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鄭州大學:團支部由“助攻”變“主攻”

袁貽辰

2015年03月18日07: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鄭州大學:團支部由“助攻”變“主攻”

  一張A4紙打出來的表格,讓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臨床7年制2012級4班團支部書記李彤又愛又“恨”。

  這張表,跟她的任職情況有關。根據鄭州大學校團委規定,新上任的班級團支書需要“向全體支部成員公開承諾3∼5件實事,並制訂相應的落實措施和時間推進表”。班級支部大會負責跟進,基層團委對團支書進行考察,班級新媒體還要實時監督。

  一旦沒有完成承諾,團支書將被撤職。

  過去的大半年時間中,李彤和支部搞了團學知識競賽、面向孤寡老人的志願服務等活動,“一般隻有一兩個人缺席,大家反響都很熱烈”。

  “這是‘逼’著我們團支書干實事啊。”李彤笑了起來。雖然不停打趣說“壓力很大”,但她更感謝這個制度,讓“團支部和團支書走到了聚光燈下”。

  團支部在班級有更大發揮空間

  一場團學知識競賽,讓李彤第一次有了些“當團支書的成就感”。

  “幾個月不交團費會自動退團?”“團徽上,除了團旗、齒輪、太陽,還有什麼?”知識競賽上,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被拋出來,比賽的氣氛“緊張又激烈”。

  沒一會兒,提前備好的幾十道題很快見了底,看著班裡近40名同學意猶未盡的神情,李彤很開心,“團支部的活動能搞得這麼成功,還是第一次吧”。不光是李彤,活動結束后,就連基礎醫學院團委書記仝宏偉都直呼“想不到”,“醫學院學生課業繁重,真是想不到大家會這麼積極,活動能搞這麼好”。

  舉辦這場知識競賽,李彤其實“蓄謀已久”。

  剛當上團支書時,李彤就公開承諾過,要在志願公益、基礎團務等領域“做點實事”。團支書和團支委湊到一起,策劃起新學期的活動,“搞個比賽”的想法一下子冒了出來。

  一天下課后,李彤把全班“趕”到草坪開會。全班圍了個圈,“一邊嘮嗑,一邊聽取同學們的意見”。“團學工作是什麼?”“我作為一個團員,該干什麼?”……團學知識競賽的思路,在“嘮嗑”中迅速成型。

  搜集題目、公布題庫、借教室、布置現場……活動順利開展。經此一事,新上任的團支書李彤摸出了門道:“一定要主動、更主動,多靠近大家,聽聽大家的想法。”

  “團支部想‘逆襲’就得變被動為主動。”在她看來,團支部不僅是隻收團費和配合班委會開展工作,“存在感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主動點,團支部在班級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讓團支部職能“清晰且豐富”

  馬列主義研究會團支部成立5年了,現任團支書王亞軍還記得,最早的時候,團支部在社團的處境往往是“游離在協會之外”,即便有明確的“職位”,但仍然“不知道可以干什麼”。

  團支部公開承諾制引入社團團支部后,王亞軍覺得,最大的改變是,“團支部有事可做了”。競聘成功后,王亞軍很快就參加了鄭州大學校團委組織的團支部發展規劃大賽,志願公益、素質拓展等“符合團支部活動定位”的項目被編寫進了《鄭州大學團支部工作指導手冊》,供他在規劃大賽上設計本支部的活動。

  設計新穎符合定位的活動能得到鄭州大學校團委設置的專項“團支部特色活動資助基金”。

  “貼近會員,注入活力”,馬列主義研究會團支部如此公開承諾。備受會員關注的財務監督問題、會員權益問題都成了他們的工作內容。甚至,他們還組織了一個“起床小組”,來幫助會員解決很多大學生的“通病”——起床困難症。

  而在班級團支部,權益服務、志願公益、素質拓展都被搬進了支部的活動日程。管理工程學院電子商務2012級2班的學生喜歡志願服務工作,團支書張佳琪就把主題團日活動地點設在敬老院和孤兒院。美術學院書法專業2012級學生對專業知識有較高訴求,團支書李帥文就主動收集省級書畫比賽的章程和展覽信息,及時公布到班裡。

  教育系教育學2012級2班團支書余婷婷認為,同學們不僅需要專業知識,也應該“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

  於是,余婷婷公開承諾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感恩之旅”。找了個時間,全班聚到一起,聊父母、聊自己。看了一段視頻后,好多同學陸續給父母打電話。有的人說著說著就哭起來,父母不停在電話那頭問“你怎麼了?”還有的人“沒開口就哽咽得不行”。

  “好多同學和我說,感謝支部給了他們第一次表達感恩的機會。”余婷婷在競選之初就仔細翻閱了《鄭州大學團支部工作指導手冊》。此后一年裡,團支部開展了騎行黃河、端午包粽子、漢服成人禮等素質拓展活動。

  余婷婷認為,團支部公開承諾制和團支部發展規劃大賽能幫助“有想法的團支書明確職責,作出個人特色”。任期滿后,她得到班裡同學的一致好評,“隻要用心,團日活動其實可以變得很有趣,還能承載支部的一些想法”。

  破解團的活動“上熱下冷”困局

  總結經驗,個子小小的李彤扳起指頭數了起來,團支書公開承諾制、團支部發展規劃大賽……鄭州大學校團委制定的關於團支部的制度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在“不停推著自己和支部前進”。

  各項制度都屬於鄭州大學“團支部活力工程”,這項工程已有11年的歷史。

  “團委活動一直很多,但大多數上熱下冷,甚至‘高位截癱’。”在鄭州大學團委副書記冀娟的印象裡,基層團支部一直“活力不足”,團員在班級裡也很難感受到團組織的存在。

  11年前,鄭州大學校團委達成了共識:“基層團支部的形象就是共青團的形象,要想全校團的工作活躍起來,班級團支部必須先活躍起來。”

  團建基礎工程建設於2005年落地鄭州大學。兩年后,班級團支部推優量化考核制度出台。2010年,“鄭大團支書工作寶典”——《鄭州大學團支部工作指導手冊》面向全校團支部發放。同年,“團支部活力工程”項目正式實施。

  “公開承諾讓團支部跟班級的團員建立起信任感,職能清晰類型豐富的活動讓班級團員對團支部的認可度進一步加強。”冀娟認為,11年的努力正嘗試解決當下許多高校基層團支部的兩大難題:有組織無活動,有活動無影響。

  鄭州大學校團委還面向全校同學進行基層團支部團員滿意度問卷調查,希望尋找到繼續改進的地方。同時,校團委組織部定期抽調近600名基層團支書進行綜合測評考試。

  畢竟,“學生對我們的滿意程度還隻有百分之八十多,他們還希望我們能加大服務科技創新的力度。”冀娟表示,“這是一個一屆接一屆的工程”,“團支部活力工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這是一個永不竣工的工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