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長裙輕舞翠竹間

金春華 王慶麗 朱映歸 劉斌

2015年03月19日08:29  來源:浙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進中國·精彩故事】長裙輕舞翠竹間

   陽春三月,記者來到縉雲縣新建鎮魚川村,沿著一條蜿蜒崎嶇的山路,穿過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竹海,找到了縉雲縣山川綠野竹蓀示范基地。這裡種植的竹蓀平均畝產值達8000多元,是單純種植毛竹收入的3倍多。

   上午10時,幾個工人正在一塊空地上做“銅鍋飯”。新鮮的大米加上適量的山泉水后放入一隻隻黑色的小銅鍋中,再把銅鍋放在柴火上煮上一段時間,便成了他們的午飯。背后,一壟壟剛剛挖好的淺溝裡鋪著一層層黃褐色的粉末狀物。

   “這些粉末是由木屑、竹屑、木糠加上石膏攪拌而成的‘基肥’,提供竹蓀生長所需的營養。”種植戶王軍峰介紹說,“今年,我們採用了一種新方法:把收來的廢角料先堆在一起發酵幾個月,更利於竹蓀菌絲的吸收,最后也可以成為毛竹的肥料,一舉三得。”

   竹蓀,一種寄生在毛竹根部的食用菌,長成時,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2012年,尋求發展竹林經濟的王軍峰在參加縉雲縣林業局舉辦的一次培訓中得知有這麼一種菌類,感到“眼前一亮”。他說:“我們魚川村是有名的‘竹海’,全村有1萬多畝竹林。竹蓀適宜在竹園種植,技術相對於種植香菇等其他食用菌更為簡單,且不佔空間,價格也不低,正是我們謀求發展的突破口。”

   當年3月,在麗水市林科院副院長應國華和縉雲縣林業局專家的幫助下,王軍峰在自家的竹園裡種上了20多畝竹蓀。“‘竹—菌模式’不僅讓竹蓀長得個頭大、品相好,還改善了竹園的地力。”王軍峰笑著說,“加上挖溝的過程中還鬆了土,使得來年竹筍產量可以翻番。”

   三四月份挖溝、下料、放菌種,6月中旬開始採摘,可採3批,直到10月。每畝每年收鮮竹蓀800到1000斤。10斤鮮竹蓀加工成一斤干竹蓀,每公斤干竹蓀批發價400元左右,王軍峰的“竹—菌模式”一下子打響了。

   “2004年,我們村裡成立合作社,專門生產筍干,產品有些單一。現在,有了竹蓀,社員們感覺市場一下子寬了很多。”王軍峰介紹說,魚川村共800多戶人家,有121戶參加了合作社,竹園就是大家的“衣食父母”。因為試種成功,接下來幾年內,竹蓀就真成了合作社竹園裡的“菌中皇后”。到2014年年底,該竹蓀基地的累計銷售額已達172余萬元,實現利潤86余萬元。

   說話間,村民王壽彭走了過來,手裡捧著幾顆竹筍:“這是上午挖溝的時候挖出來的,正好可以湊個菜。”今年63歲的王壽彭一直在家務農,對他來說,自從合作社開始種竹蓀,他就多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由於竹蓀的生長特性,需要種在坡度較緩、澆水方便的地方,而且每一塊地在種過一批竹蓀后需要隔3到5年后才能再次種植,王軍峰就在合作社260多畝的竹園中輪流著換地種。也因如此,每年的挖溝、下料,加上平時的澆水、長達4個月的採摘期,人工變得不可或缺。男工130元左右一天,女工80元左右一天,2014年僅種植竹蓀一項,合作社支出的人工費超過17萬元。

   “早上7點出門上山,肚子餓得比較早。”王壽彭邊說邊回到燒飯的地方。工人們用竹子做的鉤子拎著各自家的銅鍋,三三兩兩坐在地上,打開早上從家裡帶上來的菜肴,有說有笑地吃了起來。在消散的炊煙和陣陣飄來的米飯香味之間,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個林中仙子,拖著長裙,在綠竹叢中翩然起舞。(金春華 王慶麗 朱映歸 劉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