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1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做記者,又一個新開端

李楠

2015年02月12日10:09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2015年的新年跨年,凌晨一點鐘,微信朋友圈裡突然刷出上海發生踩踏事件的新聞。在外灘,人流對沖,直接導致了災難發生。那個凌晨,更多的年輕人急著離開這片傷心地,而每一個需要到達的記者,卻匆匆前往,去記錄2015年這不尋常的新年祭。而經歷者和記錄者的對沖,揭示出記者這個群體在社會中非同尋常的角色。

太多的記錄者,在外灘現場,用自己的勞動、觀察和詢問,將現場傳遞給受眾。從廣播中哭泣猶在的聲音,到電視中表情凝重的神態,從報紙上溫情入心的筆觸,到網絡中鋪天蓋地的呈現,記者用紙、筆、話筒和攝像機,立體化展現:什麼叫隨時上路,什麼是永遠在路上。

新聞每天都是新的,在中國日趨完備的媒體建構中,新聞記者永遠都是社會這艘大船船頭的瞭望者,每一次劈波斬浪,都是全新的一步。

一年365天,不分白天與黑夜,記者與社會的脈搏齊跳動,總是在任何一個信息傳播的空間,發出現場的聲音。

五年前,我的願望,是能做一名記者。當自己帶著憧憬,從大學校園來到廣播電台的時候,我寫下一段文字:“作為一名新聞行業的小兵,勉強有著基本的新聞學基礎和業務知識,相比充滿著工作藝術的新聞實踐,自知差距太大。”

如今,五年匆匆而過,尚存火一樣的熱情,正在忙碌中尋求進步、力求在業務上實現突破,為自己的記者生涯帶來又一個新開端。

窗外主干路上汽車接連駛過,每一部車載廣播中,都可以收聽到每15分鐘刷新一次的《央廣新聞 此時此刻》。寥寥數語,背后是現場速遞、是新聞時效、是社會責任,新聞每時每刻都是新的。

我經歷並關注了五年間的國家發展、社會變革和民生冷暖,也深刻理解了,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要如何不辱使命,是如何不甘寂寞,又如何忍辱負重。

做記者,有揚清激濁、痛斥丑惡的擔當感,有為群眾解決民生之急的成就感,有被“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不快,也有“閑得沒事、多管閑事”的冷言相對。但我相信,客觀地端話筒、理性地敲鍵盤、公正地寫事實,最終會得到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

2015年,希望我們的媒體圈,更加珍惜我們的職業選擇。在每一次的新聞記錄中,能夠用業務比武推動行業發展。在行業的內部和周圍,能走出“文人相輕”的怪圈,少一點與事實無關的爭論,多一點行業間的攜手同進。

2015年,希望新聞能夠遠離浮躁,噱頭、驚奇、愚蠢可卑甚至臭名昭著的新聞不再充斥著版面和時段。希望追逐的新聞熱點,能夠上連政策,下接地氣,我們的新聞視角,能夠更多地關注國家建構、國計民生、人情冷暖甚至世態炎涼。

2015年,是媒體融合的關鍵之年,希望融合不隻為了影響力。主流媒體在融合過程中,不丟基本的輿論引導、不丟基本的社會責任、不丟基本的國家期望。

2015年,希望國家打擊假記者的力度再加強,給記者創造一個純淨的生存空間,營造一種適者生存、按勞分配的新聞生態。

2015年,希望記者的工作,能夠得到更多的理解。記者的採訪,能夠少一點羈絆和糾結。

2015年,希望我所在的廣播電台,新媒體與聲音摩擦出“戀情”,傳統廣播再次實現華麗轉身。

2015年,希望記者不再人需人盼,又人見人怕。

2015年,希望我們,晚上早睡……

(作者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