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湖南衛視版《武媚娘傳奇》終於播出了大結局,演到80集時表示“人生才剛剛開始”的武媚娘,在后來的短短16集中歷經種種高密度的算計和被算計之后,終於在字幕中結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從播出前到如今播完一輪,該劇一直處在風口浪尖,先是手持線裝書的宣傳海報,被人抓包“唐朝那會兒根本沒有線裝書”,繼而被人吐槽諸如“你安心地走吧,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之類台詞現代感滿滿,當然,被人探討最多的還是劇情,其中又以三種觀點居多:一是拖沓,二是與歷史不符,三是模仿《甄嬛傳》。
雖然這部劇一共挂了8個編劇的名字,不過,作為總編劇,潘朴應該具有一定的發言權。昨天,記者電話採訪了這位36歲的編劇。
對於網上流傳的各種爭議,和許多觀眾的不滿足感,潘朴說自己早有准備:“其實是因為,這些觀眾沒有在劇中看到他們所希望看到的內容而已。”
Q:唐太宗和武則天,真的會有愛情嗎?
A:武則天不可能只是“路人甲”
首先這是一個傳奇劇。即使是歷史正劇都有很多演義的成分,何況是傳奇劇?
編劇在寫戲的時候都要找到一個突破口,而我的切口就是從情感角度講述女皇的一生。
此前,各個版本的武則天,例如馮寶寶、潘迎紫、劉曉慶,還有《大明宮詞》裡的歸亞蕾,都給了我一個關於武則天的輪廓,但劇情的大致框架我還是會參考歷史。
當然,其實從李世民開始,帝王家修改歷史很常見。許多《舊唐書》裡關於武媚娘沒有的記載,后來到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裡居然寫得活靈活現,讓人覺得司馬光是在黑武媚娘。
史料看得越多,心裡的疑惑就會越大:武媚娘在李世民身邊足有12年,記載居然寥寥無幾。
武媚娘14歲入宮的時候,李世民40歲左右,這恰恰是一個男人最有魅力的時候。一個女人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跟她愛上的第一個男人有很大的關系。所以這個“愛”就成了我的突破口。
很多人會說,歷史上在與李世民相伴的12年裡,武媚娘始終是個才人。但你想想,李世民給武媚娘賜名,讓她在御書房當秘書,甚至在李世民死前她都伺候在一旁,這顯然和其他“路人甲”才人是不同的。況且還有“女主武氏”的風波,武媚娘能活下來,可以說是李世民一直在全力保護她了,怎麼可能再加封她?
Q:為什麼側重於武氏稱帝前的情感生活?
A:“她是怎麼成為女皇的”更重要
我的初衷就是從情感角度來講述女皇的一生。所以我所寫的內容,大致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入宮到入感業寺,第二階段是從感業寺出來到成為皇后,第三階段就是從皇后到成為皇帝。
我知道,很多人特別希望看到武則天登基之后如何大殺四方。對於這部分觀眾,《武媚娘傳奇》顯然沒有滿足他們的期待。因為我所寫的武媚娘,基本上到登基為止就結束了。
在我看來,“她是怎麼成為女皇”的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登基之后的她,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人格。無論使用怎麼厲害的手段,都是她的性格使然。
Q:武媚娘和李治的感情為何草草帶過?
A:這可能是湖南衛視剪輯的關系
這部戲原先是45分鐘一集,總共82集。不過湖南衛視把兩集剪成了三集播,所以從觀眾的角度來說,會跟原來的劇本不一樣,也會有一些不合邏輯的地方。
有很多人說我偏愛李世民。當然,說老實話,我確實更喜歡李世民。但在刻畫角色的時候,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治,我都花了很大的心力。
這個版本的李治,和以往各個版本的李治相比,起碼已經不懦弱了。他不是不作為,也不是陰險的,他也有他作為杰出政治家的一面。而且武則天之所以能登基,是因為李治的寬容和成全。
劇中李治有句台詞,“我不想做皇帝,我做皇帝起初是為了保護你,后來是為了得到你。”
對於武則天來說,這兩個男人是她人生的不同階段,而他們愛她的不同方式,其實都是她最后成為女皇的原因。
Q:為什麼后宮爭斗戲看起來像《甄嬛傳》?
A:“甄嬛”是參考歷史上的武則天虛構的
說實話宮斗真不是我的菜,我喜歡的是《權力的游戲》、《國土安全》、《大宅門》、《潛伏》。
甄嬛是個架空的人物,但很多方面其實參考了歷史上的武則天的。大家在武媚娘裡看到的宮斗,其實是建立在人物設定的基礎之上的。
我們習慣上說的宮斗,多數是后宮女性為了爭得皇帝的寵愛的斗爭。但武媚娘中的宮斗都是和前朝政治斗爭連在一起的,看到后面大家會發現裡面牽扯的是世家門閥對於皇權的威脅。
當然,女人在后宮,爭斗的方式也就隻有上龍床,奔后位之類,此外,也確實沒有別的什麼手段,也不能隨隨便便殺人全家吧?
Q:如何看待網上對《武》劇的評價和爭議?
A:其實,戲劇是戲劇,歷史是歷史
有時候我也會上上天涯,翻翻貼吧。看到觀眾對這些人物的評價,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稍微有點遺憾的就是,大家現在探討的點往往不是“這場戲好不好”,或者“人物塑造上有沒有什麼問題”,很多人翻來覆去就是在說歷史上有沒有這回事。
其實,戲劇是戲劇,歷史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