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揚子晚報記者 蔡蘊琦 攝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吳俊
不久前“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到南京為2014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頒獎,他再次走上東南大學“講壇”,一手插進褲袋,一手拎著話筒,以招牌式的調侃口吻“開場”:“我現在看到美女還會心動,這說明我還青春。”這一開場,東大上千人大禮堂掌聲雷動。1個小時演講,掌聲響起20多次,95后學子對俞老師的崇拜不亞於任何一位到訪的“大腕”。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是他“粉絲”,“顏值”不高的俞敏洪“魔力”何在?在之后跟他的面對面中記者試圖尋找到答案。
“每天再忙,讀書不能少於50頁。”這是俞敏洪的讀書習慣,今年1月1日到記者採訪他時,不到3個月的時間,俞敏洪一共讀了60多本書。俞敏洪慶幸書本將自己從自卑中引領出來,“沒有一直自卑下去。”
“新東方創始人”、市值5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老總、耿丹學院理事會理事長,屬於俞敏洪的頭銜有許多。不過,很多人知道他的故事應該是來自影片《中國合伙人》,黃曉明扮演的成冬青以俞敏洪為原型,土得掉渣的成冬青,在大學裡穿著印有中國兩個字的背心和藍色運動服真的不忍直視。
記者面對面見到的俞敏洪跟電影裡呆萌的成冬青相差很遠。專訪安排在晚上7點半,從北京到南京馬不停蹄10個小時的俞敏洪見面第一句話便是:“你們吃飯了沒有?”身家、喝酒、足球……一個又一個隱私的提問“拋過去”,真實誠懇地回應過來。他說,在北大的幾年不是“呆萌”,而是自卑。1962年出生於江陰農村,1978年、1979年高考兩次失利后,1980年走進北大西語系,俞敏洪的心裡埋下了深深的自卑感,“這點我不如馬雲,馬雲在學校追到了校花,我在北大讀書,別說是校花,連長相普通的女孩也不敢追。”他打趣道。
看完電影,很多人對成冬青前后的巨大轉變感到“莫名”,有網友說“怎麼就一下從愣頭青變成沖出國門敢與美國人叫板的精英?”電影中沒說到的,俞敏洪揭開了謎底。“我有很好的看書習慣。我在北大的時候一年讀200本書,什麼書都拿來讀,這樣多種思想沖擊碰撞以后,你才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你就能成為世界上優秀思想的集大成者。隻有書中的思想才能夠引導你走向未來。如果你的理念覺得你是一個自卑的人,你就是一個自卑的人。”俞敏洪慶幸書本將自己從自卑中引領出來,“沒有一直自卑下去。”
“每天再忙,讀書不能少於50頁。”這是俞敏洪的讀書習慣,今年1月1日到記者採訪他時,不到3個月的時間,俞敏洪讀了歷史、哲學以及現代商業潮流和未來世界發展方向的書60多本,做了三萬多字的讀書筆記。記者驚嘆之余也很好奇,忙得恨不能分身的俞敏洪哪來的時間讀這麼多的書?“早上在北京高鐵站等車時就可以讀書。讀書的時間擠一擠會有的。”俞敏洪給自己定了個雷打不動的讀書時間:每天晚上11點到12點半。俞敏洪家裡有上萬本書,每一層樓都有書架,出版社隔三差五送來新書,“我讀書的速度還是比較快。有的書翻翻就完了,有的書要精讀。”
“如果我有一段時間不跟人打交道了,我就會變得很難受。所以,我一個月中就會組一兩次局,以吃喝玩樂為誘惑把他們招過來,和他們邊吃邊聊,就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
“別看馬雲長成這樣,他覺得自己長得特別帥,比李彥宏還帥。”在東大開講,俞敏洪幾度拿馬雲“開涮”,李彥宏、柳傳志等“大咖”一一被“點名”。在記者看來,“開涮”絕不是“胡侃”。“我和馬雲是很好的朋友。”俞敏洪說,之所以發現我還有一些思想,就是因為周圍有一批有思想的朋友。“如果我有一段時間不跟人打交道了,我就會變得很難受,所以,我一個月中就會組一兩次局,以吃喝玩樂為誘惑把他們招過來,和他們邊吃邊聊,就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
俞敏洪說,他的朋友圈不斷變化。“我在進北大以前,我的朋友都是農村小孩。進了北大以后,我的朋友都變成了北大的同學,那層次就高了一些。畢業以后留在北大教書,我的朋友就變成了北大的老師,北大有很多年紀大的,有智慧的老師,我當時作為一個小老師,和他們接觸的機會也會有很多。”后來離開北大創辦新東方,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孤單,“新東方的老師都比我年輕好幾歲,所以他們是從我身上吸取營養,我有種被他們吸干了的感覺,而我從他們那邊吸取得比較少,這個是很危險的。過了幾年我覺得不行,我身邊必須有一批人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比我水平高,思想、學術、教研、發展,必須比我強。我就跑到美國把我的同學招回來。王強、徐小平就回來了,他們在國外深造過,水平就比我高很多。我把他們招回來,就可以在他們身上學東西,總是有人比你水平高,這樣你才能成長。”說起交友經,俞敏洪說要“准”,“要交對你有用的、人品比較正直的朋友,不能只是吃喝玩樂的朋友。”
對待朋友要“暖”,“讓周圍的人覺得你這個人就是誠信可靠,有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你,有困難的時候就會有無數的人來幫你。這個好處也許不能明天就給你回報,十年以后就給你回報,但一定會有回報。”2012年,在美上市的新東方因遭SEC調查和渾水質疑,股價在兩個交易日內累跌70%,每股跌至9.50美元。俞敏洪組了個飯局,把朋友圈的大佬們聚到一起,飯桌上某位大佬開門見山,“新東方報表到底有沒有造假?”俞敏洪正色:“以我的個性會做這樣的事嗎?”“不會。”第二天,3億500萬美金買入新東方救市,一解燃眉之急。
“4個億我可以支持400個創業項目,這中間一定會有人做成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那我就是未來企業家之父啊。做400個,估計有50個還是可以做成功的。”
“我的理想是階段性的,剛大學畢業那會,想要賺錢,沒錢老婆看不起啊。”創辦了新東方,俞敏洪想著怎麼做大做強。“目前的理想是,用自己的錢,幫助別人,做點有意義的事。”
2014年,俞敏洪成立一個基金支持年輕人創業,“結果在朋友圈裡一召喚,送錢當LP(有限合伙人,出錢,不參與具體投資)的朋友不少,華誼王中軍、蒙牛創始人牛根生等等都在其列。很快我們就聚集了4億人民幣。”這個基金已經支持了100個創業項目,“有50個已經玩完了,創業者說‘俞老師,我沒錢了,拜拜。’。”
在俞敏洪看來,錢沒了沒什麼大不了。創業最主要的是堅持。“我還是非常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高考考三年,你根本就不知道希望在哪裡。新東方22年了,我還在堅持。中間有無數的艱難困苦都扛過來了,你堅持下來了可能就有成果。”在關鍵的時候人生要善於舍得。“我要舍不掉北京大學的教學崗位和安逸的生活,我就不可能有新東方,馬雲和我一樣的,他舍不得的話,他就不可能有現在的阿裡巴巴,他比我還要堅韌不拔。他做第五個公司才做成了阿裡巴巴。”如果舍不得現在優越的拿工資的生活,你怎麼能創業呢?創業意味著要不就成功,要不就一無所有,你要有這樣的勇氣才行。
俞敏洪樂觀地計算,如果投100萬一個項目,一千萬就是10個,一個億就是100個,“4個億我可以支持400個創業項目,這中間一定會有人做成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那我就是未來企業家之父啊。做400個,估計有50個還是可以做成功的。”
在我們採訪他時,還有兩名學生“沖過來”遞交了創業計劃書,“我把創業書交給團隊,由他們來判斷是否靠譜,未來發展有沒有可行性,隻要計劃書靠譜並打動我,我們出機票,把學生請到北京跟我談,談得好立馬給錢。”
快問快答
Y=俞敏洪
C=蔡蘊琦
C 2016年SAT考試的“變臉”會越來越難嗎?
Y 2016年SAT考試的“變臉”牽動萬千家長的神經。SAT,全稱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由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主辦,SAT成績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名校學習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改革后的SAT將重回1600分時代。“據我所知,SAT改革,一方面是內容改革,另一方面是考試方式的改革,未來計算機化的考試可能會佔比較大的比重。”俞敏洪認為,現在的SAT考試形式比較落后,改革是勢在必行,否則無法適應世界發展的需求。
“未來,考生必須實實在在的學習,投機取巧的方式越來越不可用了,現在還是有點投機取巧,包括有的時候,可以預先知道點題目,這種情況在未來不太可能出現。”對於中國來說,SAT考試會越來越難,“涉及到文化背景和歷史知識的內容越來越多。”考生需要提前准備SAT考試,過去准備1—2年,“未來提前2年開始准備一點也不過分。”
C 網友說您是“中國最有錢的老師”,您怎麼看?
Y 新東方市值50億美金,大部分是股民的,不是我的身家。
C 去年您接手了耿丹學院,說要籌20億基金請大師,20億籌齊了嗎?
Y 不需要籌,我自己可以出,未來5年、10年就有了。
C 您在朋友圈裡人稱“酒仙”,很能喝。
Y 還行,過去一頓能喝1斤多,現在年紀大了為了健康,一頓隻喝7、8兩。
C 您演講時幾次拿夫人“開涮”,網友說您是“妻管嚴”啊。
Y 呵呵,不叫“妻管嚴”,都是為了家庭和睦幸福。一個人最幸運的,就是找到一個一輩子最適合的女人或男人。在一起時既可以互相之間理解、懂得,同時要對你這個人全身心地接受,還能全身心地愛你、跟你一起過,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境的時候不抱怨、不刺激你,當你遇到失敗的時候,能跟你一起躺在地上一起失敗,這樣的人不容易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