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丁頓熊》可愛來襲
朋友圈裡瘋轉“威廉王子牽來一頭熊”
前天,“英國威廉王子訪華來了!他,他,牽來了一頭熊”,王子的“熊公關”在微信朋友圈瘋轉。王子“牽”來的這頭熊,是一隻戴禮帽、蹬雨靴的卡通熊,也就是電影《帕丁頓熊》,王子前晚在上海出席了此熊的電影首映式。
《帕丁頓熊》小說影響了一代英國人
真人動畫電影《帕丁頓熊》將於3月5日元宵節當天在中國上映。《帕丁頓熊》改編自英國作家邁克爾·邦德於1958年創作的同名小說,所以說起來,這隻熊的年齡都可以當威廉王子的父親了。該小說就被翻譯成了30多種語言文字,在全球賣出了3000多萬本。BBC還制作了長達56季的帕丁頓熊系列動畫片。這些書和動畫片影響了英語世界的幾代人,自然也包括王子公主們。據了解,書中描寫的小熊紳士禮貌有風度、插科打諢冷幽默的可愛一面太符合英國人的胃口,這甚至就是英國文化的真實寫照。
帕丁頓熊愛吃橘子醬一口倫敦腔
電影中的小熊愛橘子醬、說一口倫敦腔的英語,見人還頗有風度地敬稱Mr.,Mrs.和Miss,很少直呼其名。它在一次地震中失去雙親,由嬸嬸露西撫養長大。嬸嬸老了,決定讓小熊獨自移民去英國,並給它隨身帶了一瓶橘子醬,它“一路乘救生船,就靠吃橘子醬了”。小熊剛到帕丁頓車站就迷了路,那時的它戴著寬檐旅行帽,穿著藍色厚呢外套,舊旅行箱上挂著一個標簽:我想要旅行。袖口上縫著嬸嬸寫的布條:請照顧這隻小熊。后來好心的布朗之家收留了它,並給它正式取名為帕丁頓·布朗(布朗是英文“棕色”即brown的諧音)。帕丁頓從來到布朗家的頭一個晚上就開始闖禍,而其實,它只是“那麼努力要把事情搞對頭”……
電影2014年11月英國上映后口碑爆棚,國外媒體及影評人對這部影片頻頻點贊。媒體稱贊:“這部電影充滿正能量,教會我們如何融入家庭,也告訴我們像帕丁頓熊那樣禮貌、善良會有好運。”電影中,最讓人稱道的是一種懷舊情懷,曾經的倫敦地鐵站,倫敦舊時街景,倫敦社會眾生相,霧都倫敦人情冷暖,都通過小熊的視野完美展現, 精彩、巧妙。截至目前,《帕丁頓熊》已在世界范圍內創造了超過2億美元的票房佳績。
89歲的作者邦德也來客串
《帕丁頓熊》由《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地心引力》制片人大衛·海曼擔任制作人,保羅·金擔任導演,《007:大破天幕殺機》中的“Q博士”本·衛肖擔任萌熊的英文配音,妮可·基德曼以真人形象在片中飾演一心將帕丁頓熊做成動物標本的大反派。最特別的是,89歲的作者邦德也在電影裡客串了一把。《唐頓庄園》男星休·博內威利飾演的布朗先生,《無憂無慮》女星莎莉·霍金斯飾演收養帕丁頓熊的布朗太太。彼得·卡帕爾蒂飾演帕丁頓熊的壞鄰居柯裡先生,老戲骨朱麗·沃特斯飾演管家奶奶。中國版帕丁頓熊的配音則請到了新生代的人氣小生陳學冬。(記者 孔小平)
《將錯就錯》爆笑上映
南京姑娘熊黛林:男生顏值不重要
昨天下午,熊黛林和田亮來到南京宣傳今天上映的電影《將錯就錯》,這部電影由小沈陽、田亮、熊黛林、陳小春等明星主演,昨天,熊黛林和田亮分別接受記者專訪。熊黛林在說起電影中的男朋友小沈陽時,忍不住表示,男生的顏值真的不重要,他能搞笑又死心塌地地跟你過一輩子就很好。
熊黛林:今年主打綜藝真人秀
《將錯就錯》堪稱新加坡版“人在囧途”,熊黛林在其中演一個新加坡女孩,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正常上班,喜歡跳舞的平凡女孩,有著很痛苦的愛情回憶,所以不敢去愛,片中小沈陽這樣一個站在那裡就很搞笑的男人追她時發生了很多有趣又感人的事情。“我是慢熱型的,小沈陽就會主動跟我聊天,講冷笑話,壞壞的”,而在她眼裡,田亮雖然是一個很認真的人,就因為他認真,所以這部搞笑電影裡他講起四川方言時就更加出彩。
去年熊黛林還參與了不少綜藝節目,說起今年這方面的安排,她向記者透露,去年參加了2-3個節目,且大多是客串,而今年這將是她主要發力的方向,“事實証明,明星真人秀節目很得百姓喜歡,我個人也很喜歡這種沒有劇本的形式,節目中所有的表現都是完全的自己,而拍戲就是跟著劇本和導演走,是事先設定的角色。”她說,自己就是南京姑娘,之前回來參加過“超級戰隊”,其實她也特別喜歡“最強大腦”,笑稱不知道“最強大腦”會不會來找她參加,她很想嘗試那種壓力,感覺普通人面臨的話都會崩潰。另外她還透露,這個月《葉問3》就要開拍了,她馬上進組做造型了。
田亮:點映后觀眾說好看
“我在片中扮演的是個來自重慶的帥的時尚的小伙,在我眼裡小沈陽是土的,但是當我們兩來到新加坡時,你懂的。”田亮的逗逼才一開口就顯露無疑。他說南京是他的福地,人生中第一個冠軍是在南京拿的,最后一個冠軍也是在南京。
田亮演的是一個為了愛情而不擇手段的人,同時他又正色說,“但我是個好人”。這麼認真的人怎麼適合演喜劇?他又認真地說,這次他在片中一直講四川方言,這種方言的喜感讓笑果翻番。“當時就設計了這樣的一南一北兩種方言,用極端地域來碰撞搞笑”,田亮笑著說,其實自己不標准的普通話是自己的標簽,所以他也在積極改變,沒想到接了這樣一部講方言的電影,當然了,對他來說,演起來倒是很舒服的。
其實田亮對這部電影之前是有點沒底氣的,“我在北京點映時進電影院看了20分鐘,后來我也請觀眾真實反饋,大部分觀眾說好看,我自己也注意到,大家大概2分鐘就會笑一次。”
關於綜藝電影的爭議,還沒消停。對於這個話題,作為主演過的田亮坦率地表示,綜藝電影的制作確實不一樣,它的制作周期、劇本都要稍弱一些,它比其他電影的優勢在於強大的電視觀眾基礎,所以才會帶來可觀的票房。因為這些所以才會有不少綜藝節目出現了電影版本,也是市場需求的一方面吧。(記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