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春晚又成為各級電視台的重點節目。央視春晚“高大上”,衛視春晚“高富帥”,網絡春晚靈活多變,城市台如何在三重擠壓下開辟出自己的“一線天”?本文以徐州台三屆“百姓春晚”為例,探索城市台春晚的特色之路。
一、“百姓春晚”的創作原則
作為歡慶春節的一種表現方式,春節晚會已經成為現代傳播語境下的新年俗。其本源與藝術創作的本源一致:來源於百姓,傳播於百姓,分享於百姓。因此,無論是央視的《我要上春晚》還是城市台的“百姓春晚”,都在遵循這一藝術原則。區別在於,城市台春晚在共性的基礎上凸顯地域的文化個性,在平台建構上注重傳播的針對性,在內容形式上更加草根化。對於城市觀眾來說,“百姓春晚”具有強烈的地域認同感與歸屬感,是“屬於自己的春晚”。
二、“百姓春晚”的導向
自上世紀80年代起,徐州台春晚一直沿襲請明星、大腕的路線。2011年起,隨著春晚模式的不斷更新以及對百姓需求的逐步重視,徐州台的眼光逐漸由“向上”轉而“向下”, 開始走“百姓春晚”的路子,打出了“坐在家裡看春晚,不如登台自己演”的口號。2013年徐視“百姓春晚”獲得了江蘇省電視文藝一等獎,驗証了這一轉變的成功。
一是開門策劃,百姓當導演。為了讓“百姓春晚”更加好看,徐州台開門辦春晚,借助社會力量共同策劃,邀請了許多文藝工作者和藝術人士出謀劃策,也吸取了不同階層觀眾的意見,在節目設置和表演上貼近生活,透露出濃濃的地方特色。聘請社會專業團隊對節目進行創新和排練,對百姓演員進行指導,讓“草根表演”更生動、更專業,保証了節目的質量。創作團隊分散在各個階層、領域,使得春晚節目呈現出更大的開放度。有歌舞、雜技、戲曲這些傳統的表演節目,還有跑酷、口技等現代市井絕活,滿足了不同年齡、階層的觀眾需求。
二是開門海選,百姓當演員。徐州是一個文化大市,群眾文化生活豐富,文化人才藏龍臥虎。各區縣的民間舞蹈隊、模特隊、藝術團等十分活躍,並且有著一定的文化藝術水平。“百姓春晚”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不論男女老少,隻要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參與到春晚節目的海選當中。2013年的“百姓春晚”海選節目達到上千個,參加海選的市民接近上萬人,參與的演員來自四面八方,包括在校大學生、企業職工、大學生村官、退休職工。通過選拔,先后推出了一大批本地的明星演員,比如《中國好聲音》的李琦,《中國夢想秀》的丫丫,《星光大道》的“西瓜哥”周樂天等,他們都在徐州春晚的舞台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由此邁上了更高的舞台。這些成功故事更是讓“百姓春晚”成了選才的金字招牌。
三是開門制作,百姓說故事。在每年春晚舉辦前的三個月,徐州台推出《春晚我來秀》節目,讓每位參賽者都能在電視中看到自己。有的講述自己與“百姓春晚”的故事,有的介紹自己的文娛生活,有的回憶青年時代的文藝歲月……百姓故事加上百姓才藝,使《春晚我來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百姓春晚緊扣“親情”這一永恆話題,邀請當年有新聞影響力的人物登上舞台,與大家一起分享故事,感悟人生,體會親情。2011年的“天南地北徐州人大拜年”,在外創業的徐州人傳回拜年視頻﹔2013年把在徐州產生較大影響的一起新聞事件的兩位主角邀上春晚,由徐州台七位主持人聯袂主持浪漫婚禮,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三、“百姓春晚”的藝術特色
“俗”是“百姓春晚”取勝的關鍵。這個“俗”從文化意義上說,是貼近現實生活的一種文化表達,觀眾更希望看到真實的不加過濾的人生模樣,看到消除了距離感和陌生感的藝術形態。從傳播意義上說,“俗”就是原汁原味的互動和展示,是地域文化、“圈文化”。徐視“百姓春晚”主題圍繞“快樂、親情、喜慶”,很多節目既有專業水准又通俗易懂,既體現藝術追求又原汁原味呈現。
“俗”之一:讓民俗風俗多元展現。本土特色中,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群眾生活技藝表演等有巨大的市場,轉化的關鍵是要對其進行現代包裝,以符合當下的審美取向。如在宣傳片中植入徐州本地名吃烙饃馓子的元素,對來自“武術之鄉”演員武術動作的舞蹈化,對睢寧落子舞的重新編曲等,賦予了民俗風俗新的樣式。2013年的徐視“百姓春晚”,在民俗風俗節目的串聯中,引進了年輕觀眾喜歡的跑酷、民間團體的非洲鼓等,在穿越感中給人以強烈的對比沖擊,獲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俗”之二:讓“地氣”擴大成“氣場”。對於生活在異鄉的徐州人來說,徐州就是春節要回到的那個魂牽夢繞的故鄉。這些年,家鄉發生了哪些變化?能否再找到舊時的記憶?親戚朋友還好嗎?這些牽絆心弦的回鄉情結成就了“百姓春晚”的強大氣場。我們抓住了三點:第一是“人”。2013年徐視春晚參與演員近千名,有離開徐州20年的歌手尹作發、總政文工團的徐州籍歌手李倩倩等,匯集到這方舞台。第二是“事”。 曾被央視報道的諸多徐州好人,如下河救人的“送水哥”、搶險救人的“吊臂哥”、掄錘救人的“掄錘哥”應邀前來,這些事匯集成了徐州發展的一個側影,反映出徐州人的風貌。第三是“情”。徐州的城市精神是“有情有義”,情與義表現在舞台置景的設計中,大屏幕背景採用抽象書法展現富含情義的古詩詞﹔情與義表現在節目的設計中,音樂小品劇《浪漫婚約》講述堅貞的愛情,歌曲《一飲盡千鐘》由谷建芬譜曲、韓磊原唱,詞曲情義深重,慷慨激昂,“百姓春晚”上改由百姓演員集體演唱。這些細節構筑了“百姓春晚”的強大氣場。
“俗”之三:俗中求雅。俗文化上升到公共傳播和公共文化的層面必然是雅俗共賞的文化。在成千上百的節目中,挑選出一台兩個小時的晚會節目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節目組制定了幾條原則,一是個性中提煉共性。編導將同類節目整合升華,將最好的節目表現樣式提煉出來﹔二是草根性中提煉藝術性。對原創草根節目,加以藝術改造,使之貼近節目大俗大雅的風格﹔三是蕪雜中加入創造性。採取組合式編排、對比式編排、故事化編排等方式創造出新的樣式。
2015徐視“百姓春晚”將繼續點亮百姓舞台。在選秀活動遍地開花的今天,為了更多地尋找和發現民間高手,徐州台主動開通《春晚我來秀》大巴車,走進社區、街頭、企業、校園、部隊……大巴車隨時停下變成百姓的舞台。通過這種零距離接觸,導演組了解百姓訴求、尋找創作素材、尋找百姓明星,將用百姓之手創造更精彩的“百姓春晚”。
(作者單位:徐州廣播電視台大型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