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電視戲曲節目的出新路徑

黃蕾

2015年03月09日14:03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近年來,越來越多時尚文藝節目出現,對傳統戲曲造成較大沖擊。電視人如何扭轉電視戲曲的困境?筆者從電視戲曲節目的現狀出發,探尋其發展方向和改革路徑。

半個多世紀以來,電視戲曲由最初的實況轉播到專場錄像、戲曲晚會、戲曲藝術片、綜合戲曲欄目、競賽類戲曲節目,直至今天的專業戲曲頻道,走過了一個不斷進取的發展歷程。央視的《九州戲苑》、河南衛視的《梨園春》、洛陽電視台的《河洛戲苑》,都是知名節目品牌。

隨著傳播媒介的多元化,網絡、手機等新媒介的興起,電視的發展受到影響和挑戰。以中老年為主的電視戲曲觀眾群逐漸縮小,收視率下降,廣告份額捉襟見肘,電視戲曲頹勢盡顯。從電視台播出節目表可以看出,戲曲節目的播出時段明顯減少,有些電視台隻在綜藝節目中播放幾段戲曲,電視戲曲被邊緣化。

1.觀眾層次的限制

戲曲類電視節目通常面對固定狹隘的小部分人群——“戲迷”,加上傳統戲曲的高度抽象性、表現性、概括性特征,導致了藝術的距離感,大眾的理解受局限。北京師范大學的電視收視行為模式研究數據表明,觀眾找節目三秒換一台。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很難靜心細品高雅戲曲,青少年觀眾對虛擬化、程式化的戲曲表演藝術感到陌生,欣賞群體的老化和斷層以及戲曲的缺陷等,都限制了戲曲節目的發展。

2.節目質量不高

戲曲專業劇團轉制后,首先考慮的是維持生計和完成既定演出任務,因此創作的新戲少,好戲少。戲曲的專業性較強,電視台因為戲曲節目編採、主持方面專業人員奇缺,節目質量上不去。且戲曲節目大多還停留在“你播我看”的節目形態,節目呆板,缺乏變化。

3.節目效益差

在“收視為王”的電視行業,電視戲曲收視的主體人群年齡偏高,收入偏低,這直接影響了電視戲曲的發展。戲曲節目在廣告創收方面處於弱勢,錄制成本費用高,因此,電視台壓縮或放棄戲曲節目。

4.地方戲曲發展存在困境

戲曲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才子佳人”式的題材一唱幾百年,較少融入現代元素,缺乏專業力量研發支持,沒有實現文化傳統的創造性轉換,觀眾找不到共同訴求,也很難有耐心去細細品味。戲曲發展后勁不足,停滯不前,導致了電視戲曲和其他戲曲媒體形式成為無本之末、無源之水,影響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電視戲曲節目的改革,時不我待,憑借電視這一媒介形式,讓古典與時尚對接,傳統與現代碰撞,有望弘揚電視戲曲的獨特魅力。

1.貼近時代,讓傳統與現代碰撞

電視戲曲要被人接受,首先內容上要貼近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的生活。電視戲曲單靠劇團有什麼錄什麼這種“看菜下飯”的方式已經遠遠不夠,跟不上觀眾日新月異的收視需求。可以借鑒電視劇的生產模式,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節目生產體系,從三個方面進行嘗試:一是改編錄制。發現成熟的優秀劇目,提出改進意見,按電視要求錄制﹔二是定期訂購。欄目組尋找或請人編創劇本,聯絡劇團確定合作方式,到期錄制﹔三是巧借外力。與劇團或演藝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專為欄目度身定做節目,並共同經營衍生產品,組織商演、制作書籍、發售音像產品等,獲得額外經濟效益。電視節目部門好比生產部門,演員、劇本好比生產材料,節目是成品,若沒有穩定的材料支持,不能控制材料品質與新鮮度,怎能生產出理想的產品。停留在被動地外錄演出,照搬舞台,這樣的形式觀眾終究會厭倦的。像滑稽戲《探親公寓》、越劇《江南好人》、滬劇《挑山女人》等新編優秀劇目之所以賣座,是因為融入了現代元素,緊貼當代人的生活。上海越劇院推出《甄嬛傳》,借著電視劇的余熱,大眾關注度很高,反響也極好。

2.增強互動,讓觀眾來秀

縱觀熱門電視節目,“大賽欄目化”成為電視娛樂節目的主導。從《超級女聲》到《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其實質內容都是比賽,大眾參與,比賽有懸念,制作方式精良,節目當然好看。戲曲的生命力在於群眾,節目一定要接地氣,才會被大眾接受。近幾年電視戲曲節目在趣味性、互動性等方面做了很大改進,節目形態也日益多樣化。央視戲曲頻道2013年打造的《一鳴驚人》成了全國戲迷的大舞台,一檔接地氣的全民參與戲曲節目。河南台《梨園春》的“全國戲迷擂台賽”,打破了地方戲曲傳播的地域性局限,吸引了全國戲迷的熱情參與,取得了較高收視率。還有《越女爭鋒》、《非常有戲》、《全國少兒京劇電視大賽》、《花果山》、《尋找七仙女》等電視戲曲綜藝節目,亦取得了一些實踐成果。

同濟大學教授朱恆夫認為,當前中國戲曲追求陽春白雪式的“貴族化”無助於戲曲藝術走出困境,中國戲曲的唯一出路在於民間化。發展新觀眾,吸引大眾的關注和參與,必須考慮現代人的審美訴求。在設置戲曲節目時,應找准受眾,保留最專業的一部分留給戲迷觀看,融入時尚流行元素適應年輕人的需求。青春版《牡丹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昆曲的概念,使昆曲從被視為“陳舊落伍的藝術”變為“可消費的時尚”,也讓我們看到了電視戲曲及其綜藝節目有突破困境、成長為富於生機的藝術形式的希望。

3.精心制作,讓民族特色與現代風格融合

電視文藝是表現的藝術,如何對呈現給觀眾的視聽效果做出最佳選擇,是電視戲曲發展的必然趨勢。1959年,梅蘭芳拍攝電影《游園驚夢》,為了適應攝影機鏡頭的拍攝要求,對表演的身段及場面安排做了一些變化,如十二花神以旦角扮演等,這一變化影響了之后這一劇目的舞台演出。央視戲曲頻道曾採用大寫意手法錄制了一出戲,背景舞台全部是白色,演員彩扮演繹,在白色背景的映襯下,演員光彩奪目,人物鮮明,新穎好看,有模特走T台的時尚感。2014年7月,我國首部水墨越劇電影《蝴蝶夢》在嵊州市首映,故事取材於明代馮夢龍“三言二拍”中《庄周試妻》的故事。這部電影採用數字虛擬合成技術,把戲曲藝術與水墨畫結合在一起,為戲曲藝術電影開辟了一條新的拍攝路徑,被譽為越劇裡程碑式的作品。試想用《中國好聲音》每季八千萬制作費、28個機位的大制作方式運作於電視戲曲,憑借戲曲涵蓋的演繹方式、文化底蘊和藝術境界的豐富內核,全民唱戲的景象指日可待。過去那種3、4個機位錄全場的模式已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了,觀眾要看的是細節和新意。民族傳統與現代風格並非對立,而是可以融合的,會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被吸收、消化、豐富和發展。

4.加大扶持力度,讓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戲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它與中國人的思想意識、美學追求和社會形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要從根本上提高電視戲曲節目的質量,必須追本溯源,大力發展地方戲曲文化。建議政府部門加大對地方戲曲發展的扶持力度,充分整合資金、人才、教育、宣傳等社會資源,加強對地方戲曲文化遺產和資源的發掘力度,探討並制定傳承發揚光大的策略方案,營造全社會關注和支持地方戲曲發展的良好氛圍。蘇州大學曾經開設昆曲專業,不少幼教、小學開辦戲曲興趣班,戲曲團體以及“戲曲進校園”、“戲曲走社區”等活動,均是有益嘗試。有關方面應重視電視對戲曲的傳播效應,改變目前電視戲曲節目普遍存在的小規模、小制作、差時段、少頻率的現狀,讓電視媒體擔當起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職責。

(作者單位:蘇州廣播電視總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