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3》口碑不及前作,但票房走勢所向披靡。
2015年的第4周內地電影市場,觀影人次1500萬,票房5.49億。根據中國電影報數據,《霍比特人:五軍之戰》首周3.08億﹔《重返20歲》7500多萬,累計3.2億﹔《第七子》6000萬,累計1.63億﹔《博物館奇妙夜3》3800多萬,累計超過3億﹔《智取威虎山》2200多萬,累計8.7億。
票房 隻比“變形金剛”矮一頭
由彼得·杰克遜執導的好萊塢系列魔幻大片《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已於1月23日在全國上映。其實這部影片早在2012年7月6日就已基本拍攝完成,周期266天,原計劃的上下兩集變成三部曲。2013年5月,還花了10周時間進行補拍,才有了現在整個系列的最終章。
加上《指環王》三部曲,彼得·杰克遜改編英國作家J.R.R.托爾金的這套中土系列著作歷時長達17年。作為這部史詩幻夢的終結篇,中土世界告別之旅開局以來佳績不斷,首日全國排片佔比41.61%,甩開排名第二的《重返20歲》26.96%,轟下9300萬票房(含首映場470萬),為相對頹靡的一月影市注入一劑強心針。此后排片不斷追加,周日達到43.63%,首周三日累計3.08億,助力《霍比特人3》時隔兩周后再度稱霸北美海外票房榜,目前全球累計8.66億美元。這個首周成績遠遠強於2014年一眾好萊塢大片,僅次於首周6.4億的《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
導演 作品總票房北美第三
“每部電影的拍攝都背負著責任,因為你花的是別人的錢,你一定要負責到底。”契約精神在彼得·杰克遜這位成熟的好萊塢導演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也在票房上得以充分証明。目前,彼得·杰克遜在北美影市產出總票房排名第三,12部影片吸金21.29億美元,排在他前面的分別是27部作品產出41.56億美元的斯皮爾伯格以及11部作品創造21.44億美元的邁克爾·貝。而他的所有作品中,《指環王:國王歸來》當屬冠軍之作,全球票房11.2億美元,其中中國貢獻了1043萬美元。
縱觀彼得·杰克遜的兩個中土系列電影,從口碑來說,《魔戒三部曲》完勝,前兩部在IMDB上評分皆為8.8,第三部更是高達8.9,而《霍比特人》系列前兩部都是8.0,第三部下滑至7.7,系列平均值從8.8降為7.8,相當於《辛德勒的名單》與《時空戀旅人》、《蝙蝠俠:黑暗騎士》與《樂高大電影》之間的品質分值差。
對比 中國難有作品比肩?
“雖然比起《魔戒三部曲》還差得遠,但從節奏和內容來說,《霍比特人3》是該系列中最好的一部”,已經看過這部影片的魔戒迷唐先生表示,“去影院刷第二遍是一定的,因為這相當於跟整個中土傳奇告別。”對於這種粉絲屬性明顯的電影是否會票房后勁不足,保利影院蘋果園店市場經理馮賀楠表示,作為收官之作,影片本身質量不錯,既會有魔戒迷捧場,也會吸引對魔幻題材好奇的觀眾走進影院,應該不會存在票房嚴重跳水現象。至於自上映以來始終超過40%的高排片,他認為會在《堅不可摧》、《奔跑吧!兄弟》等影片30日公映后,降至30%-35%之間,預估最終票房5億-6億。
彼得·杰克遜的中土系列依托於英國作家J.R.R.托爾金的同名小說,中國也有《西游記》、《封神榜》這樣類似的神魔小說,為什麼拍不出相當水平的電影?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主任吳冠平分析其中有兩點困難:一是翻譯,如何把這些著作中孕育的中國文化通過電影翻譯成世界語言,包含價值觀和文化符號兩個方面﹔二是傳播,電影工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西方主導的強勢文化工業,他們不但有非常成熟的技巧和經驗,對文化產品輸出也有一套非常強大的體系做保障,這套體系既是軟實力也是硬實力。對於中國電影何時才能有這樣精湛的視效,他認為要想把這樣玄幻的東西轉化成銀幕中看上去實在但其實不存在的世界,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現在國內成熟的魔幻大片都是找好萊塢特效團隊在做,把別人的技術拿來用並不難,但更重要的是怎麼把這些技術變成具有想象力的藝術產品。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我們的短板,既要通文又要通理還要有藝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