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媒的競爭同其他生產行業一樣,歸根結底是看能否出新聞精品。地方黨報一方面要擔負起黨的宣傳工具的重任,另一方面其精神產品也要進入市場。因此,無論從精神產品的特殊屬性還是商品屬性,都要求地方黨報多出精品,以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
地處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黔東南日報》於1959年2月創刊。多年來,報紙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立足本土實際,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成為自治州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報紙,深受各族群眾的歡迎。
從《黔東南日報》榮獲中國新聞獎、貴州新聞獎、中國地市報新聞獎、全國民族報紙新聞獎的近200件作品來看,樹立精品意識是打造高質量作品的關鍵。筆者以為,精品意識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策劃意識是根本
新聞策劃是指新聞傳播者為取得宣傳最佳效果,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報道,是新聞報道向縱深發展的重要環節。有了好的新聞策劃,才會催生出高質量的產品。
多年來,《黔東南日報》一直把新聞策劃作為報社採編的中心工作,每一個時期宣傳什麼主題、上什麼欄目、怎樣組織報道,都要統籌安排、周密部署。編輯部門每周對稿件質量、版面設計、標題制作、圖片運用、稿件組合等進行評審,對好消息、好通訊、好評論、好圖片、好標題、好版面進行獎勵。新聞策劃意識和“創優出精品”理念逐漸成為報社全體員工的共識。
2012年,報社從州委宣傳部和州軍分區獲悉,從江縣人武部自成立以來,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先后涌現出一大批英模人物,榮記集體二等功和三等功,被成都軍區授予“全面建設先進旅團級單位”。這一新聞線索引起報社編委會的注意,幾次召集相關人員進行精心策劃,集眾人智慧,從不同角度判斷其新聞素材,選准最佳切入點。
2012年9月中旬,社長、總編輯帶領3名資深記者,與州委宣傳部領導一道,深入從江縣採訪。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基層民兵組織、與基層官兵和退伍軍人交流等形式,全方位挖掘從江縣人武部的先進事跡。9月13日至17日,報紙在一版連續刊出《用軍魂鑄就精神高地》《月亮山麓軍歌壯》《都柳江畔南泥灣》《服務地方急先鋒 融入發展排頭兵》4組系列報道,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此后的幾個月,又通過策劃組織,以專題報道、長篇通訊、新聞特寫、圖片專輯等形式,對從江縣人武部的先進事跡進行深度報道,引起中央軍委、中宣部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宣部2013年專門行文大力宣傳﹔《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和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及所屬新聞網站等一大批中央媒體深入從江集中採訪。《用軍魂鑄就精神高地》獲2012年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報紙新聞獎二等獎。
獨家意識是關鍵
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有“絕招”“絕活”,要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對報紙來說,就是要有獨家新聞。2007年度貴州新聞獎一等獎作品《村級民主管理難題怎麼解 圭葉村一枚公章分五瓣》(原載《黔東南日報》2007年11月8日)就是一篇主題新、內容新、角度新的“獨家新聞”。
2007年10月,報社記者無意中得到一條新聞線索:錦屏縣平秋鎮圭葉村將刻有“平秋鎮圭葉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字樣的公章分為五瓣,分別由四位村民代表和一名黨支部委員保管,村裡的開銷須經他們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將其合並起來蓋章,蓋了章的發票才可入賬報銷。
憑著特有的新聞敏感,記者立即驅車近7個小時趕往錦屏縣,深入平秋鎮圭葉村進行採訪。通過與村民和村干深入細致交談,在掌握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后,經過精心醞釀、巧妙構思,寫出了消息報道《村級民主管理難題怎麼解 圭葉村一枚公章分五瓣》。
這則新聞觸及了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不斷探索創新的大主題,具有較強的普通性和典型性。而且,該消息搶在其他新聞媒體之前報道,成為當時的“獨家新聞”。消息刊登后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隨著包括《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央級媒體和網站跟蹤報道,圭葉村“史上最牛公章”頓時轟動全國。
創新意識是基礎
創新是採寫好新聞、推出精品的不竭源泉,如何使新聞報道內容新鮮、形式新穎、底蘊深厚,不僅是媒體服務社會的需要,也是廣大受眾的需求。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報紙要贏得市場競爭,就需要編輯記者具有創新意識,用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和求新意識去審視新現象、表達新內容。
新聞創新涵蓋多個方面,包括對新聞事實的深入挖掘、報道形式和報道手法的不斷變化。隻有推陳出新,才能擺脫條條框框,讓新聞活起來。創新性常常表現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
以1986年度中國新聞獎二等獎作品《跑在世界前面的老人》(原載《黔東南日報》1986年11月15日)為例。這篇報道新穎獨特,受到業界同行的稱贊。
作品中的主人公李發品是麻江縣布依族農民,1986年10月初,75歲的李發品參加第19屆世界老年人長跑錦標賽,獲1萬米長跑冠軍,並刷新75-79歲組世界紀錄。獲悉消息后,報社記者追蹤採訪,與老人徹夜長談,從中了解到比賽的許多細節,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寫作形式和表現方法上,記者大膽嘗試,求新求異,獨樹一幟。從異國的體育館到布依族的鄉間山路,從身高不足1.6米的瘦小老人到世界冠軍,突出表現了老人好勝、爽朗、質朴的性格特點。
作品在語言表達方面也盡量求新求活,突出了現場感和跳動感,真實反映了布依族山裡老人的語言個性、身份特點和生活環境。
深入意識是前提
“腳底的泥巴有多少,筆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澱的情感就有多深”。記者隻有到群眾中去、到基層中去、到生活中去,才能看到最真實的情況,感受到最新鮮的變化﹔隻有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新聞。
《黔東南日報》代代傳承“腳板底下出新聞”的好傳統,注重培養記者的深入意識,鼓勵年輕記者去基層、去一線,接觸社會、感知生活、體驗勞動,與基層群眾打成一片。群眾成了記者的千裡眼、順風耳,下面有什麼“風吹草動”,報社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信息,抓到“活魚”。
1988年獲“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一等獎、“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報紙新聞獎”特等獎作品《鄉鄉出新聞》專欄(原載《黔東南日報》1988年1月1日至12月26日)就是一組用汗水寫就、用腳板“跑”出來的系列報道。兩名年輕記者歷時300多天,共發回210篇稿件,其中半數的報道點都是過去記者很少涉足的邊遠鄉鎮,其中有近2/3的村當時沒有通公路。
《鄉鄉出新聞》欄目開辦后,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受到讀者歡迎,也受到貴州省委宣傳部、省記協的高度評價。時任省記協主席陳健吾,時任貴州日報社總編輯劉學洙分別為《鄉鄉出新聞》欄目題詞。《中國記者》1989年第4期刊發文章《果然鄉鄉出新聞》,對這次採訪活動和欄目設置進行評議。
(作者:黔東南日報社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