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9時10分,江蘇衛視的王牌節目《最強大腦》迎來一位73歲的老先生吳光仁,他沒有天賦異稟,還在半百之年因為一次中風留下老年痴呆的后遺症,生活不能自理,記憶力嚴重衰退。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為了不放棄最后的人生尊嚴,老人開始自創記憶法訓練自己,對抗生理衰退。他向女兒提出參加《最強大腦》,挑戰項目是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5000位,成功晉級。《最強大腦》的舞台上從來不缺乏炫目的技能,但老人的女兒說,父親執意參加比賽不是為了爭奪名次,他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更多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希望他們看到希望,像自己一樣不要放棄。
73歲的吳光仁老先生由女兒攙扶著走上台,腦梗病愈后,他的肢體動作並未完全恢復如常,但他要挑戰在π小數點后的5000位區間裡的數字,由評委任選起止位數,他正確背出該段的相應數字。巨大的數字幕牆在老人身后緩緩出現,評委孟非驚嘆:“別說背了,就是把這都念一遍得多長時間!”而這場浩大的記憶馬拉鬆的挑戰者是《最強大腦》兩季以來的最高齡選手。
吳光仁年輕時在中專院校海南商業學校學習會計,畢業后在海南商業局從事會計相關工作,工作學習中並未表現出過人天賦以及對數字的敏感度。54歲那年,已經退休在家的老先生突發腦中風,嘴巴歪了,手發抖拿不穩東西,走路不平衡。發病后及時就醫,嘴巴、手、腿等身體機能逐漸恢復,但記憶力衰退嚴重,醫生告訴家人,老先生很有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果如醫生預測,吳光仁漸漸顯現出老年痴呆症的症狀,出門時要挂著住址名牌,小到喝水洒出來,大到出門記不住回家的路,甚至有一次開煤氣忘記關,幸虧女兒回家及時才沒出大事。從那以后,老人才意識到自己給家人帶來了很大麻煩,強烈的自尊心驅使,更是怕從此忘記兒子、女兒,他開始用背誦《道德經》的方法訓練記憶力。知道父親開始背誦《道德經》,有次女兒開玩笑隨意說了一個章節,沒想到老人竟脫口朗朗背誦。家人震驚,時常夸獎老人,老人在家人的贊許中重獲自信,為了進一步証明自己,老人陸續又背誦了一系列國學經典,如《孫子兵法》、《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大學》。
背誦完國學經典后,老人開始挑戰圓周率,他運用了一種適合自己的獨特的記憶方式,這時,家人發現,他的記憶力已經好到能記得小時候的村子裡每家每戶住的是誰叫什麼名字。以此為基礎,運用了老家村名,地址以及所背誦的國學經典中的人名和身邊的日常設施,老人把圓周率的前5000位,4位一一對應,寫了厚厚一本手稿,開始背誦。他用一個名字記四個數字,用許多人的名字,先用了他認識的村裡人的名字,再用同學朋友的名字。先記住所有名字的順序,然后用名字按順序跟圓周率每四位數字連在一起編成故事,編故事時先把數字轉成諧音。比如2026對應的是山豬,山豬是他童年一個伙伴的外號。女兒介紹說:“我父親和山豬小時候沒事就在一起溜達玩,那時候沒有什麼玩具,就丟石頭比賽來玩。兩個人溜達就是26,兩個人丟石頭就是20,所以想到山豬就能記住2026。”
在舞台上,老人背誦的速度很慢,還一度失敗,評委們給了他第二次機會,因為他頑強記憶的神態讓評委們瞠目結舌,觀眾們自發起立鼓掌。冷靜的科學判官Dr.魏客觀地說,“他自創的記憶法並不科學,如果有人指導,可以快速、省力很多。但正如高曉鬆所言,老先生的記憶方法是他70多年的人生經歷,他在背圓周率的同時,腦子裡回放的是自己一生的片段回憶。”用5000位數字記錄了自己的一生,戳中了現場所有人的內心。一向愛唇槍舌劍、意見不合的評審們也因為“老年π”吳光仁難得的意見一致,孟非說:“我不希望他晉級,不忍心看他再如此辛苦費力的參加下一個階段的競賽,他已經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照亮了別人的人生。”高曉鬆感慨:“沒有人生,就沒有今天的這個奇跡。”最后,鐵面判官Dr.魏提出“不打分!直接晉級。”甚至還一度哽咽,稱贊老人上演生命“逆生長”的奇跡:“《最強大腦》鼓勵強者,您就是強者!老年人需要您這樣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