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
4月6日,是“科幻教父”阿西莫夫逝世23周年紀念日,國內眾多粉絲在微博留言緬懷這位大師。其經典巨著《銀河帝國:基地》由讀客圖書引進以來備受矚目,創下科幻小說的暢銷紀錄。4月6日,正好是《基地》出版3周年,而這3年正好見証了科幻市場的變遷。昨日,記者連線採訪了讀客圖書科幻編輯許姍姍,以及在大陸的《銀河帝國》翻譯葉李華先生。
《銀河帝國》從遇冷到井噴
許姍姍告訴記者,2012年4月6日,在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這一天,《銀河帝國:基地》正式在國內開賣。當時對這套書的心理預期是在一年賣出30萬冊,然而,頭三個月的銷量隻有5萬冊。此后,讀客以一個半月推出一本的節奏推出了《銀河帝國:基地》系列的其他書。直至2013年11月,“基地七部曲”7本已經全部出版完畢。套裝一經推出,就登上了當當科幻小說榜的TOP1。在這一年,越來越多的讀者成為科幻小說的粉絲。直至2014年,電影《星際穿越》的走紅給科幻市場投了一枚炸彈。“《銀河帝國》以一天接近2000套的訂單量在瘋漲。”許姍姍向記者透露,現在科幻類作品的版權越來越難拿了,近一年,版稅更是翻了4~6倍,有的作品甚至翻了10倍以上。
卡梅隆讀后拍《阿凡達》
《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出版60年來,對人類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勢、前沿經濟學理論、好萊塢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導演盧卡斯讀了《銀河帝國》,拍了《星球大戰》﹔卡梅隆讀了《銀河帝國》,拍了《阿凡達》。
據許姍姍介紹,《基地》的故事設定於虛構的未來,人類散布在銀河系中的各個星球,但都從屬於銀河帝國的統治之下,一位心理史學家卻給出一個預言:帝國即將分崩離析,文明將會灰飛煙滅,為了維系人類這個族群,他不得不行動起來。好萊塢一直想翻拍這個題材,但卻一直無果,最近一次是索尼想要投拍同名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但這個項目最終無疾而終。值得慶幸的是,《基地》系列將被改編成美劇。她分析,《銀河帝國:基地》的開拍必將帶來科幻小說新一輪的熱賣。
電影圈大佬看重科幻大片
2015年,好萊塢科幻大片繼續狂轟濫炸,《復仇者聯盟2》、《星球大戰7》、《普羅米修斯2》、《終結者5》、《超人:鋼鐵之軀2》等大家熟悉的電影續集將陸續登上銀幕。《蟻人》、《明日世界》、《我是傳奇2》等新片也會在科幻市場分一杯羹。
2015年被媒體定義為中國的“科幻元年”。引人矚目的是,早前中影集團公布的24個電影項目中,三部制作成本極高的影片均改編自科幻題材作品《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微紀元》﹔而游族影業也正式宣布《三體》的導演、演員陣容和拍攝計劃﹔導演寧浩即將投入拍攝的新作《鄉村教師》,也是一部科幻片。這5部電影都是根據劉慈欣的作品改編而成。此外,張藝謀正在籌備他的首部英文科幻片《長城》,周星馳在忙他的第二部科幻片《美人魚》。而郭敬明、韓寒、陸川、郭帆等導演都表示了對拍科幻片的興趣。(記者 蔡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