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讓新聞監督與公正司法良性互動

——專訪中央黨校教授卓澤淵

本報記者 徐 雋

2015年01月21日07: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讓新聞監督與公正司法良性互動(對話)——專訪中央黨校教授卓澤淵

  新聞監督與公正司法難舍難分。從大處講,二者都為了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都是法治中國的組成要素。但二者有時又會在具體案件中發生沖突。如何把握二者的關系,實現新聞監督與公正司法的良性互動呢?1月18日,記者在第三屆中國新聞法治建設學術峰會上專訪了中央黨校教授卓澤淵。

  記者:新聞監督應該客觀、真實、平衡,並且有利於司法公正,這是新聞人的職業良知和社會責任的體現。請問如何做到這一點?

  卓澤淵:首先,讓媒體來自律。媒體不是記者的媒體,尤其不是某個記者的媒體,記者寫的稿子代表媒體的立場和聲音。因此,媒體內部要有健全的審稿、簽發程序,這個程序就是自律。此外,媒體出於塑造自身社會形象、社會聲望、社會評價的目的,也應加強自律。

  第二,讓市場來選擇。如果一家媒體老說假話,老做虛假報道,它所發出一個個新聞老被其他媒體修正,那麼它在未來的市場中還有點擊量、收視量、訂閱量嗎?公眾還會相信它嗎?沒有了消費者,媒體將很難在市場上立足。因此,要借助市場的力量,讓新聞的真善美戰勝假惡丑,凝聚新聞正能量。

  第三,讓訴訟來約束。不管媒體是幫原告說話還是幫被告說話,虛假的新聞和不良的新聞,都有受害者。如果有人認為自己受害了,向法院控告,法院就要受理。凡是利用新聞來謀取不當利益,構成侵權的案件,法院都應公正裁判,讓違法的新聞報道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

  記者:新聞監督的聚焦效應和放大效應,難免會對司法造成沖擊。如何對待新聞監督帶來的這種影響呢?

  卓澤淵:司法不能是一棵草,風一吹來兩邊倒。司法應該如山,任憑狂風暴雨,我自巋然不動。但是,沒有法官如山,哪來司法如山?因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要求,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法院應不受干擾,必須排除來自法院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干擾。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何談裁判者的堅定性、自主性、公正性呢?

  新聞監督會干擾公正司法嗎?我認為不會。我沒有看到哪一個新聞監督直接干擾了公正司法。准確地說,所有的干擾,都是新聞透過權力,讓權力作用於司法,才使司法失去了堅定性、自主性、公正性。正是有權力主宰司法的人經不起新聞報道的動搖,而動用權力影響了司法,才對正常司法造成了干擾。

  所以,不要怕新聞監督,隻要有堅定如山的司法,有獨立的、公正的、權威的司法,就能無所畏懼。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