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北大學生寫網文遭遇水土不服 網絡文學能教出來嗎

2015年03月30日07:30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網絡文學能教出來嗎

  朋友學習茶道,講究真是不少。搞得煞有介事,滋味沒見多好。  作者:劉樹勇 微博:http://weibo.com/u/1454064140

  日前,一篇《北大學生寫網文遭遇水土不服》文章引爆網絡大戰,事件的起因是北大開設“網絡文學創作與研究”課程,選課的學生們參與實踐,寫網絡小說成績慘淡,遭到網友的嘲諷。直到今天,網絡文學依舊引來許多的非議。對北大學生“失敗”嘗試所引發的爭論,或許也正是網絡文學狀態的一種映射。對此,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早說:“今天的網絡文學,有點兒像晚晴時代的文學,數量非常大,同時又泥沙俱下,也同樣面臨著讀者的分眾。”

  被擴大的對立

  網絡文學很多時候被視為草根,而北大中文系,某種程度上顯然是和草根相對的、精英的象征。在許多關注者的眼中,北大學生寫網絡文學的嘗試,毫無疑問是失敗的,這給了網絡文學的愛好者和作者們反擊的機會。

  網絡文學的成績,和訂閱、收藏的人數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一部或者幾部的作品成績不好,是否真的就意味著北大學生的嘗試失敗了呢?楊早並不這麼認為,他說:“談不上必然,單純地看作品,可能在創作上有失誤,沒有把握准確網絡文學的特點,但並不是說這就一定能推導出北大學生寫網絡文學失敗了這個結論。”

  “之所以產生這麼大的反響,更多還是因為北大這個名字的關系。”楊早說:“其實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人進入到網絡文學的江湖裡,也有無數的人因為沒有找准對應的讀者,而遭遇同樣的命運。”

  某種精英和草根之間對立的觀念,影響著人們的判斷,楊早說:“網絡文學新生不久,在體系上可能還不完備,同時又有商業化的色彩,和傳統的文學創作確實有一定的距離。但這並不能說它天然另類,不應該把對立的觀念擴大。事實上,據我了解,北大這些參與創作的學生,之前都有很長時間追看網絡文學的歷史,應該說他們和普通的愛好者、讀者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可能在分析研究時、在寫論文時會用到一些文學理論。”

  對於北大學生的網絡嘗試,楊早說:“我不認識那些學生,但跟邵燕君老師很熟,我之前就聽他說過這個事情,他說研究者應該進入到裡面,自己嘗試一下。這個想法非常好。”

  研究者進入到網絡文學世界,顯然值得贊賞,楊早表示:“實際上,能夠進入到網絡文學的創作中,已經是好事,這並非加深對立,而是在消融和互換。我並不贊同把精英和草根對立起來,更不要固化這種對立,固化網絡文學就是草根的觀念。”

  雞同鴨講的文學

  不應該對立的對立,既然產生了,必然有它的理由。在報道中,北大學生和老師所表現出來一些觀點和態度,其實也隱隱在把自己和普通的網絡文學創作者隔離開來。

  有學生說:“我們想把傳統文學的一些優秀的東西帶到網絡文學裡。”主持“網絡文學創作與研究”課程的邵燕君老師也說:“當務之急是打破主流文學與網絡文學的壁壘。”並表示“把傳統過渡到網絡時代”、“希望去做文學、文明的引渡者”。

  這樣的態度值得尊敬,但對於另外一面的網絡文學創作者和愛好者來說,多少會給他們一點兒高高在上的感覺,這可能也正是當北大學生作品成績不好時,引發眾多吐槽的原因之一。楊早認為:“邵老師的想法,有點兒從網絡文學中找出大師的意思,就好像從武俠中找出金庸。這樣的想法其實還是用傳統的文學標准去衡量網絡文學,可能有點兒問題,但這也恰恰反映出我們現在所處的一種無奈的境地,即沒有一種可以評判網絡文學的標准,所以研究者難免會用傳統標准去衡量網絡文學。”

  問題在於,網絡文學絕不僅僅是一種發表在網絡上的文學,它和傳統的文學確實存在著差別。楊早說:“我曾經聽有的學者說過一些經歷,他們和作者一起開會,往往出現雞同鴨講的問題,學者們談人物塑造、情節的安排、語言的運用等等,而作者們談的是商業,是盈利。”

  在過去的時間裡,不論是一些學者對網絡文學的批評,還是網絡文學作者對傳統文學創作者乃至研究者的不屑,都在証明著矛盾存在的現實,楊早說:“這次事件就是一個代表。研究者用傳統的文學標准去衡量網絡文學,就會發現,網絡文學沒有什麼可看的,比如,網文作品大多平鋪直敘,倒敘、插敘之類的手法基本上沒有。而網絡文學的愛好者和作者們可能會想,既然你覺得不好,那麼你來用我的方式試試,看看效果如何?”

  精英、嚴肅

  還是草根?

  網絡文學是一個大江湖,它自行其是、奔騰不息,卻又帶動著一切和文學相關的話題,比如精英和草根的對立。有人認為精英文學的創作者和研究者高高在上,努力地掌握著文學的話語權和裁判權。也有人認為網絡文學根本不必去管別人怎麼評價,市場就是最好的評價。還有人認為,精英或者草根,嚴肅或者通俗,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所有的嚴肅文學起初都是通俗,所有的精英原本都是草根,唐詩宋詞如此,《紅樓夢》亦是如此。

  到底有沒有精英和草根、嚴肅和通俗的分野?楊早說:“說所有的精英文學原本都是草根文學,這是一種倒推法,它是沒有邏輯的,反過來說,是不是草根就一定會變成精英,這顯然不可能,所以這是一個不成立的逆命題。有多少紅極一時的作品,最終湮沒無聞。那些經典誕生的時候,同時代有多少作品,留下來的有幾個?”

  嚴肅和通俗之辯,同樣也並非憑空產生,楊早說,“嚴肅文學和精英文學,相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指向一種為文學而文學的方向,為了達到文學性的升華、文學價值的提高而創作。因此,有時候就會相對排斥商業化。兩者的不同在於,嚴肅文學有一定的教化因素,而精英文學可能更注重個人體驗的表達。”

  網文則是另外一種,楊早說:“周作人曾經把文學分為兩種,載道、言志,現在看來有點兒簡單化,還有一種,就是謀利。三種各有極端,但又並非涇渭分明。於網絡文學而言,一開始是為了謀利,它有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但在到了后來,慢慢也開始傳達一些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即可能是載道,也可能是言志。我研究網絡文學,確實有此發現,剛剛進入時,可能會是那種小白文更能適應市場,但作者在進步,網文在發展,很多作者也開始在作品中灌注一些個人的東西,所以它們之間的區別存在,但並不固化。未來網絡文學中出現絲毫不比純文學差的作品,也並不是不可能的。”

  唯有中國有江湖

  一個顯著而又少人關注的問題是,互聯網連通世界,但是網絡文學卻獨獨在中國花開遍地,甚至也隻有在中國有網絡文學這個獨特的稱呼。

  楊早認為這和中國文學的特殊環境有關,他說:“在歐美,商業文學也非常發達,像斯蒂芬·金的作品,也放在網上讓人下載,但並沒有網絡文學的說法。同樣的,嚴肅文學的說法在國外也沒有。”

  網絡文學這個名詞的誕生,其實是和嚴肅文學相對而生的,楊早說:“以前的文學,層次分明,而且有一條明顯的晉升通道,比如莫言這一代的作家,他們原本各有不同的生活,通過在刊物上發表作品,獲得不同層次的回報,最后轉為專業的作家,基本上絕大部分作家都很難脫離這個渠道。在網絡文學誕生前,曾經出現過專欄作家,但是力量並不強大,沒有對這種作家養成的渠道產生沖擊。直到網絡文學誕生,它強大的吸附能力和商業能力,迅速吸附了全中國新一代的寫作者。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天生產的文學產品達到7億字,有2000萬以上的人在從事網絡文學的創作,這等於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渠道和作家養成體系。一個寫作者,初入時從小白開始,慢慢積累讀者,到成為大神,就算是出頭了,當然大神很少。”

  至少在現在,網絡文學世界和傳統文學的世界依舊保持著平行的狀態,楊早說:“作協也曾經招攬過一些網絡作家,但不算成功,並沒有改變平行的格局,因為評判兩者的標准完全不同。我們知道,茅盾獎不大可能給網絡文學作品,而傳統的作家也很難在網絡文學中分一杯羹。”

  傳統的作家世界試圖收編網絡文學,網絡文學卻依然固我,不太有興趣。但這並不表示,網絡文學已經成熟,雖然它有光明的未來。楊早說:“目前來看,網絡文學的分級還很模糊,受不受讀者歡迎是唯一的標准,這也是北大學生的創作被認為失敗的原因。當然這樣平面化的形態不會長久,在未來,網絡文學可能產生內部的分層,不求通吃,而是逐漸尋找到各自適合的讀者群體,同時,在滿足謀利的目標之后,也會注重載道、言志。”(記者 周懷宗)

  楊早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民國了》、《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等。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