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行進中國·精彩故事”——“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先生”張效房

2015年02月28日14:25  來源:大河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進中國:“先生”張效房

  原標題:行進中國:“先生”張效房

張效房辦公室的書櫃裡放滿了榮譽証書及紀念照

  張效房辦公室的書櫃裡放滿了榮譽証書及紀念照

生活中的張效房平易近人,下班回家時提著論文和飯菜。

  生活中的張效房平易近人,下班回家時提著論文和飯菜。

年輕時的張效房“秒殺”今天天的“都教授”(翻拍)

  年輕時的張效房“秒殺”今天天的“都教授”(翻拍)

張效房給學生修改英文病例

  張效房給學生修改英文病例

  □記者 董林 王魯峰 李曉敏 文 平偉 攝影 全媒體採寫 孫貝 於賽碩

  2月26日,正是“七九八九,抬頭看柳”的時節。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南側金水河畔的柳樹,已是嫩綠初綻。

  中午12點多,95歲的張效房教授,手提一個裝論文的白色布袋子,離開門診樓,穿越病房樓,走出醫院側門,跨過一座小橋,回河對岸位於16樓的家。

  路,不足千米,但滿頭華發的老先生,得走20多分鐘。這條路,從1958年河南醫學院從開封遷鄭開始,他已走過57個柳絲枯了又綠的春秋。

  從1945年他於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畢業算起,在眼科醫學這條歷史長河中,他已行走了整整70年,並終成眼科學界一代宗師——我國眼外傷和眼內異物摘出的奠基人和學術帶頭人。

  生於1920年的張效房,求學於“河南大學在潭頭”的艱難抗戰時期,受教於“濟濟多士,風雨一堂”的諸位學術大家,磨礪於風雨如磐的動蕩年代,收獲於新中國的蓬勃發展時期。

  他的人生隻有兩個章節:“先生”與“先生”。一為師,一為醫。

  而他所在的這家教學醫院,80歲以上依然還在坐診的大夫,有18位。張效房,是最年長者。

  似乎有一種看不見的文化基因,在他們的血液中流動,內化為他們所堅守的人文情懷,外化成他們所遵循的學術規范。

  一個月內,大河報記者5次探訪,深深感受到這種“先生”氣韻,是如此令人高山仰止。

  壹

  張效房堪稱河南眼科醫學發展史上的“活化石”。在了解他的年輕人心中,其形象卻是一枚“萌萌噠”新青年——

  青少年時,他是著名愛國音樂家冼星海“黃河歌詠隊”隊員,學校話劇社社長,籃球隊隊長﹔年輕時,他劍眉星眸的帥照,分分鐘“秒殺”今天的“都教授”﹔95歲高齡了,他不僅會上網,還有自己的QQ、微信、飛信,同時還在用純熟的英文查房、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來自全國各地的眼科論文……

  2月26日上午,周四。張效房每周一次的查房時間。

  這次查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看病人”,而是聽研究生匯報英文病例。

  8點55分,張效房走進了鄭大一附院1號病房樓23樓眼科三病區醫生辦公室。辦公室內,醫生們已在忙碌。

  一看見張效房進屋,25歲的楊小笛立馬起身,拿出兩份病例,一份恭敬地送給張效房,一份自己拿著。

  這一天,張效房要考察的研究生就是楊小笛。

  換上白大褂、戴上老花鏡,張效房做完這一切時,“查房”正式開始。

  病例是全英文的,楊小笛開始大聲用英文匯報。

  “這個City的第一個字母應該大寫,Zhengzhou一詞中的第二個z應該小寫……”一邊聽匯報,張效房一邊不時為小笛糾正。

  一切還算順利,10點30分,匯報正式結束。

  “張老師做學問非常嚴謹,從他身上,我學到的不僅是專業知識,還有學習態度、做人的道理。”楊小笛說,這是她第三次向張老師匯報,機會很難得,因為每次查房,隻有一位學生才有機會享受張老師“一對一”的指導。

  不過,也有學生不認真的時候,每到此,張效房就“不客氣”了。

  羊年春節前有一次查房,一位研究生報告病例時,張效房批評了她:“你這個英文病例,從文字上我可以給你七八十分。不過這前幾行,我給你找出十個錯誤都不止了吧?”姑娘羞赧地低下頭。

  “我就是要求嚴,但是不苛刻。我批評人,但都是從幫助角度出發。”張效房解釋。

  他堅持和學生用英語交流,是因為他認為醫學的國際交流非常重要,不可局限於國內。很多學生的英語盡管過了六級八級,但那不是專業英語。更何況,醫學專業英語中還有眼科專業,需要不斷鑽研。

  而他自己,從初中、高中到大學,到實習到工作,一直都堅持學英語,好讓自己可以“開闊地觀世界”。

  貳

  2月3日,周二。張效房每周一次的門診時間。

  “你也是來找他看病的吧?這可是老專家,全國都有名,看病看得可好!”當天上午9點,剛走到鄭大一附院眼科6診室門口,一位大爺就主動向記者推薦起正在坐診的張效房。

  大爺是陪老伴兒吳女士來看病的。吳女士今年68歲,是周口一所學校的退休教師。

  張效房仔細詢問了吳女士的病情,並認真給她做了檢查,花了10多分鐘。“我這個右眼總是磨,好幾個月了,找了六七個醫生都沒看好,這次來找大專家看看。”

  其實,吳女士的病情不復雜,就是“點狀角膜炎”。張效房不斷安慰她“沒事兒”,為她解釋這種病的病因及發病情況等,並詳細叮囑她一定要遵醫囑用藥。

  “這下可算放心了。”臨走時,吳女士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她就是心理負擔重,天天想著自己是不是要瞎了。”吳女士的老伴兒一再向張效房表示感謝。

  “很多疾病,其實心理很重要,如果病人能先卸去心理負擔,那對治病就很有幫助。”張效房說。

  長眠在紐約東北部撒拉納克湖畔的特魯多醫生,墓志銘上刻著他一輩子行醫生涯的概括與總結——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

  其中文翻譯很簡潔:“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醫學之功,“治愈”有時,安慰無限。說到底,醫學是一門飽含人文精神的科學。僅僅盯著功利,而抽去醫學的人文性,其本質屬性將如何存在?

  像2月3日的這次坐診,只是1945年進入河南省立醫院工作以來,張效房再普通不過的一次門診。70年來,他沒有離開過眼科臨床一線。這位“光明使者不老鬆”,用精湛的醫術和耐心的診療,為無數病人解除了病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