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的新客人
午后三點,陽光正暖。看見有游客模樣的人走進自家院子,李德昌忙起身,將茶葉洒進杯,拎來暖壺倒上熱水。
這是李德昌這天招呼的第三批慕名來訪的游客。對老李來說,這些天發生的一切都印象深刻,卻又不像是真的——1月20日,在雲南考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走進他家,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談生產、問生計。媒體報道后,追尋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善良淳朴的老李敞開大門,在院子正中保留了茶桌和木椅,供客人們休息。有一個四世同堂大家庭的老李話不多,更多的時候,都是老伴在招呼大家“喝茶,喝茶,吃玉米粑粑”。
這是白族民居中典型的“三坊一照壁”——院子三邊都是二層小樓,主房坐西朝東,正對著一面畫有白族特色“大墨畫”的照壁。院子裡種著小樹和青菜,照壁下是假山和池塘,幾條魚時不時冒出吐泡。
這種古朴舒適的庭院被總書記贊為“記得住鄉愁”,在古生村並不少見。
客人們坐著,真心誠意地稱贊大理氣候舒適,整個村庄環境優美,洱海在陽光的映照下,旖旎多情。在洱海畔生活了一輩子的老李知道,此番美景幾乎是洱海與古生村的“新生”,是這些年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洱海的新風情
古生村背靠蒼山,面朝洱海,由南至北蜿蜒二裡許,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由於家家戶戶垃圾、廢水的隨意排放,導致洱海水質變差。水體的富營養化導致藍藻曾兩次暴發。“那時候,沿岸都是綠油油一片,能聞到濃烈的腥臭味。”村支書何橋坤回想起來,那番景象依然歷歷在目。在下了很大力氣治理好藍藻之后,大伙兒的想法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自己就住在洱海邊,水不好了,首先影響到的當然是自己。”在意識到家裡的4頭奶牛和8頭豬的排泄物可能給洱海帶來污染后,老李做了一個決定:不養豬和奶牛了。在村干部用黑板報、廣播等方式的宣傳下,與老李一樣選擇做“犧牲”的村民越來越多。在村子裡沿洱海一帶的村民家裡雖然還能看見曾經的豬圈,但幾乎都有了別的用途。老李現在做著輪胎、砂石生意,小日子也算紅火。
為了進一步保証洱海的水質,在2009年洱海流域“百村整治”工程啟動后,一個覆蓋全村家家戶戶的污水管網緊鑼密鼓地規劃建設起來。大理市環保局局長李文偉介紹,依托當年環保部下發的關於在雲南省大理市開展的“中日合作小城鎮分散性污水處理示范項目”,在古生村旁邊的向陽溪村建了一座污水處理系統,由大理市負責管網設計配套及地勘工作,日本方面負責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工程歷時半年,服務范圍涵蓋古生村及向陽溪村共1094戶、3691人。“此外,針對部分分散型居住的村民,我們選擇建設小型庭院式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一共安裝了42座,服務78戶村民。”李文偉說。
一開始,村民們有著“前怕茅廁后怕井”的思想,雖然污水井只是淺挖地表,與真正的深水井非常不同,但是都叫“井”,還有些村民認為污水井就相當於廁所,這些誤解讓他們產生了抵觸情緒。為此,村干部們耐心講解、曉之以理,下了很大的功夫,終於做通了思想工作。現在,村民們家裡的污水從附近的排污支管道、村裡的主管道,到污水處理廠出來、進入濕地,最后才真正排入洱海。通過對污水的及時收集、層層處理,洱海目前已經恢復到了常年Ⅲ類水質,2014年有7個月達到了Ⅱ類水質。
原本的古生村就這樣獲得了“新生”,留下了村民濃郁的鄉愁。
記者採訪時,正是大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即便如此,午后的氣溫仍然接近20攝氏度。對來到老李家的客人特別是北方的朋友來說,這個時節大概找不到比在院門前的棧道上吹著舒爽干淨的風,一邊觀“海景”一邊“烤太陽”更享受的事情了。
古生村的新面貌
在距離老李家不到50米的地方,有鮮艷醒目的垃圾箱,這樣固定擺放的垃圾箱在古生村許多地方都能看見。
垃圾處理,向來是農村的難題。對此,古生村沒少下功夫。從2014年開始,村裡的人還想出了“流動式”垃圾收集法,每隔一天的早上八點,村民在家就能聽到遠處傳來的音樂,這便是給大伙兒的預告——垃圾車要來了。家家戶戶拎著垃圾出門等車來,逐漸成了一個習慣。洱海管理局趙育峰介紹,與古生村一樣,洱海沿岸村落都分別配備了垃圾收集員、河道保潔員、灘地管理員,大家分工合作,共同維護村容整潔。
說到古生村村容干淨整潔,洱海環境保護中心楊所長深有感觸。他說,自己哪怕是吃完飯散步走到洱海邊,都會不由自主地去看今天的水清不清澈、水面有沒有垃圾。平時在村子裡也都是“低著頭”,眼裡容不得一點兒不干淨的地方。“你們說,”楊所長笑著反問,“我這樣也算一種‘職業病’嗎?”
如今,保持環境潔淨已經成了全村人的意識。在將自己在海邊的房子以百萬元的價格租給一個外地人開客棧以后,本可以享清福的村民趙光明,卻仍然是一個普通的灘地管理員,整天來來回回在灘地上巡邏和清潔,拿到的工資是每個月720元。“這些工作總要有人做呀。沒關系,我勤快,也沒有別的事情。”對於村民調侃的“百萬富翁”的身份,他露出了自豪而朴實的笑,“錢留給孩子,我沒啥用處。”
大家看著自己生活的地方越來越美,以往雜亂無章的民居在整治中也統一成了老李家的白族風格,遠遠望去,一色的青瓦白牆,與秀美的自然風光相互映襯,渾然天成。橫貫南北的“村村通”路平坦寬敞,一棵幾百年的大青樹、一座歷史悠久的本主廟和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戲台,大大方方地托起了這裡的漫長歲月。
對於日漸增多的陌生游客光臨的新生活,老李無意於聽從一些人善意的建議:將自家這塊“風水寶地”改造成商業用途的“客棧”。現在的他,生活別無他求,日子也漸漸慢了下來。他願意就這樣敞開自家大門,供人們歇息、喝茶,讓更多的客人感受蒼山下、洱海邊特有的自在和愜意,讓他們從古生村一點一滴的變化中,感悟人與自然的融洽與和諧。(本報記者 劉夢 任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