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湖南長沙縣的新追求——創建零碳縣

2015年04月03日08:02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湖南長沙縣的新追求——創建零碳縣

湖南省長沙縣是中西部排名第一、全國第七的工業強縣,也是排碳大縣,卻大膽提出了創建全國首個“零碳縣”的目標。

零碳?假的吧?能做到嗎?這是許多人聽過“零碳縣”后的第一反應。

今年3月,記者走進長沙縣,感知它在“零碳”路上邁開的步伐。

工業大縣的零碳構想

“零碳並非無碳。‘零碳縣’是指長沙縣行政區劃范圍內,通過統籌規劃,應用減源增匯、綠色能源替代、碳產品封存、碳交易及生態碳匯補償等方法,抵消碳源,使碳源與碳匯代數和等於零。”長沙縣委書記楊懿文解釋道。

這其中的碳,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每天都在產生,也在被轉化,但是轉化的速度趕不上排放的速度,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越積越多,這也是長沙縣的天空不那麼澄澈的原因之一。

然而,長沙縣渴望著湛藍的天。2014年,長沙縣首次委托長沙環保學院對全縣碳源碳匯進行了普查,發現:2013年與2012年相比,GDP總量增加了近100億元,但碳排放總量隻增加4.82萬噸,萬元GDP碳排放量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呈現出下降趨勢。

“這說明在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雖然控制年度碳排放量增長有困難,但是如果節能減排措施得力,萬元GDP碳排放量增長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年度碳排放量增長,在節能減排的同時,要尋求除森林碳匯之外的新碳匯。”楊懿文激動地說。

以2013年為例,長沙縣碳排放量為550萬噸,其中生態系統吸收55%,節能減排消化掉21%,新能源替代消化掉20%,碳產品封存消化掉4%。地處湖南“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核心地帶,長沙縣在嚴格控制碳排放量的同時,縣域經濟不但沒有放慢發展速度,而且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碳產品封存約需6000萬元,長沙縣可以承受。

“長沙縣是工業大縣、碳排放大縣和全國十強縣之一,有責任認真對待碳排放問題。如果長沙縣能夠成功創建‘零碳縣’的話,那麼全國2800多個縣也都可以復制我們這種模式,這對全縣乃至全國和世界都是一種貢獻。”楊懿文說起“零碳縣”這一目標背后的動機。

新“賣碳翁”駕馭高碳

楊懿文的設想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物學教授、精細化工專家雷學軍不謀而合。雷學軍的專利——會“捉碳”的“綠心速生草”,正好能幫助楊懿文靠近零碳的目標。

綠心速生草像甘蔗一樣粗壯,兩三個月可長四五米高,刈割后比韭菜還長得快,一年能長五六季,其50年的生物質總量和碳儲總量,是相等面積森林的100~150倍。長沙縣跳馬鎮田心橋村是世界第一個速生草本植物碳轉化封存的科研示范總部基地,雷學軍和他的一撥弟子就在這裡“捉碳賣碳”。

“《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多次提到‘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我們通過種植屬於自主創新成果的綠心速生草吸收空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有機碳化合物,從而獲得大氣碳資源。中國質量認証中心認証:一畝速生草一年能吸收和固化14噸二氧化碳,一畝普通的森林吸收和固化的二氧化碳一年隻有1噸左右。”雷學軍自豪地說。

什麼是速生草固碳封存?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將大量的二氧化碳固封在植物體內。大面積種植一年多次刈割的速生草,實現大規模的碳收集、封存,可以大大降低碳收集、封存成本。

“去看看世界上首次封存的碳!”雷學軍帶記者來到一個院子裡。院子裡擺放著一台機器,一根長長的加熱鋼管連著一台粉碎設備和碾壓成形設備,雷學軍比畫道:“通過這個機器,把刈割下來的速生草碾碎烘干壓縮成形,制成碳產品。”

旁邊的玻璃箱裡整齊地排列著綠心速生草壓縮棒。這是世界上首次封存的6.88噸碳產品,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准確計量的碳交易產品。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檢測,碳產品含碳量為49.1%,封存0.68噸碳產品相當於封存1噸二氧化碳。這裡等於在世界上首次封存了10噸二氧化碳。

雷學軍指著蔡建波等一批年輕的技術員說:“我們這些‘賣碳翁’賣出的碳可以做燃料、肥料和化工建材原料,還可直接燃燒發電,代替化石能源。”

能駕馭高碳就是贏家。 “此成果已獲得3項國際專利,實現了國際碳交易從虛擬到實體的飛躍,將科學地引導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新秩序的建立。”雷學軍對當好世界“賣碳翁”躊躇滿志。

全縣爭做“零碳”粉絲

楊懿文成了雷學軍的粉絲,更是綠心速生草的粉絲。長沙縣碳排放需要碳產品封存消化掉4%,而速生草固碳封存技術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需要。

2013年年底,零碳縣創建工作啟動。長沙縣聘請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中國質量認証中心編制了《長沙縣零碳發展規劃(2015年—2035年)》,並投資3.5億元推進速生草種植基地和固碳加工中心建設。

同時,根據碳普查的情況,確定了各單位的碳排放量,並申請將碳排放權交易納入排污權交易范疇,由縣裡每年安排引導資金補助企業購買碳產品,然后逐步過渡到企業根據自身排碳量購買碳產品,最終讓“碳交易”活起來,實現零碳目標。

此外,長沙縣還將圍繞產業低碳化、生活綠色化和碳匯規模化,啟動碳匯基地、零碳機關、零碳企業、零碳鄉村、零碳社區、零碳學校和零碳體驗館的建設。2025年前結合零碳建筑的設計與標准引導,建成10個零碳小區,同時選擇5個已建成小區,完成零碳改造﹔2025年前完成10個零碳鄉村的建設﹔2020年前,完成長沙縣零碳體驗館規劃建設工程。

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和政府官員將定期針對重點企業開展環保培訓活動,協助企業解決環保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企事業單位對外開展節能低碳宣傳教育活動,針對社區居民、在校學生等公眾宣揚綠色理念,在農村開展零碳宣傳教育。結合環境優美鄉鎮和綠色鄉村、兩型鄉村創建活動,舉辦環境課堂巡回下鄉活動,把低碳零碳理念傳遞到農村。

2014年12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經濟論壇“國際對話——中丹(丹麥)零碳對話”上,長沙縣與來自聯合國、丹麥政府和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國環保部的相關代表就“零碳”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長沙縣打造中國第一個零碳縣的創新理念、路徑和模式得到了中外各方的高度評價與稱贊。

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說:“‘零碳’不光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可再生能源行業,更是所有東西都要圍繞這個進行融合,整個社會都要向可持續發展進行發展,並且要把發展和能源消耗脫鉤。丹麥可以做到這一點,我相信中國也一定能做到這一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高級政策顧問珊曼莎說:“長沙縣能用一個綜合、全面的方式來推進零碳的概念,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很多創新的地方。希望長沙縣能成為中國和世界零碳發展的一個范本。”

環保部科技標准司副司長劉鴻志說:“長沙縣零碳路徑的探索值得大力推廣。其做法實現了以低成本解決高碳經濟的難題。最為重要的是,長沙縣零碳模式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好路徑,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不斷節能減排。”

(本報記者 唐湘岳 龍軍 本報通訊員 楊文)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