的思考

李昌文

2015年01月21日10:51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主流媒體要發揮社會影響力,需要開拓新渠道,探索新規律,不僅要做好社會輿論的參與者,而且應擔負起社會輿論守望者職責,追求對社會輿論的控制力。

在融媒體時代,一般來說主要有四個輿論場。其一,國內官方媒體輿論場,輿論工具為黨報黨刊,官方電台、電視台、網站等,重點是宣傳黨和政府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法規。其二,國內非官方媒體輿論場,輿論工具為一定機構主管主辦、面向市場的晚報,都市報,文體、時尚類雜志,商業網站等,重點是傳播社會新聞,便於人們獲取日常生活、消閑娛樂性的信息。其三,國內民間輿論場,輿論工具為互聯網、手機等,重點是把街談巷議變成網上信息。其四,境外媒體輿論場,輿論工具為發達國家和地區官方、半官方媒體以及經濟寡頭、跨國公司控制的媒體等,重點在披露新聞信息的同時,傳播西方主流價值觀。

針對這四種形態不同的輿論場,輿論調控部門通常的做法,一是強化主流媒體的宣傳意識,利用主流媒體較強的公信力和覆蓋面加大正面引導的力度,以期獲得正能量的輿論環境和效果。二是加大對非官方媒體的監管力度,採取設置“紅線”的方式進行控制。三是利用技術手段堵塞境外媒體的刻意歪曲。四是監控民間輿論並及時發布官方信息以正視聽。

應該說這些策略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也注意到了“堵”與“疏”的合理結合,在宣傳實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崛起的今天,傳統的輿情控制遇到了巨大的挑戰。網絡不再是單向傳播渠道,這種傳播平台屬性使其一下子聚集了大量的原創內容,這種內容與傳統媒體的內容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網絡傳播不僅編輯整合傳統媒體的內容,而且依靠自身的編輯力量生成原創性內容,同時還整合了網民生成的原創內容,這些內容構成了網絡內容的全部。面對這些海量的信息,輿論調控部門常常感到束手無策。

但是融媒體也給輿情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前提是把傳統主流媒體盡快轉變為具備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綜合媒體,下決心、下力氣整合資源完成轉型。根據不同的媒體屬性,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受眾群。在原有主流媒體覆蓋的基礎上,強化“得手機者得天下,掌數據者掌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思維,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實行新聞生產的精益化和傳播對象的精細化,針對不同用戶接受喜好,大力開發不同側重點的新聞APP,盡快實現新聞信息的免費推送。

這樣的輿論調控新思維一方面能起到主動引領的作用,將主流價值觀更加准確地傳遞給用戶,在重大問題上用正確的言論引導輿論。同時,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受眾群的興趣點,將主流價值隱含在客觀、及時、准確的新聞信息之中,致力於將宣傳工作做到“功夫在詩外”、“潤物細無聲”。

輿論調控新思維還一定要有精確策劃的議程設置。議程設置有兩層含義。一是正面引導,把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宣傳變成受眾喜聞樂見的話題。二是突發負面事件發生時,要針對受眾的“閱讀”習慣,設置其他令其感興趣的議程,轉移受眾注意力,快速消除負面事件的不良影響。

輿論調控新思維的重點還在培養一批網絡意見領袖,媒體的輿論調控,可以變為網友對網友的引導。

在社會化媒體的形態下,活躍著一批網友群體,可以稱為網絡意見領袖。網絡意見領袖們的言論在網友中有相當高的威信,不少網民對官方發布的網絡熱點事件的輿情持有懷疑、抵觸等情緒,但對網絡意見領袖們言論的態度則不同,我們應團結爭取他們,發揮其積極作用﹔同時努力培養自己的網絡意見領袖,充分發揮他們在網友中的影響力。融合后的社會化媒體如果能將來自各行業、帶有“草根性”的網絡意見領袖引入到網絡輿論引導中來,充分發揮他們在網民中的威信和影響力,勢必可讓網絡輿論引導事半功倍。

媒體融合是一個大命題,也是一個新命題,之所以大是因為關系到傳統媒體的生死,之所以新是因為目前國內還沒有現成的理論模式可以簡單地套用。而在融媒體背景下,輿論調控新思維的轉變根本在於領導者思想意識的轉變和提升,這是事在人為的。(作者為山東廣播電視台副台長)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