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 第三代坦克研制期間,祝榆生在工作。圖② 祝榆生80歲生日照。圖③ 第三代坦克列陣沙場。圖④ 祝榆生參加科技大會。 資料照片
“這裡展出的是目前我軍正在使用的比較新型的坦克裝備,都是在第三代坦克的基礎上逐步改進和完善的。”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兵器展廳,講解員為記者一行揭開了第三代坦克的神秘面紗。透過這層面紗,我們仿佛看到一位獨臂老人微笑著向我們走來。
他是祝榆生,我國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總設計師。沒有更多引人注目的光環,卻在66歲離休那年又一次選擇了奮斗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他用獨臂帶領團隊托舉起中國戰車在世界舞台馳騁的炙熱夢想,他用一生的辛勤耕耘兌現了一名老兵忠誠於黨的錚錚誓言。
全部心血澆灌一個偉大的事業
上世紀80年代,國防科技領域正在醞釀四件大事:航空、航天、艦船、坦克。為讓祖國不再以弱者的姿態與世界對話,一代科研人在祖國的四面八方悄然打響了一場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國防科研攻堅戰。中國兵器工業受領的任務就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主戰坦克。
一代坦克的性能決定了一個兵種的戰斗力。作為一個擁有漫長陸地邊境的大國,主戰坦克與我國國防安全緊密相關。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的59、69式坦克都只是仿制國外,沒有自主知識產權,這讓我們的戰車在很多技術和性能上受制於人。研制出我們自己的作戰坦克,成為一代兵工人的夢想。
這是一次力量懸殊的較量:我國的第二代坦克還沒定型,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第三代坦克已經裝備部隊,整整領先我國兩代。已經離休的祝榆生此時受命,擔任我國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總設計師。66歲,原本應該放慢的腳步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坦克夢,他要與時間賽跑。
今天,當我們觸摸著第三代坦克堅不可摧的裝甲,仿佛可以感受到祝榆生和科研人夢想的溫度。多少次,他和助手們在辦公室、設計室、資料室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多少次,他用獨臂夾著幾十斤重的資料包奔波於各個坦克試驗場地。72歲那年,他在包頭試驗場一個跟頭摔斷了三根肋骨,躺在病床上,他想的依然是還在試驗場奮斗的同事。一架真正的戰車隻有經過高溫、高寒、高海拔的歷練,才能釋放出最佳性能,假如他還年輕,他多想親自用腳步丈量每一個試驗場啊!
下了病床,祝榆生立刻就把醫生對他的叮囑拋到了九霄雲外,唯一記住的隻有中央首長那句殷切的囑托:希望第三代坦克定型以后能夠和世界先進坦克相抗衡。他總是語重心長地對科研院所的同行們說:“國防安全人命關天,軍方的要求,能滿足的盡量都要滿足。”設計院所和工廠裡有限的幾台計算機見証著他的執著,國內屈指可數的數控機床和數控加工中心晝夜不停地追趕著他的目標。
也有一些時候,祝榆生的決策會遇到阻力。經歷過戰火洗禮的祝榆生卻認為,戰場上誰搶佔了火力制高點,誰就能在戰爭中贏得主動。從實戰的角度出發,他力排眾議選擇了125炮作為99式坦克的主炮。靶場試驗時,我們自己設計的125主炮在性能上顯示出絕對優勢,令曾經質疑祝榆生決策的人心悅誠服。
他提出的“高綜合、系統取勝”的研制理念,通過高綜合、優化匹配系統性能等手段,解決了我國在材料、工藝、元器件、試驗測試手段等均落后於發達國家的難題,走出了一條體現中國特色、符合實戰需求的研制道路。在新一代戰車上,新設計部件佔89.85%,在火力、火控、傳動、防護、光電對抗系統等方面都首次嘗試了自主研發,是一代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戰車。
第三代坦克的研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和國家發明一、二等獎3項、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5項和多項國家專利及科工委裝備研制金獎。該項目培養了一批專業配套、系統領軍、“老中青”相結合的技術骨干,他們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兵器工業首席專家以及科技帶頭人。
2009年7月,在中俄“和平使命”聯合軍演中,中國最先進的第三代主戰坦克——99式坦克的改進型駛出國門,列陣沙場,為世界所矚目。它憑借出色的表現,証實了之前外軍對其卓越性能的種種猜測,成為我國陸軍裝備的王牌。
一生奉獻兌現自己最初的誓言
1937年,19歲的祝榆生還是重慶市一所銀行的普通職員,當日軍的轟炸機在城市的上方發出尖利的嚎叫,投下一枚枚惡魔般的炸彈,這個年輕人再也不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了。抗日救國的強烈願望使他作出了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考入黃埔軍校。
還沒入學,學校就因無法抵御日軍的狂轟濫炸轉移到武漢,迫在眉睫的戰爭讓祝榆生和他的同伴們心急如焚,有些學員選擇了最迅速、最直接的方式——參軍抗日,祝榆生卻從那時起在心底埋下了一顆紅色的種子。
紅色的種子一旦被播種就會迅速生根發芽。1938年,他隻身前往陝北革命根據地。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這個年輕人投身革命的腳步,一路上,他盡情描繪著解放區那片晴朗的天、那輪火紅的太陽。春天,他如願來到延安抗大學習軍事,秋天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救國的道路是殊途同歸的,當年先行一步參軍抗日的同學們沒有想到,祝榆生后來成為八路軍115師司令部的一名作戰參謀。羅榮桓將軍是那麼親切,又是那麼嚴厲,八路軍每到一處,將軍就會讓祝榆生准備好地圖,並匯報前方戰況。戰火的無情和戰場的緊迫,讓“常感危機四伏”的憂患意識影響了祝榆生的一生。
1943年,山東抗日反掃蕩斗爭開展得如火如荼,祝榆生調轉至山東濱海軍區司令部,為敵后抗日發展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與民兵一起試驗各種土地雷,為了對付日軍堅固的炮樓,他還別出心裁地發明了“坑道爆破法”。這些經驗做法都可以在后來的電影《地雷戰》、《地道戰》中找到例証。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祝榆生根據戰斗需要,創造和改進了20余種武器和戰斗器材。這些技術的改進,使我們手中的武器在戰斗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第一次在戰場上見到日軍的坦克,雖然很單薄、很脆弱,但是卻足以震撼祝榆生的心。“我們的祖國什麼時候才能擁有一批具有強大戰斗力的武器?”祝榆生心急如焚。從此,他抱定信念:要為祖國的兵器事業奉獻一生。
每次繳獲敵人的武器,哪怕是一架歪把子機槍,他也要一個零部件一個零部件地琢磨,拆卸、安裝、再拆卸、再安裝……反反復復,晚上躺下來,一閉眼,那些零部件就會一個一個鑽出來與他做伴。
1948年1月,在一次組織迫擊炮敵前試射時,為了弄明白試射失敗的原因,30歲的祝榆生失去了右臂。沒有過多的悲傷,人們看到的反而是他用剩下的一隻手拼命去做更多的試驗,仿佛只是一位得力的助手暫時離開了自己。
1959年,軍事工程學院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學生。41歲的祝榆生以一名軍級干部的身份來到這所夢寐以求的大學,不為鍍金、不為升官,只是為不變的初心:學習武器裝備知識,更好地為祖國兵器事業貢獻力量。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祝榆生被扣上“白專”的帽子被批斗、監督勞動。一些知識分子因接受不了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處於崩潰的邊緣。祝榆生卻表現得很平靜、很樂觀。他用一隻胳膊在勞動,大腦卻投入到深深的思考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已經偷偷地從工人師傅那裡學會了加工工藝。
1978年,祝榆生作為先進科技工作者代表參加了全國科技大會。坐在眾多科技精英之中,他覺得還有很多很多事情等待著他去做。
精彩人生詮釋不變的忠誠
這一天,96歲的祝榆生把司機叫到自己的家中。這是一所沒有經過任何粉飾的老屋,連地面都是水泥地,清貧得如同一張褪了色的老照片。唯一讓人覺得新鮮的是那些書,從年輕時一路積攢過來的國內的、國外的、兵器的、科學的……
“留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的這些書請你幫我處理,送給需要它們的人吧!”在祝榆生身邊工作了31年的司機緊緊握住老人的手,他明白,這些書是祝老最為看重的物品,為它們找到一個好的歸宿,是老人最終的心願。
清水白菜,這是一道祝榆生吃了多年的晚餐。他的人生也如同這道菜肴一樣清清白白、簡簡單單,卻有著最天然、淳朴的品質。他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授予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20萬元的獎金他分文不取全部退還﹔當得知自己將要被評選為優秀共產黨員時,他滿懷深情地寫信給黨組織:“比起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友們,我做得還很不夠……”
在祝榆生身邊工作的人,對他有愛、有敬、也有“怕”。曾經是祝榆生的助手、如今已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王哲榮最“怕”的就是被祝榆生突然提問。第三代坦克研制期間,祝榆生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推開王哲榮的房門,“一連串的問題,沒有事先准備的人根本就招架不住,可見祝老前一天晚上又做了大量功課。”如果所裡來了新學員,他先是丟過去一本厚厚的坦克說明書,過幾天就會向他們展開“三連問”、“四連問”……
有人不理解,第三代坦克不缺錢,每年祝榆生經手的研制經費就有幾千萬元,為什麼這些科研人員的日子還過得緊巴巴的?他手握金鑰匙,卻在苦心謀劃一種“邊投資、邊回收,良性循環”的型號項目運營模式,使第三代坦克的諸多關鍵技術、部件在整車定型前后廣泛用於外貿和國內其他坦克或有關裝備的改造上,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一些人看來,祝榆生的晚年是孤獨的。因為工作的需要,他在離休后離開親人來到北京工作,能在身邊照顧他的就隻有小女兒。兒子和兒媳想請父親幫忙找一份工作,祝榆生拒絕了。他這一輩子,沒有動用過任何關系為親屬說一句話、辦一件事。
晚年的祝榆生也有一些遺憾,他曾經說,如果當時具備條件,在不影響總體防護能力的情況下,99式的戰斗全重還能再減下去不少﹔當時已經研制出的新技術,由於定型時間進度要求緊迫,還沒來得及進行更多的推廣應用﹔如果在坦克上能夠多裝備幾個攝像頭,相信態勢感知能力會更強……林林總總的話語,全都圍繞著他最心愛的坦克。
站在人生的終點,他應該感到萬分欣慰吧?雖然他的一生沒有更多的鮮花裝點,但是還有什麼比一個人選擇了一份事業,而這份事業也選擇了他更讓人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