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德清戶改:一碗水端平

2015年03月25日07:55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德清戶改:一碗水端平

  長期以來,一紙薄薄的戶籍,如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橫在農民和城市之間。

  作為浙江首個獲省政府批復同意實施戶籍制度改革的試點縣,德清縣從2013年9月30日起,開始了突破城鄉二元體制的改革探索。在德清,43萬城鄉居民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沿用了近60年的“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稱謂正式退出歷史舞台﹔依附在戶籍上的33項城鄉差別政策,已有30項全面並軌,並建立了新居民積分管理制度。

  先行先試,逐步消除政策差異

  戶籍制度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充分調研、反復推演的基礎上,德清縣創造性地提出了“先確權、再戶改”的改革思路,在取消戶籍劃分前,先行對農村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村集體資產收益權、宅基地這三項權益進行確權,讓改了戶口的農民“農村利益可保留、城鎮利益可享受”。

  兒孫繞膝,住著小別墅,61歲的武康鎮宋石村村民陳阿芳生活很愜意。作為德清村集體股份改革試點村,宋石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把集體資產量化,平均分給村民,陳阿芳家6口人分到了6股。指著大紅色的股權証,陳阿芳笑得合不攏嘴:“年年能拿到分紅。有了它,就像吃了‘定心丸’。”

  戶籍,承載著大量的利益。德清縣委政研室主任胡國忠坦言:“利益調整是衡量戶改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最大難點。”為此,德清縣在充分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公共資源承載能力的基礎上,每年新增靜態財政投入7000萬元,逐步消除與戶口性質挂鉤的政策差異。

  鐘管鎮東壩兜村村民蔡雲標,在一場交通事故中被撞成了9級傷殘。根據戶改后的新情況,法院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依據,判定他獲得傷殘賠償金12萬余元。“聽法官說,如果按‘農民’的老身份,隻能賠到5萬多元。”蔡雲標說。2014年以來,德清法院已按照新標准判決相關案件90起。

  三個確權,更多資源變成收入

  在新安鎮下舍村稻田裡遇到種糧大戶沈炳水時,他正在興致勃勃地擺弄著新購置的收割機。

  去年,沈炳水承包了500畝農田,種植水稻和小麥。同年10月,村裡給辦好了土地流轉經營權証。憑著這張証,他從銀行貸到了20萬元。“我投入40多萬元,新添了收割機、插秧機等一批農機設備,這張經營權証幫了大忙。”沈炳水開著新機器,又忙活開了。

  戶改帶來的紅利,德清農民有許多沒想到。

  從去年6月起開始運行的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中心,是德清縣專為農村“三權”流轉交易打造的公共服務平台。中心副主任周偉國說,戶改中的“三個確權”,實現了農村資產資本化、農村資源市場化、農民增收多元化。

  德清縣金融辦副主任丁金偉說,截至目前,全縣已有10家金融機構開展農村“三權”抵押貸款業務,惠及12個鄉鎮1092戶,9類權種開展交易,“三權”抵押貸款突破3億元,全部用於農業生產和改善農民生活。

  對於去年9月拿到了全市首張農民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營業執照,新市鎮城西村村支書高榮富很得意:“有了這張執照,村裡的土地承包權流轉、托管和投資,就有了法律依據。”

  來自德清縣農業部門的數據顯示,至去年底,全縣160個村都完成了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確定股東30.01萬人,發放股權証9.07萬本。“三權到人、權跟人走”,讓德清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還增加了土地流轉分紅、集體經濟股權分紅、房屋出租等財產性收入。該縣土地流轉率達75.2%,每畝每年流轉均價為1000元﹔西部山區農房出租價格每年每幢平均達3.5萬元,帶動農民增收1.83億元,人均增收5937元。

  賦權增利,公共服務邁向一致

  “拎包就可以入住,租金還便宜,同一地段其他出租房起碼要貴5倍。”對於設施齊全的新房子,武康鎮燈塔村村民沈偉國特別滿意。

  通過參加公租房搖號,沈偉國搖到了位於德清縣最大的綜合性保障小區德欣家園的一套新房,面積69平方米。沈家成為當地首戶入住公租房的農村居民。

  德清住房保障中心政策法規科科長馬驪說:“戶改后,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由之前保障城鎮戶籍居民擴大到全縣所有戶籍居民。”

  一個消息,讓家住武康鎮上柏村的劉娟很是高興,父親的大病報銷已經出來,共報銷31185元。“要是在前年隻能報銷2.04萬元,醫保並軌減輕了我家不少負擔。”劉娟說。

  德清縣人力社保局副局長傅小亮介紹,從2014年1月1日開始,德清“城居醫保”與“新農合”並軌運行。“估算下來,新醫保與原‘新農合’相比,保障水平提高了5到8個百分點。”

  德清縣副縣長、縣戶改領導小組副組長陳健說,在戶改中,德清以“就高不就低”為原則,逐步根除依附在戶籍性質差異背后的不同待遇,努力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碗水端平”。

  統一低保標准,是德清戶改的一大亮點。德清縣民政局副局長施敏嫻說,戶改后,農民低保由原先按城鎮居民標准的75%改為按統一標准發放,人均月補助由228.83元提高到308.59元,惠及1839戶3983人。經過去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提標,農村低保戶和城鎮低保戶一起提到了每人每月540元。

  記者了解到,因為戶改,除了與城鎮居民一樣的社會救助、住房保障、基本醫保等社會保障外,德清農村居民還享受到了義務教育、失業保險、就業扶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德清縣委常委、縣戶改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雄偉說,德清將以“人的城市化”為核心,進一步健全配套政策體系,加大改革項目落地力度,讓農村居民真正“進得來、安得下、融得進”。(本報通訊員 王力中 李曉俊 本報記者 嚴紅楓)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