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各種電視真人秀欄目層出不窮。雖然豐富多彩、各有特色,但也不乏有部分欄目為了迎合觀眾和提高收視率而“故弄玄虛”。在眾多的真人秀欄目中,以央視為代表的,如《夢想合唱團》《夢想星搭檔》非常注重構建節目價值取向,很好地傳遞“正能量”,從而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本文便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頗受好評的第一季《夢想星搭檔》為例,利用厄內斯特·鮑曼等人提出的符號聚合理論,分析該節目在價值取向構建上值得肯定與借鑒的方法。
關鍵詞:夢想星搭檔﹔價值取向﹔構建策略﹔符號聚合理論
《夢想星搭檔》是中央電視台傾力打造的一期真人秀欄目,是《夢想合唱團》的姊妹篇。節目不僅突破了以往的真人秀娛樂欄目,又延續了前《夢想合唱團》的公益思想,將真人秀娛樂與公益精神完美結合,創新出一檔極具娛樂精神又富有滿滿“正能量”的大型音樂公益節目。《夢想星搭檔》節目構思新穎,制作團隊強大。節目邀請了全國各地知名音樂人與團隊為選手把關,力圖為觀眾奉獻出震撼的視聽盛宴。同時《夢想合唱團》主題明確,公益思想貫穿整個節目。“為了孩子”,每一位選手都要和搭檔全力以赴。本文具體分析《夢想星搭檔》中的綜藝形態與節目構建,積極探索節目的創新之處與理論基礎。
一、音樂和公益的新嘗試,用公益為音樂賦予力量
好聽的音樂、出彩的節目形式,全新的公益理念,使《夢想星搭檔》在業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反響,也因此在第七屆《綜藝》年度節目評選盛典暨節目創新論壇中榮膺“年度地面頻道節目”。融合了多種元素的《夢想星搭檔》在綜藝節目中獨樹一幟,體現著人文價值。
1.極具震撼的音樂盛宴。《夢想星搭檔》作為一檔公益音樂節目,它的載體是一場音樂真人秀的選拔。而它與當下音樂真人秀欄目有所創新的是,《夢想星搭檔》邀請了國內一線知名音樂人,如齊秦、古巨基、阿蘭·達瓦卓瑪、李泉等16位實力唱將,將他們倆倆組合搭配,8對搭檔進行歌唱比拼。本身是獨唱的實力派歌手,在欄目裡卻要聯手,這就要在音樂的表現力上有所突破。同時,選手們與搭檔之間能否默契配合,從未見過的組合表現是否會更加完美,觀眾也會更加期待他們的表現。加上央視一流的制作團隊與國內知名音樂團體傾力加入,《夢想星搭檔》帶給觀眾的是一場極具震撼力又美輪美奐的音樂盛宴。
2.積極勵志的公益追求。以往的音樂真人秀欄目,選手追求的要麼是為了一夜成名的夢想,要麼是証明自己曾經的成就。而《夢想星搭檔》的選手追求的是為公益奉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每組搭檔選手要通過自己的音樂表演努力獲得觀眾與評審團的肯定,每個單元的獲勝者將獲得一筆公益基金,完成一個“為了孩子”的公益項目,並成為這個項目的代言人。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具體被幫扶的孩子,現場呈現孩子們的痛苦遭遇,孩子本人也會親臨現場。人們為了孩子們悲慘的遭遇痛心、惋惜,又為了孩子們的堅強而感動、鼓舞。這種感動也激發出每一組參賽搭檔的決心,每一組搭檔都會勵志幫助孩子實現他們的夢想,為了公益事業貢獻力量為最高榮耀。為了孩子努力發聲,為了孩子的公益夢想而戰!這是與其他音樂類真人秀欄目最大的區別,他讓音樂插上公益的翅膀,為了公益事業,為了孩子們的未來而放聲歌唱。
3.感人至深的“正能量”。《夢想星搭檔》作為央視傾力打造的音樂公益類欄目,傳播“正能量”也是節目的重要職責之一。中國近幾年的電視真人秀欄目“井噴”式發展,形式新穎、題材豐富、培養了一大批固定觀眾。但是,這些欄目也“參差不齊”,利用低俗、制假、矯揉造作等手段博取觀眾眼球的事例時有發生。《夢想星搭檔》堅決抵制一切不良的行為思想,引領社會正確的價值取向,盡可能多地傳播出每一種“正能量”,比如“搭檔”這個字眼代表著互相幫助與團隊協作,程琳與阿魯阿卓組合開始時出現了種種不適應,兩人考慮退賽,但經過阿魯阿卓父親的開導與程琳的堅持,她們很快就意識到“搭檔”的重要性,彼此讓步,勇敢地突破自我,為了組合而努力契合,最終在單元賽中成功贏得一項公益項目。她們之間的相處與磨合都被記錄下來,觀眾們很容易就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再如節目錄制過程中歌手李泉的父親不幸病逝,所有歌手一起為李泉演唱感人至深的《父親》,李泉與觀眾一起被感動,我國自古以來都提倡的孝道通過最好的一種方式——歌聲傳播開來,用歌聲傳遞著人們的核心價值觀。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時統宇指出,將《夢想星搭檔》放在當下社會背景中去思考,其增強公益性、淡化營利性、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理念,不僅對電視行業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而且表達了在電視節目過度商業化的形勢下正本清源的願望。
二、用故事為音樂節目注入靈魂,達到親社會行為效果
作為音樂公益性節目,每個單元的《夢想星搭檔》都有一個公益夢想,這些公益夢想緊緊圍繞孩子們的安全、健康、成長,每一個故事都與這些息息相關。當故事中的主人公講述故事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流露出最真實的情感,同時也構建了節目的想象性主題。
1.想象性主題與修辭性視野。“想象性主題”與“修辭性視野”來自於厄內斯特·鮑曼、約翰·克裡甘和唐納德·希爾茨發展起來的關於在傳播中如何敘述的相當完備的符號聚合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有關現實生活的形象受到一些故事的引導。這些故事反映了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是在小規模群體的符號互動中創制出來的,並且在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形成了一個個“故事鏈”。而想象性主題與修辭性視野則是該理論的核心。(1)想象性主題:包括人物、情節線索、場景、公認的中介人。人物可以是任何角色﹔情節線索是故事的主要情節和發展變化的過程﹔場景就是事情所發生或者模擬發生的地點,包括道具與所處時代和社會背景﹔公認的中介人是使故事合法化的源泉,這一故事可以是某種權威,它可以讓這個故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2)修辭性視野:即對事物的看法。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深層結構:“道義的比擬”——與當下的道德體系相比來判斷人們的觀點是否有悖於正確的道德觀念﹔“社會性比擬”——告訴人們人與人之間聯系的方式﹔“實用性比擬”——指導人們正確、實用的掌握各種生活技巧。
2.《夢想星搭檔》想象性主題與修辭性視野的構建。《夢想星搭檔》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正在身處困境且令我們無比痛心的孩子。這些孩子原本應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因為意外傷害、家庭貧困等原因無法去享受童年的美好,更有甚者正在遭受著身體與心靈上的痛苦折磨。這些特殊的兒童個案,通過《夢想星搭檔》這一平台,真真切切的展現在每一位觀眾的面前。第一季《夢想星搭檔》構建的部分想象性主題及其構成元素由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夢想星搭檔》通過不同人物的典型事例,將一個又一個令人悲傷、痛心但又不失失望的情感故事展現給觀眾﹔同時,這些事例中包含著愛、責任、奉獻、堅強、樂觀等許多優秀品質,這就是《夢想星搭檔》中的想象性主題。這些想象性主題中的每一個情節都讓人失聲痛哭,感慨萬千,更容易激發全社會對此問題的關注。節目通過真實記錄、實地採訪還原故事發生的一切,同時將主人公請到演播室親自講述,不僅還原了故事現場,而且也造就了一顆重磅的“催淚彈”。這些孩子們所表現出異常的堅強樂觀,可能是成年人都無法做到的。這種精神感染著每一個人,人們願意為這些孩子付出力所能及的幫助。這種幫助迅速在社會上達成共識,形成為了孩子的公益夢想。
《夢想星搭檔》的故事化描述中,愛、責任、奉獻等想象性主題不斷集中在一起,形成巨大的人間正能量,輻射到全社會的每一人心中。《夢想星搭檔》的意義不只是募集到多少公益基金,幫助多少人,更重要的是節目呈現出來的公益理念感染人、鼓舞人。這種能量被人們所接受時,就會無意識地做出親社會行為,這也形成了《夢想星搭檔》的修辭性視野——每一個人都會為愛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辛福。
三、《夢想星搭檔》的成功對真人秀節目價值取向構建的啟示
無論什麼電視欄目,樹立正主題、發揮正作用、傳遞正能量都應該是欄目所要圍繞的。電視真人秀欄目以“真”(紀實)為手段、以“人”為核心,正確地傳遞價值取向就一定要放到重要的地位。那麼如何在電視真人秀欄目中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如何創立和提煉想象性主題?如何在此基礎上形成能夠讓大眾認同的修辭性視野呢?通過《夢想星搭檔》的成功實踐,筆者認為包含了兩方面:
1.創立想象性主題時,電視真人秀欄目一定要選具有鮮明特色、可以吸引眼球、博得大多數觀眾認可的人物。比如節目第一集就關注了西藏阿裡地區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這些兒童所在地區偏遠,所處環境惡劣,極易引發先天性心臟病,有些孩子活不到三、四歲就夭折了。還有四川涼山彝族自治縣美姑鎮的孩子,家庭條件艱苦,孩子們從小都沒穿過一雙新鞋子,很多孩子赤腳走山路,腳被劃破了也毫不在意。這些特殊群體不被觀眾所熟知,但是通過節目強大的影響力與宣傳渠道就可以引發受眾強烈關注。其次,電視真人秀欄目選擇的故事要有強烈的震撼力。故事的本身真實可信,情節感人至深。如關注“瓷娃娃”一期中,林林與弟弟都患有先天性脆骨病,父親一邊帶著孩子在北京看病,一邊在工地打零工維持生計。平凡的父親用消瘦的肩膀樹立了偉岸的形象,這一偉大的形象也定會在觀眾中樹立楷模與榜樣。
2.電視真人秀欄目在想象性主題創立上形成修辭性視野,還必須將此視野維持下去。那麼,真人秀欄目就要做到既要體現社會主流價值觀,使每一名觀眾感受到社會的正能量,又能消除社會分歧,讓人們達成對愛與正義的共識,正確地表達自己的善意。隻有這樣想象性主題的價值判斷才能逐步顯現,讓觀眾樂於接受,最終節目的價值取向才會更正確更內涵地沉澱在觀眾心裡。
(作者系江蘇師范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李蕾.夢想星搭檔:舞台新亮點公益總關情[N].光明日報,2013-11-15.
[2] (美)斯蒂芬·李特約翰著.史安斌譯.人類傳播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