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互聯網+服務業:近四成受訪者享受過上門服務

陳璐 孫震

2015年04月07日07:4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互聯網+服務業:近四成受訪者享受過上門服務

  在家足不出戶,隻需要在微信或APP上摁幾下,即可預約按摩、美甲、做飯、保潔等上門服務。最近,很多原本要在實體店裡享受的服務,均可以線上預約。“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發生裂變的形式之一正是如此,即借助線上資源來幫助線下做生意。這是當今創業的熱門領域。不過,也有人指出,將陌生人請進家門,需要付出很高的信任成本。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4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6%的受訪者聽說過O2O(從線上到線下)的概念,39.3%的受訪者享受過上門服務。參與此調查的80后佔55%﹔70后佔24.7%﹔90后佔13.7%。

  因為方便,所以選擇

  騰訊公司員工李菲兒第一次體驗上門服務是因為“河狸家”來公司做推廣,自己和同事們一起免費做了一次甲油膠。和其他在店內的美甲不同,“河狸家”的美甲人員需要把所有美甲工具隨身攜帶,制作成非常細心的標准化產品。這次體驗后,李菲兒表示以后會選擇更多上門服務,因為雖然看上去效果差不多,但去店面路途花費時間長,而上門服務的價格在使用優惠券的情況下甚至更便宜。

  人們如何評價上門服務?52.3%的受訪者認為“足不出戶,非常方便”,29.1%的受訪者認為“支付方便”。此外,24.7%的人認為上門服務“是噱頭,可能會花費更多成本”,24.1%的人認為“意味著提供的服務很有限”,24.4%的人認為“現場缺少工商部門的約束和監督”。

  “功夫熊”創始人王潤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如果是幾年前創業自己或許不會選擇做O2O行業,這幾年不少上門服務的項目已經做好了前期的“用戶教育”,人們更易於接受。現在每天功夫熊都有超過1000單的業務,其中60%的人選擇在家裡接受按摩,其余在辦公室內接受按摩,還有不少企業的老板會購買按摩服務給員工,作為員工福利。

  記者從“滴滴打車”公關處獲悉,“滴滴打車”改變了傳統打車市場格局,顛覆了路邊攔車概念,利用移動互聯網特點,將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從打車初始階段到下車使用線上支付車費,最大限度優化乘客打車體驗,改變傳統出租司機等客方式,讓司機師傅根據乘客目的地按意願“接單”,節約司機與乘客溝通成本,降低空駛率,最大化節省司乘雙方資源與時間。

  25.7%受訪者認為上門服務存在安全隱患

  雖然有過半數的人因為方便而選擇上門服務,但是家是最私密的場所,仍然有人擔心“安全問題”。在問到“你認為上門服務的安全嗎”時,47.4%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42.1%的受訪者認為比較安全,25.7%的受訪者認為存在安全隱患。

  在北京某媒體工作的王婷一直抗拒選擇上門做美甲、按摩,一個原因是她總覺得不安全,很早以前她請過阿姨上門打掃衛生,結束后發現家裡丟了一隻耳環,從此她對上門服務產生了戒心。另一個原因是,“按摩、美甲等服務是需要放鬆享受的,一個陌生人在我家裡,我總是有點兒緊張”。

  “你這個安全嗎?”是別人聽說王潤的創業項目之后詢問得最多的問題,尤其是女性用戶。人們的擔心分為兩類:“小姑娘按摩師遇到彪形大漢按摩者”或是“彪形大漢按摩師遇上小姑娘按摩者”。

  他在創業之初就考慮到盡量避免此問題,解決方案是:每一位技師都必須經過“功夫熊”的認証和培訓,用戶可以看到每一位技師的姓名、外貌、工作情況和擅長項目,用戶和按摩技師都有選擇權,女性用戶可以選擇女性技師,技師也有權利和后台申請調換用戶,而且技師的手機上有呼救功能。

  “因為用戶留下的是真實的手機號和家庭、公司地址”,從而消除了很多安全問題,但王潤也承認很多用戶不會一個人在家時選擇服務,有親友在或合租者同在家的情況居多。

  “滴滴專車”也是從源頭上保証平台提供服務車輛資質和保險符合要求,在此之后才能正常激活並提供信息服務。雖然在專車車輛和司機方面都作了嚴格的要求,但是這還並不能保証百分之百的安全。對於服務運營中出現的安全事故,將由“滴滴專車”平台來統一跟進解決,並根據以下流程和標准進行處理。對於服務中產生的乘客投訴,“滴滴專車”平台配備了近百人的專業客服團隊和全國統一的投訴熱線等,確保24小時乘客可以隨時聯系到平台。

  一位使用過“河狸家”的用戶認為,當自己熟悉一個美甲師后,可能會每個月約美甲師上門服務一次。這種類似於“熟人”間的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性。再說,美甲師們每月動輒收入過萬元,也不值得他們再去動些歪心思。

  哪些行業適合O2O

  哪些行業適合O2O改造?在受訪者看來,餐飲、家居裝修、保潔排名前三,接下來分別為:推拿按摩、美容美發美甲、汽車保養、服飾搭配。

  王潤建議,在考慮一個行業是否適合做上門服務時應當思考能否把“服務場景”搬回家,服務工具是否便於攜帶和運輸,“功夫熊”的技師都用雙肩背包裝工具,這樣在過安檢和行走時都會很方便。

  “互聯網+”下的傳統服務業不是讓傳統服務業簡簡單單“+互聯網”,有不少傳統服務業公司認為開一個公眾賬號、在網上做一些宣傳文案就和互聯網挂鉤了,實際上只是把互聯網作為了一個營銷渠道。

  調查顯示,有45.3%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O2O創業項目“顛覆了行業傳統思維”,31.2%的受訪者認為“確實提升了用戶體驗”,10.7%的受訪者認為“泡沫多、曇花一現”,8.7%的受訪者認為是“無意義的燒錢”。

  “真正的互聯網改造要提高傳統行業的效率。”王潤認為,“功夫熊”的價值在於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按摩服務,節省了店面成本讓利於服務,按摩技師不必待在店裡等顧客,時間比較自由,可以接更多的單提高收入,得到社會的尊重。

  不過,對於任何“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來說,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調查顯示,26.0%的受訪者在“有優惠的時候”會選擇,25.0%的受訪者說“隻要服務好,會經常選擇”,19.1%的受訪者“偶爾時間緊或天氣不好時會選擇”,18.0%的受訪者會“固定選擇值得信賴的品牌”。還有4.4%的受訪者“什麼情況下也不會選擇”。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