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照亮無電區的家國情懷

惠瀅

2015年02月15日07:17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照亮無電區的家國情懷

  見到北京來送電的大學生,畬族村民熱情地拿出了為過年准備的梅子酒。正在倒酒的時候,忽然停電了。

  這些師生來自華北電力大學,他們所到的江西省興國縣齊分村是個弱電村,電飯煲經常做不熟飯。盡管太陽能設備還沒安上,但看到村民忽然停電的窘況,楊天明更堅定了為無電弱電區解困的決心。他們此行不只是送電,還要讓村民並網賣電。

  剛剛從學生“晉級”做輔導員的楊天明,每年都參加華北電力大學組織的送電活動。

  從2009年暑假開始,華北電力大學就選派了一個師生實踐團,深入西藏無電區調研。做好前期准備后,第二年暑假,師生實踐團為西藏自治區拉孜縣節村53戶無電居民安裝了太陽能照明設備,結束了該村的無電歷史。“把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活動由此拉開帷幕。

  “我們藏族同學說,有電和沒電簡直是天堂和地獄之別。沒有電就難有文明,因為很多資訊收不到,也無法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們送電也是在送文明。”每年參與送電活動的學生張衡說。

  2013年,該校又啟動了“綠色電力照亮長征路”活動,選派師生奔赴新疆、四川、江西、湖南、雲南的少數民族無電村和弱電村進行實地調研。楊天明在2014年暑期參加的興國縣送電活動,就屬於“照亮長征路”。

  興國縣被稱作將軍縣,誕生了56位共和國將軍。雖然村民家裡並不富裕,“客廳”裡隻有一張桌子和幾個小凳子,“臥室”裡也隻有一張硬板床,但他們對待華北電力大學的師生格外熱情。“當地本來條件就比較艱苦,老鄉還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款待,我頓時有了紅軍長征時的感覺。”楊天明感慨。

  齊分村雖是弱電村,卻有電線接入國家電網,因此這裡的解困方案是“並網賣電”。為每戶安上太陽能電池板后,村民不再吃夾生飯,還能聽收音機、看電視﹔除去供應自家用電外,多余的電並到國家電網賣出,預計給當地每戶每年增收近3000元。

  就在這次江西送電活動之前,“綠色電力照亮長征路”西部無電區能源解困試點項目被選為民政部2014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示范項目之一,獲得60萬元經費支持﹔同時,施耐德公司提供給華北電力大學30萬元資金和20萬元設備支持。

  不僅如此,2013年,“綠色電力照亮長征路”項目先后斬獲團中央“圓夢中國 公益我先行”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先進團隊獎、“首都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獎等。

  獲得這麼多認可和支持並非一日之功。華北電力大學還組織了“能源調研全國行”主題社會實踐,一大批團支部組織大學生利用寒暑假到雲南、河南、四川、江西、青海、新疆等省份開展無電村調研。

  每年寒暑假,都有好幾個師生實踐團,從北京出發前往各個無電、弱電區調研。師生去調研的地方比較艱苦,帶給他們的震撼不小。團干部薛明磊和馬冬,曾在暑假帶學生去四川一個無電區送電。當地人告誡他們說,下了一點雨都不能上路,他們親身經歷后才理解。

  “我們出發前一天下了雨,結果早上7點出發,下午兩點才到村口。”馬冬想起當時的情況還很頭疼,“泥巴路遇水之后變軟,在來往車輛碾壓風干后,有兩道深深的凹槽但中間凸起。有好幾個地方都必須全體下來推車,我們租的越野車硬是被刮斷了車底的平衡杆。”

  由於路況太差,離村口還有一公裡的時候,師生們就隻能步行了。但看到當地的情況,他們沒“喊累”,馬上投入緊張的設備安裝和講解工作。

  “強迫自己去行動,才知道自己能量有多大。”從四川回京后,一名女學生在微信朋友圈裡感慨。

  行程雖然艱苦,但大學生心中報效祖國、學以致用的激情被激發出來。去新疆無電區送電的維族學生蘇巴特·肖凱提說:“看到牧民仍生活在幾千年來沒有電燈的環境中,過著像原始牧民的生活,我內心涌動起要有所作為的強烈念頭。”在一次次實踐中,“愛國”不再是抽象概念,“愛國主義”精神有了具體形狀。

  解決無電人口通電問題是國家明確的“十二五”工作目標。說起組織這些送電活動的初衷,華北電力大學團委副書記王集令說:“我們想把國家對新能源利用的戰略需求轉化為學校的發展戰略和目標,積極發揮大學戰略智庫的作用,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和世界的能源問題。”

  接下來,華北電力大學將啟動“綠色電力照亮絲綢之路”活動,把大學生提前輸送到更需要他們的地方。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