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小報”與明清《京報》創始背景、社會環境比較
(一)宋代“小報”創始探究
1.“小報”的起源。宋代是我國古代報紙發展的鼎盛時期,不僅有大量發行的官報,還出現私人發行的民間報紙——“小報”。“小報”始於北宋,盛行於南宋。據清人徐鬆編輯的《宋會要輯稿》所收北宋奏章“聞諸路進奏官報狀之外別錄單狀”的記載,所說進奏官在官報之外,另外抄錄的“單狀”就是所謂“小報”。
2.創始時期的社會環境。宋代“小報”是社會動蕩不安、內憂外患的產物。首先,宋朝在政治、軍事方面都表現得孱弱無力。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下,社會各階層人士為維護既得利益都需了解形勢發展、政治動向與邊防實況,以便採取相應措施。此時“小報”的編寫者們抓住時機,突破官報的傳播范圍,開始私下經營“小報”,滿足市場需求。其次,宋代經濟教育方面發展強勁,國民素質大為提高,這為“小報”的發展提供了成熟的社會環境。再次,宋代是我國歷史上刻書印刷的黃金時代,技術的保障使得“小報”大批復制成為可能。同時宋朝“士”階層空前壯大,成為“小報”最中堅的讀者群。
(二)明清《京報》創始探究
1.《京報》的起源。明朝中葉,政府允許自設報房,傳抄部分“邸報”,即產生《京報》。關於《京報》的起源,戈公振先生在《中國報學史》中提到:“據北京報房中人言,清初有南紙鋪名榮祿堂者,因與內府有關系,得印《縉紳錄》及《京報》發售。”中國古代報紙沒有統一、固定的報頭,所謂“進奏院狀”、“邸報”、“朝報”、“小報”等都是概稱,從《京報》起,開始有了比較固定的報頭,成為一種類型報紙的專稱。“《京報》因在北京出版,故名‘京報’。”②《京報》興起於明代中葉,停刊於1912年民國成立時。
2.《京報》創始時期的社會環境。“小報”屢禁不止盛行於民間,使得政府難以控制,而朝廷也希望有人拿官報售賣,助於宣傳。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政府允許民間自設報房,翻印部分邸報稿件,公開出售,這就產生了合法民報——《京報》。可以看出,首先,《京報》的出現是兩個積極性結合的結果,一是朝廷要擴大宣傳的積極性,二是報房要賺錢的積極性,兩者相結合就出現《京報》﹔其次,明清時期出現商品經濟的萌芽,印書房的老板們受到商品經濟的啟示,開始印報紙賣。“從16世紀初的明代中葉開始,當時在京師北京出現了最早的一批爆發,隨后南方一些省會及都市如南京、蘇州、杭州等也相繼出現了報房。”③報房的大量出現,為報業發展提供技術上的革新,也使《京報》印刷發行量較之前大大增加﹔最后,社會對信息的需求促使報業蓬勃發展。由於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人們越發需要新聞來指導生活,特別到清朝,到中國來的外國人增多,西方各種觀念、文化開始在中國傳播,光靠政府的官報解決不了問題了,人們需要看報紙。
(三)二者的創始時期比較
比較宋代“小報”和明清《京報》的創始背景、社會環境,宋代“小報”帶有鮮明的非官方色彩,它是在官方的禁令下發行的。“小報”始終是以非法非官方的姿態在民間傳播的,隨時都會遭到朝廷的查禁,發展路途坎坷,生存環境惡劣。而明清時期的《京報》則是合法的民間報紙,得到了官方的授權,可以名正言順地印發報紙,有著良好的發展環境。
宋代“小報”與明清《京報》發展情況的異同
(一)相同之處
首先,宋代“小報”和明清《京報》都是中國古代報紙的一種形式,產生於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作為非官方、民辦的“小報”和《京報》依然要和當時的封建統治者保持一定的聯系,受他們的制約。
其次,“小報”與《京報》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民眾的意見和需求。相比邸報,二者突破了官方的信息控制,報紙的形式和內容都更為先進。且在報道內容方面,“小報”和《京報》重合度較大,均以朝廷的政治軍事動態為主。二者的內容大致包括兩大類型:一是與朝廷官報相類似的新聞信息﹔二是官報未報但讀者可能會感興趣的其他信息。
再次,二者均是盈利性質的商業報紙。宋代“小報”是民間私自印發的,有時隱稱“新聞”公開沿街叫賣。《京報》訂閱和零售成為其主要的發行方式,且以京城為主發行地,《京報》報房每日派人送報上門。
最后,從報紙發展歷程來看,“小報”與《京報》從誕生到結束,持續的時間都不算短,“小報”有近千年,《京報》也有四百年歷史。但二者都發展不快,形式內容變化不大。
(二)不同之處
1.媒介環境不同。明清《京報》與宋代“小報”相比,新聞自由度減少、採編主體性更小。《京報》內容多為邸報的翻印,形式上以朝廷政令、奏折為主,這也使得《京報》類似於官報,帶有政治色彩。封建社會晚期,《京報》常選擇有利於維護統治者的內容發行﹔反之,就不予發行,這是由專制政權的性質所決定的。
2.內容特征不同。從內容的真實性來說,宋代“小報”屬於民間私自刊發,沒有把關人,所以內容有真有假。杜撰、造假成為“小報”日常報道的小菜,編造皇上詔書、密令更是時常發生。而明清《京報》是官方授權下的民間報紙,它刊發的內容仍需官方審核,真實性更高、更可靠。
從報紙內容來說,“小報”相對《京報》更具時新性、更豐富。官報不能、不敢、不准報道的,“小報”勇而為之,報紙內容更受老百姓歡迎。相比之下,明清《京報》則需要多方審核,內容較為官方,可讀性差。
3.發行特點不同。明清《京報》報房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專業新聞機構。報房出現於明代,興盛於清代,其由民間私人經營。《京報》報房的主要職能是採編新聞、印刷、售賣報紙,類似現代報社機構的職能,而報房人也似今天報社機構的工作人員。相比較,宋代“小報”的發行並沒有成熟的行業性,從“別錄單狀”開始,一直以一種非正式、非行業的方式進行,沒有專門的從業人員,其發行人多為邸吏、使臣、書店主人等。
4.報紙性質不同。《京報》雖可公開發行,但性質仍屬於古代報紙的范疇。有以下兩個原因:其一,明清《京報》內容上完全是官文書﹔其二,基本上沒有報館自己採寫的稿子,沒有自己的言論。宋代“小報”雖被禁止,但是其在採寫編評上已經小有進展,與其它類型的報紙相比,它更接近近代報紙。
結 語
宋代“小報”與明清《京報》作為兩類民間印發的報紙,二者都在不同時期改變了封建官報壟斷天下的局面,使得新聞傳播活動不再專屬於官家,也讓諸多士大夫更多地獲取時事政治信息,並且讓民間報業走向市場。但二者是不同時期中國報業發展的產物,因此身上帶有不同時期的特征。不論是官方嚴厲禁止的“小報”,還是同樣作為官方輿論工具的民間報紙《京報》,二者都是中國古代報紙發展進程中的裡程碑。
(作者單位: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①戈公振:《中國報學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②③劉家林:《中國新聞史》[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④朱傳譽:《中國新聞事業研究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⑤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簡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⑥倪延年:《中國古代報刊發展史》[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