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與大眾網報網深度融合推出的“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一周年特別策劃”,歷時十幾天,囊括了動漫視頻短片、微紀錄片、新聞漫畫、網絡評論、網友跟評、深度報道、碎片化小故事、網頁版和手機版兩個專題等報道手段,綜合運用網站、手機報、客戶端、微博、微信、微視等多平台傳播,覆蓋2億多網絡受眾,取得很大成功,也開啟了重點新聞網站進行重大主題報道的新境界。這次融媒體的寶貴實踐,帶給我們諸多新思考、新啟示。
一、報網融合,首先是團隊融合
本次融媒體項目,大眾報業集團領導高度重視,親自點題、調度。大眾日報總編室和大眾網編輯部一起開策劃會,報網記者共同採訪,雙方編輯、美編、技術人員通過微信群時時溝通,第二天報網發什麼內容、各自如何呈現都清清楚楚,“一條心、一盤棋”,實現了報網內容相互導引、彼此融合傳播。
啟示:建立定期選題互通、共同策劃機制,通過一個個項目的不斷融合實踐,探索出一條富有大眾特色的融媒體體制創新之路。
二、報網融合,更要統分結合
報網融合,貴在解放思想。本次融媒體實驗,大眾日報統領全局,把握策劃主線,主打重頭稿和重頭評論,雖是政治性很強的重大主題報道,但給予大眾網充分信任。大眾網從一開始提出用動漫短片表現習總書記到山東考察的設想到提出網絡新聞漫畫的思路,一路綠燈,甚至大眾日報同仁主動承擔起腳本大綱的創作,大眾網推出的“跟著習大大看山東”動漫、習總書記視察山東的網絡漫畫新聞,不斷出現在大眾日報重要版面。沒有解放思想的勇氣,不可能做到這一步。統分結合還體現在大眾日報理論評論部對系列評論的統領,大眾日報評論員為6期系列報道逐一配發了評論。這些評論並不都在報上呈現,是專門為網絡專題《答卷》量身定制的。這些評論與大眾網互動評論部用“分選動作”約寫的幾十篇網評相得益彰,牢牢把握了重大主題報道的解釋權。同時,大眾日報的傳幫帶也很好地提升了大眾網年輕採編人員的新聞專業素養。
啟示:建立打通報網的用稿激勵機制,鼓勵報紙記者、評論員為網站進一步提升新聞影響力提供智力支持。
三、報網融合,要強化各自專長打通兩個輿論場
本次融媒體實踐,大眾日報充分發揮了黨報高度、版面厚重、稿件深度等優勢,牢牢佔據了主流輿論場,同時又利用二維碼、專題推介、網文精編、網友互動等編輯手段,引導報紙讀者上網看,延展了版面的更多無紙化空間。大眾網則立足移動互聯網時代網民碎片化閱讀的特點,把一篇篇深度報道拆成了60多個更方便閱讀的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附全文鏈接。同時,為方便手機閱讀,在客戶端、WAP網站分別設計了更適配閱讀的手機版專題。山東手機報推出了7期號外。融媒體報道的報網內容,全部在微博、微信呈現。這樣,基本打通了主流和網絡兩個輿論場。
啟示:報業的新媒體探索是集團一盤子的分工與協作關系,而非“單兵突圍式”的子報網絡化熱潮。報紙讀者和網絡讀者重合度並不高,這就決定了即使單一報紙的網站、微博、微信名氣再大,也很難轉化為報紙的影響力,甚至還會加速讀者的網絡化存在,沖擊報紙的實體盈利能力和紙質影響力。在多媒介生態時代,報業的輿論引導優勢仍很大,盈利平台的再造方向不應該重點選擇盈利模式仍不清晰的微博、微信。各自把握主業不動搖,按產業規律和不同的傳播規律辦事事半功倍。
四、傳統新聞網站面臨新課題
融媒體實驗必須分段實施,先易后難。傳統新聞網站在社交化平台、移動化閱讀的沖擊下,也面臨著轉型重任。這次融媒體報道之所以成功傳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多平台傳播,對商業門戶網站、微博、微信、視頻網站,不求所有權所有,但求影響力所在。
啟示:大眾網從山東新聞第一網、山東網友生活圈,再到向移動互聯新門戶的平滑轉移是大勢所趨。在這個趨勢下,要下決心進行部門重構、流程再造,更加明確地向圖表、微視、動漫等新型傳播方式要影響力,更加重視用戶創造內容的互動性和參與感,向客戶端、手機報等新型自媒體自有平台要傳播力。通過這些新手段、新平台的打造,進一步拓展網站的新型輿論傳播陣地和產業運營新業態。(作者為大眾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