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羊年春晚第三次彩排在央視老址進行,經過前兩次彩排的調整修改,並基於春晚的收視習慣和規律,最終劇組將晚會時長由之前的5個半小時精簡壓縮至4個半小時,部分節目慘遭淘汰。經北晨春晚大數據統計,以首次彩排節目單為准,在過去的10年中,彩排節目平均過關率為86.14%。
現場
李宇春首登春晚
昨天下午,羊年春晚第四次彩排持續了4小時50分鐘左右,總體時長與上一場彩排差異不大,節目包括22個歌舞類、10個語言類和6個雜技魔術創意類。李宇春裝扮齊全,首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歌曲《蜀繡》。此外,那英將在羊年春晚帶來一首全新歌曲。作品反映了深刻的年度記憶,搭配那英獨特的嗓音質感,別有風味。
值得一提的是,缺席羊年春晚第三次彩排的開心麻花“鐵三角”組合沈騰、馬麗、杜曉宇亮相第四次彩排。此前,在第三次彩排后,傳出開心麻花常遠組和馬麗、沈騰一組皆退出春晚,全軍覆沒。此次距春晚僅剩6天,馬麗、沈騰組再度回歸,節目精彩度值得期待。
語言類過關率最低
經北晨春晚大數據統計,以首次彩排節目單為准,在過去的10年中,彩排總節目平均過關率為86.14%,歌舞類彩排節目平均過關率為86.50%,而語言類節目平均過關率僅有76.97%。從中不難看出,春晚劇組對於語言類節目的把關一直非常嚴格,演員在彩排時的表演稍有不慎或題材與春晚基調不符都有可能遭到淘汰。
另一方面,由於語言類節目需要大量時間排練以及前期的劇本創作,一旦被拿下,便沒有時間再做准備,一向謹慎的春晚劇組一般也不會允許演員臨時更改劇本。如果短短排練幾天便匆匆上台,對於春晚這頓國人期盼整整一年的年度大餐來說,也是不負責任。一些有經驗的團隊或演員通常會在彩排時准備多個節目作為准備,一旦其中某個節目遭到淘汰,立即頂上其它節目,往往會起死回生。
分析
歌舞節目最易淘汰
其實,語言類節目平均過關率最低,並不代表語言類節目容易被淘汰。尋根溯源,每次參加春晚首次彩排的語言類節目本就並不多,最多的時候也僅有11個,基數相對較小,每“腰斬”掉一個節目,對於整體過關率影響都較大。在過去10年裡,兔年春晚語言類節目通過率最低,共10個節目入圍彩排,最終7個上台,雖然隻砍掉3個節目,但過關率一下掉到70%。
歌舞類節目一般由單人、合唱或串燒形式表演,也是撐起春晚舞台的主要表演形式,相對來說基數較大,拿下一兩個甚至五六個節目都不會對整體過關率造成太大影響。經北晨春晚大數據統計,過去10年中平均每屆春晚淘汰的歌舞類節目高達4.4個。其中,2009年牛年春晚共27個歌舞類節目入圍彩排名單,但最終遭腰斬的節目高達10個,而語言類節目腰斬最多的一年也隻有3個而已。
究其原因,歌舞類節目相對時長較短,換人相對語言類節目來說比較方便。不少情況是劇組在幾個歌曲串燒裡拿掉一個或兩個節目進行微調,進而控制晚會時間、提高進程的順暢度。雖然對於演員來說非常殘酷,但對於整體晚會的觀賞性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戲曲沒競爭全能上
據北晨春晚大數據顯示,近10年內戲曲類節目的過關率高達百分之百。隻要出現在彩排名單上的戲曲類節目,最后都會毫無懸念地出現在舞台上,並且每次隻會有一個戲曲類節目出現在彩排名單,毫無競爭。其中,於魁智登上春晚舞台8次、李勝素與袁慧琴各7次。可以看出春晚劇組對於老戲迷的照顧,不僅保証每年一個戲曲類節目,而且對於戲迷們耳熟能詳的“戲味”做到能不改便不改。
反觀雜技魔術類節目,則因基數太小過關率浮動較大,武術類節目並不是每年都有,但一旦出現在彩排名單中,也會毫無懸念地登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