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黃磊、宋佳主演的《嘿,老頭!》確定將於3月26日在北京衛視開播,該劇被認為在經歷開年偶像劇、古裝劇的話題轟炸之后,2015電視熒屏終於迎來厚重的現實主義劇作回歸,有望成為羊年首匹黑馬。作為一部此前“保密”工作極好的電視劇,演員黃磊以該劇制作人身份首次公開分享了《嘿,老頭!》問世始末。
在《嘿,老頭!》中,黃磊扮演一個大事不錯、小事不吝的北京大男孩。不料,李雪健扮演的老爸患上阿爾茨海默症,“返老還童”,父子倆經歷了從淡漠到逐漸心靈接近的過程,共同找回彼此最珍貴的記憶。值得稱道的是,《嘿,老頭!》竟然將一個心碎悲情的故事講得充滿歡聲笑語,黃磊的喜劇表演功不可沒。
從《婚姻保衛戰》開始,黃磊就徹底拋棄了曾經的詩人氣質,開始了家庭婦男的“黃小廚”時代,此次在《嘿,老頭!》中,他再次集“話嘮”、“胡同串子”於一身,“本色出演”北京土著,將嘴碎心細、重情重義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不過,昨天黃磊卻很認真的說,如今反倒是因為比以前成熟,不需要那麼拿捏著,才敢演喜劇了。但是,跟那個時代的文藝青年一樣,“我的文藝情懷一直都在,只是隱藏在發胖的身體裡。”
《雙面膠》、《黎明之前》的幕后推手 干得不錯的“隱形”制作人
北青報:這部劇除了主演還是制片人,身份的多元是出於何種新的規劃?
黃磊:我在出品方華錄百納有一個“隱形工作室”,最早跟華錄合作了《雙面膠》,那是我買的版權,推薦給了華錄,我做了制作。后來的《黎明之前》是我給自己寫的故事,交給我表弟做的編劇,后來給了華錄。這兩個戲在后來都成了有代表性的作品,所以他們劉總說如果我有什麼項目可以推薦。《嘿,老頭!》是楊亞洲導演介紹的劇本,作為家庭劇它的關注角度非常不一樣——父與子。
我們多數的女性觀眾其實不了解父子的感情,比如說出去玩一個女孩兒跟媽媽睡一個大床很正常,但是我們男的誰都不可以跟自己爸睡。但是當他老了以后發現又可以跟他親近。我父親80歲,我常常覺得現在跟他有一點親近的感情。我看到這個劇本的時候特別感動,有一句台詞:“我就是我爸他爸,我爸就是我兒子”。整個故事把一個父親跟兒子的故事做得很不一樣不是一個苦情戲,而是有喜感的對立。
和李雪健一場25年的棋緣
北青報:做制片人最難的是什麼?
黃磊:最難選的是老頭。因為阿爾茨海默症無法做常態的表演,正常的交流方式被取消掉了。需要觀眾一看到這個演員就心疼他,覺得他就是一個父親。中國這個年紀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雪健老師。他現在很瘦,跟當年演宋江那種眉宇之間有豪情不一樣了,轉為一種溫柔,也有一些滄桑。
北青報:特殊的角色關系,有沒有影響你跟李雪健在片場的相處方式?
黃磊:我們倆是好朋友。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父母是國家話劇院的,跟李雪健老師同一個單位,我爸爸跟李雪健老師演話劇《老頑固》,我們家隔壁就住著孫鬆,那個時候正跟李雪健老師拍《渴望》。孫鬆哥哥也會下棋,夏天天熱開著門,那天他們在下棋,我就過去下。高中時候跟李雪健老師下過一盤,但是沒有下完李雪健老師就有事走了。一晃25年,我說李雪健老師你記得嗎?他說真是記得。我說我們下一盤吧,於是我們每天在一個角落,一個茶缸子,一個棋盤。劇組布置時,我們就下棋。他們說開始了,我們就開始演。演完了以后,李雪健老師就開始往回跑,問下到哪兒了。
文藝女青年的夢碎了一地 我的文藝氣場依舊還在
北青報:宋佳說,你曾是文藝女青年心中的夢,但現在夢破滅了,你是打算一直在這條喜劇的路上狂奔嗎?
黃磊:這些年我演的喜劇是我自己的嬉笑怒罵,有感而發。我比以前要成熟,才不那麼拿捏著。我以前演《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其實那時我不敢演喜劇。美國的艾美獎或者是電視劇評獎專門有一類喜劇獎項,喜劇是演員成熟以后才可以接觸的,不能演成臉上的喜劇,所以這個過程是很難的。
另外,我做這個戲的制作,不是以喜劇演員來做制作人的,在烏鎮有一個我做的戲劇節,也跟喜劇完全無關。我完全是在做成年男人該做的工作,但是我在塑造的時候願意接受不同的角色,比如說我現在演的這種。當然也有一個呼喚,市場這麼呼喚你,你也沒轍。
其實不管《男閨蜜》還是什麼,我的戲依然有我的文藝氣場在。文藝青年就是90年代到2000年那個時代有,就像60到70年代有一批知識青年一樣。我認為文藝青年是一個時代產物,而不是年齡產物,並不是說你今天長到20歲你就會成為一個文藝青年,他們就留在那個時代記憶裡了。當下,文藝青年要不然遠行,要不然就隱藏,藏在你發胖的身體裡。烏鎮戲劇節我已經做了七年了,我的紅酒坊裡面全是文藝青年,你可以看一眼他們,當年我們20歲在宿舍裡面聊的那些,還是他們。那時我在排話劇,鄭鈞、老狼、高曉鬆每天來看我們演,我們沒有錢,自己湊錢演,完了一塊兒去吃羊肉串,一屋子全是長頭發。
文藝青年是今天再說那會兒的人叫文藝青年,我們20多歲的時候沒有人說自己是文藝青年,我們就是青年,后面才會給前面的人戴上一個帽子。將來可能會有網絡青年、電子青年,這都不是什麼天大的事 。 文/本報記者 楊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