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當代》創刊35周年 鐵凝:閱讀小說讓心靈慢下來

徐 穎

2015年01月22日08:15  來源:新聞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當代》創刊35周年,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致辭 閱讀小說,讓心靈的奔跑慢下來

□賈平凹、劉心武、鐵凝、王蒙(左起)獲“榮譽作家”稱號



  為慶祝《當代》雜志創刊35周年,“為時代 為人民:文學記錄中國——《當代》與中國新時期現實主義文學”主題活動昨天在京舉行,幾代作家濟濟一堂,慶祝這一文壇盛事。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鐵凝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當代》雜志存在的意義,她深情回憶,當年能在《當代》發表作品,能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書,是文學青年們的共同夢想。在談到對當下寫作的看法時,她表示:“為讀者不斷奉獻出積攢希望、頤養深情的好作品,應當是我們寫作者不能懈怠的本分。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寫作者,可能終生需要面對的挑戰。”

近1/3“茅獎”獲獎作品出自《當代》

1979年,《當代》 雜志創刊。在這35年中,《當代》 堅持現實主義精神,為讀者奉獻了寶貴的精神食糧,也為中國的當代文學史樹立了一座又一座值得銘記的豐碑。自創刊以來,《當代》 共出版220期,《當代增刊》20期,《當代長篇小說選刊》66期,總共出刊300多期,發表作品近800部/篇,其中8部獲得茅盾文學獎。也就是說,迄今為止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一出自《當代》。

阿來說,感謝《當代》發現了《塵埃落定》,肯定了《塵埃落定》,因為這部作品是“在當時顯得稍微有點特別的作品”。

王躍文說:“我是從《當代》成長起來的作家,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和《當代》培養的作家,所以我一直對人文社和《當代》心存感激。”

劉心武說:“我的不少重要作品都是在《當代》發表的。《當代》這麼多年,一直為寫實主義的作品提供園地,而且它也促進寫實主義在現代文學潮流不斷更新和發展,確實是很了不起的。”

賈平凹說,35年來,《當代》雜志成就了很多重要的作品和重要的作家,自己在其中感到非常榮幸。

作家趙瑜說:“《當代》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推動了整個中國紀事文學的發端,這個紀實文學的發端我是其中一員。《當代》的人文精神和文學精神一直鼓勵我走到今天。”

鐵凝致辭“人生是一連串的長篇”

和馮驥才、王蒙、劉心武、賈平凹、陳忠實等一起榮獲《當代》“榮譽作家”稱號的鐵凝,也向《當代》表達了敬意。“我要向《當代》雜志的幾代編輯家表達我的敬意,是你們誠朴、端庄、嚴謹、敬業的精神,35年來成就了一本響亮的刊物,實際上也成就著幾代作家。《當代》這個名字我覺得是勇氣,是擔當,是昂揚面對當代中國社會變革和發展的持久的堅守,是文學不回避現實的責任。”

鐵凝說:“《當代》 創刊之初,那時候我是剛剛開始學習寫作,我覺得我們那代的文學青年集體的一個夢想就是能夠在《當代》發表作品,能夠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書。”

鐵凝不僅是《當代》的作者,也是《當代》的忠誠讀者。“這35年來,我就是從《當代》這本雜志上讀到了一大批可以稱之為經典的長篇小說,這使我想起來有一位喜歡短篇小說的著名作家,他曾經說過,他之所以喜歡短篇小說,是因為人生並不是一部長篇,而是一連串的短篇。這句話我同意,但在這裡我想補充一句,人生的確不是一部長篇,但也可能是一連串的長篇,要不為什麼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人們越要去讀長篇小說呢?難道不是為了讓心靈的奔跑慢下來嗎?讓有限的日歷年齡在飽滿、生動的閱讀當中獲得精神年齡的雙倍延長。”

對於寫作者的境界,鐵凝表示:“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叫做‘變美’,就是變得美好。變美是痛苦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如果變美是痛苦所能達到的最高的境界,那麼我想說,為讀者不斷奉獻出積攢希望、頤養深情的好作品,就應當是我們寫作者不能懈怠的本分。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寫作者,可能終生需要面對的挑戰。我願意為此努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