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郝峪村一片貧瘠。這個位於山東淄博大山深處的小村庄,距城區30余公裡,綿延的群山阻隔了村庄與外界更多的聯系,也一度阻斷了全村360名村民的致富夢。
10年間,沒有人料到,這個村庄竟會與“股份”“公司”這些字眼相連。昔日窮鄉僻壤,如今卻和著市場經濟的脈搏一起跳動,伴隨時間推移,二者纏繞得愈發緊密。
給山村帶來巨變的是青年“領頭雁”趙勝建和他的9人管理團隊。這群看上去不起眼的本土青年,摸索出一條鄉村發展與治理的新路。
這個團隊的平均年齡僅25歲,其共同標識為返鄉創業。
“分”與“合”的智慧
10年前,大專畢業的趙勝建重返家鄉,成為村裡唯一一名常住的年輕人。
當年21歲的他不是沒有告別大山的機會。畢業時,身為校學生會主席的趙勝建榮獲“省級優秀畢業生”稱號,面對的是踏入知名企業和出國深造等諸多選擇。
玫瑰色的前途觸手可及。然而,這一切被一封家書所打破:身為村支書的父親突患嚴重心臟病,急需照顧。作為家中獨子,趙勝建別無選擇。
當時,中郝峪村的多數村民仍“靠天吃飯”,種植玉米、小麥,收入微薄。經過一番考察,心有不甘的趙勝建開辦了一家桔梗加工廠,帶領百名本村和鄰村村民苦干,漸漸地,產品遠銷韓國,每年居然能盈利幾十萬元。
此事給了趙勝建極大觸動:農村不乏商機,關鍵看有沒有闖勁。
這一邊,正當趙勝建將事業經營得風風火火時,那一邊,村裡潛伏多年的發展危機日益顯露。
自2003年起,村兩委決定發展旅游致富。最初6家“農家樂”,高峰時達30多家。隨著數量增多,相互壓價、爭搶客源等惡性競爭時有發生,最終導致大半“農家樂”歇業,旅游致富這條路似乎越走越窄。
對省內外“農家樂”的一番考察卻讓趙勝建認准了其中的商機。如何走出多年來中國農村、農民和農業發展中“分分合合”的怪圈,讓習慣個體分散勞作的村民真正開始抱團闖市場,卻又不必付出一“合”就降低效率的高昂代價,重建市場背景下的鄉村秩序,令他苦思。
趙勝建提出了大膽設想:以公司化集體運營方式,聯合所有“農家樂”業戶,把全村的土地、房屋等資源按評估辦法整合入股,村兩委兼任董事會成員,決定公司發展方向。至於分紅,老弱病殘不需投資即可享受無風險的人頭股,其他村民除了享受人頭股外,還根據入股額度享受利潤分成。
在這盤大膽的棋局中,土地悄悄進入市場交易程序:村民的責任田可以每分地1000元作價入股﹔一些村民承包村集體的山坡地等,按市場價評估入股﹔土地上的附著物譬如桃樹、板栗樹等,按不同直徑予以補償。入股的土地可用來種植花卉、苗木,建立採摘園,甚至還可以讓城裡人通過網絡平台“認領”,由村民幫忙種植。
在趙勝建看來,“就是把死的東西盤活”。
“讓每個村民入股,這叫啥事?”
“現在都吃不飽,成立公司干嗎?”
村民的質疑紛紛砸向這個年輕人。如何讓村民心甘情願地交出資產自願入股?村委會同樣顧慮重重。
倔強的趙勝建寫下保証書,按下手印:自己投資,賺錢大家分,賠錢自己扛。他由此扛起了全村人的致富夢。
公司成立后,首當其沖是拉客源。背著大捆宣傳材料,趙勝建頻頻往返於周邊城市,吃了無數閉門羹,中郝峪村的名氣終於一點一點大了起來。
尚存的十七八家農家樂業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勉強入股。公司對其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定價、統一翻新,“我們隻需要操心服務質量和衛生。”首批入股的李興蘭說。
1年后,首批入股業戶全部收入翻番,旁觀的村民們終於坐不住了,紛紛入股。至2014年,全村已有90家農家樂業戶。
由“分”而“合”,股份制的實行,讓村民們真正意識到“來的都是客”,不論吃住在誰家,賺的錢全村人都有份,村民開始享受合作帶來的紅利。
而此時的“合”仍不乏“分”的影子,即充分鼓勵和尊重每戶農家樂的經營特色。每戶農家樂根據整體檔次,依照地方旅游部門的標准評定不同星級。每家的招牌也不一樣,有的靠窩窩頭味道正宗,有的靠山野菜品種齊全,還有的靠煎餅口感勁道。靠特色招牌餃子,村民鄭芹經營的農家樂每年可留住多達幾百人的固定客源。
如今中郝峪村村民人均年收入2.8萬多元,是10年前的14倍,人頭股則由最初時的90多元漲至4000多元。所有村民的合作醫療和養老保險均由公司承擔,不少村民連續3年將拿到的分紅一次次重新入股。
把鄉土文化賣個好價錢
完成股權制引入的同時,趙勝建開始思考如何為家鄉量身定制一條獨特發展路徑。
辦廠、引資金、引項目……太多村庄走過這條老路,最終往往付出環境的慘痛代價,引發無休止的矛盾和上訪。在生硬嫁接工業文明和重新審視鄉土文明之間,趙勝建毅然選擇了后者。
沒有單調的標語口號,如今一走進村口,中郝峪村以鄉村情趣為主題的牆畫扑面而來,堪稱一大景觀,從包餃子的每道工序到小孩夏天上樹掏鳥窩,皆絲絲入扣,生動入畫,勾起人們美好的回憶和向往。每隔幾戶,便會看到手捧特色美食的農家大娘形象,畫面色彩濃郁,人物栩栩如生。二妗子饃饃坊、馬大娘豆腐坊、老梁煎餅坊……這些美食招牌無形中成為全村的地標,吸引游客流連忘返。
在趙勝建看來,鄉村游若想獲得長足發展,硬件軟件缺一不可,而所謂軟件,就是最純粹的鄉土文化與鄉土記憶。
“過去我們從沒想過家門口的空氣、環境,還有每家每戶的拿手農家菜居然還能賣出一個好價錢。”鄭芹興奮地說。
不少游客眼中,復活的農家廚藝與物件動人心弦:一中年游客眼含熱淚,連續幾小時在鏊子前攤煎餅,逝去母親的記憶不斷噴涌﹔參加夏令營的小學生們則從門牙和大牙的生動比喻中認識石碾和石磨的功用。
10年來,在中郝峪村,被激活的不僅僅是遠去的鄉土文化,還有一度喪失效力的村規民約。
在中郝峪村公司化運營的圖景中,村容村貌等公共秩序即公司營業環境,維持公共秩序成為公司成員即每位村民恪守的義務,村務由此成為公司事務。
這裡的村規民約對亂扔垃圾、散養家畜、酗酒鬧事等有著詳細、嚴苛的規定,一旦違規,經其他村民舉報,將在年底的人頭股中扣除相應罰款。
公司對農村經常出現的不孝行為也有制約。按照村規:“對不孝敬老人的兒女,隻要老人找到村兩委一次,其本戶的全年福利將轉發給老人。”
一個真實案例是,一位八旬老人因兩個兒子常年對自己不聞不問,不得已告到村委會。年底分紅時,兩個兒子的人頭股全部轉發給老人。
甚至趙勝建本人也被罰過錢。一天深夜,一位鄰村朋友醉酒后在他家門前吼了一嗓子。規定既出,無人僥幸,年底分紅時,他的人頭股被扣除100元。
“這幾年,大家手裡有錢了,更在乎面子了。”趙勝建說,近一兩年已鮮有村民被罰。
鄉土文化在激活的同時,也悄悄得到了提升。如今走在中郝峪村,每家每戶都基本建起了水沖式廁所,對接城市文明,讓城裡人在這裡常住也沒什麼不習慣,前些年還偶爾看到的北方農村慣有的柴堆亂放、晾晒大糞等雜亂場景,經這幾年旅游文明的“熏陶”,早就沒了蹤影。村道整潔有序,一條小河縱貫全村,流水潺潺,岸邊楊柳依依,環境怡人。
每家每戶牆上挂著的村規民約已直抵村民內心,並成為自覺。趙勝建對自己偶遇的一幕至今記憶猶新:一位游客隨手將雪糕包裝紙扔在地上,村裡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發現后,立馬跑上前撿起包裝紙投入垃圾箱。
受益的不僅是村民,還包括村委會。如今村集體每年收入300多萬元,相比於之前每年幾千元的村集體收入,這筆錢意味著可投入更多公共事務。
為解決村裡老人的后顧之憂,減輕兒女們的負擔,公司於2014年新建養老院,共設28個床位,全村70周歲以上的老人自願入住,所有生活費由村委及公司各承擔50%。為避免墓地亂佔,公司利用村裡一塊閑置菜地設立公墓,無償提供給過世村民。
村裡的療養院正在緊張籌建中。趙勝建的這一想法孕育於父親的病榻前,他希望讓全村人能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引回本土的鳳,共筑大家的巢
在中郝峪村委副主任陳煥富眼中,村裡這10年來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接下來怎麼走,能走多遠,還得靠人。
趙勝建不止一次為這個問題困擾過:10年來,他嘗試過從外面聘請專業管理人才,可最終一個沒留住。“后來仔細一想,還是個人利益至上,對這裡沒有感情。”趙勝建琢磨著怎麼能把村裡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吸引回鄉。
“在電話裡,我就給他們‘畫餅’。”趙勝建笑稱。2010年,王佐接到趙勝建電話后,立馬辭去機床操控工作回了家鄉。“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快,需要我們做些事情讓它變得更好”。
5年間,王佐見証了路燈由無到有,見証了家鄉巨變,也見証了一個個童年玩伴陸續返鄉。
開拓市場、餐飲服務、設計運營……這幫年輕人各司其職,在趙勝建帶領下,CS俱樂部、拓展訓練營地陸續成立﹔村子有了微信公眾號,別具一格的牆畫躍上牆壁。他們甚至鼓搗著建樹屋,在街邊屋前安裝歐洲小城流行的花箱。
年輕人的歸來無疑給村子帶來無窮活力。村民們不止一次撞見這幫年輕人圍坐在房間裡,熱火朝天地討論著村庄發展大計。
為了讓公司的年輕團隊汲取更多知識養分,趙勝建從北京、山東的高校請來十幾位旅游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教授,不定期地為這些年輕人講授實用的前沿知識。
越來越多從中郝峪村走出去的年輕人給趙勝建打電話要求回來加入團隊。趙勝建一口答應,但前提是在外工作滿3年,“隻有在社會泥潭裡摸爬滾打一陣子,才能體會人間冷暖,才能有大視野,畢竟創業沒那麼容易”。
“村裡能把年輕人吸引回來,就有前途。”陳煥富感慨,在這位53歲的村干部眼中,這些年輕人是全村最重要的資產。
2013年,這幫年輕人成立了團支部。他們組建的24小時公益救援隊伍曾不止一次救出陷入懸崖邊的車輛和迷路的游客。
如今的趙勝建仍保持每晚1小時讀書和晨起爬山的習慣,“越平緩的路我走得越謹慎,越陡峭的路反而越拼命”。
相比於10年前,趙勝建不再孤獨,他和他的年輕同伴正腳踏實地履行當初的承諾:“帶著全村人一起向前跑,從不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